第B04版:老物件·寄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父亲留下的 “老账本”
两个老式 铁皮保温瓶
抗美援朝时期的 银行支票
线索征集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6年6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留下的 “老账本”

 

□本报记者 牛超 文/图

几年前,市民胡新岭在整理家中杂物时,翻出了父亲当年的记账本,作为对父亲的纪念一直保存至今。近日,当他看到本报的“老物件”栏目时,便将父亲的“老账本”作为“老物件”向记者展示。

这是一个绿皮记录本,本子封皮因为磨损,四周都起了毛边,有的地方甚至裸露出里面的白纸。封面的正中央是一幅骑着马在放羊的牧羊人画面,封面下面还写有“富强的祖国”几个字(如图①)。打开记录本,里面详细地记录着当时胡家每月全家的收入总数、支出情况,每天都买了什么东西,月末结余了多少等,并且有当时的物品价格(如图②)。如1973年8月27日,其父亲的记录为:大肉五角、冬瓜三角一分、香烟五角、牛肉七角七分。其中还详细注明了自7月24日发工资后,全家的总收入是一百一十四元,至8月27日结余了三十二元,每笔支出清晰在册,甚至买一盒火柴也登记在册……记者翻了翻,记录本用了大约2/3,记账时间从1971年到1974年。

胡新岭今年50岁,家住市区曙光街与体育路交叉口附近的原绢纺厂家属院。胡新岭说,父亲叫胡金玉,曾是郑州国棉一厂的工人。1968年,为支援原绢纺厂的建设,父母来到平顶山。

“印象中的父亲特别擅长持家。”胡新岭说,父亲早年当过鞋匠,所以从他记事起,他的鞋子坏了都是父亲修的。“虽然父亲勤俭节约,但在我的印象里,他绝对不小气,那时候,我们家常有父亲的朋友、邻居或者同事来吃饭。”胡新岭回忆,当时家里来客人了,小孩子不能上桌吃饭,父亲就会将一些他爱吃的菜盛在一个黄色的搪瓷小碗中,让他端到一边吃。

“对于我们提出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父亲都会尽量满足我们。”胡新岭说。

不幸的是,1976年胡新岭的父亲患上了重病。1979年年底,胡新岭的父亲因病去世,当时胡新岭才13岁。

胡新岭说,看过父亲的记账本后,他被父亲的细心所折服,也说明了父亲勤俭节约、持家有方。

“我没有继承父亲记账的习惯,但我依然是推崇父亲的记账方式。”胡新岭说,他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将收支情况翔实记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理财的方式。

“现在和过去相比,无论生活发生了多大变化,勤俭持家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精打细算,保持、继承勤俭的作风,我们才能在保证平日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胡新岭说,这本“老账本”作为父亲的遗物,他会很好地保存下去,也算是对父亲的纪念,同时也可以鞭策自己“勤俭持家”。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