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保险界似乎在同一时间将目光聚焦在了健康险市场上。近段时间,有的保险公司直接自建起了医院,有的则改变健康险产品形态,努力做到“碎片化”或“高保额”,都颇具看点。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互联网保险平台也试图在健康险市场有所作为。
有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达2410亿元,同比增长51.87%,在各类保险产品中增速最快。还有业内人士预计,2020年这一市场的保费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即便如此,专业健康险公司的亏损局面并未改观,应该以怎样的姿势迎接这6000亿元,仍是全行业需要探究的问题。
巨头进军医疗产业,健康险市场空间大
“保险+医疗”一直是国内商业保险机构挖掘的领域。前不久,有两则保险新闻颇受业内关注,一是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好医生”完成了5亿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达到30亿美元;二是阳光保险旗下的阳光融合医院开业,这是国内首家“保险+医疗”的试点医院。
为何医疗产业如此受保险机构的喜爱?一位保险业内人士指出:“健康险(细分险种包含医疗保险、疾病保险等)市场空间巨大,保险公司有盈利追求,控费动力强烈,进军医院可以减少保险公司在相关险种上的亏损。”该人士还认为,保险公司一旦介入医疗产业,就能更好地收集保险数据资料,改善公司的保险精算。
前述两家公司的行动恰好是很多险企对于商业健康险市场的集体期望。日前,新华人寿广东分公司总经理李源表示:“我国重大疾病发病情况表现出‘三大特征’:年轻化、身边化、常态化。一个重疾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时光大约花费掉人生财富的三分之二,我们需要迎合时代发展需要。”
高端险开打平民牌,还有新品剑指港险
针对健康险市场,更多保险公司更乐意在产品上做文章。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一款高端医疗保险,由中银保险承保,年交保费2519元,就可享受海外就医和高达几百万元甚至1200万元的保障。据了解,传统的高端医疗保险一般都要上万元的保费。
很显然,中银保险是想将“平民化”作为这款高端医疗险的卖点。在承保上,这款产品的碎片化特征也比较明显,它区别于传统重疾险“大而全”的做法,只囊括癌症(除皮肤淋巴瘤以外)和5种重大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瓣膜替换或修复)。
另一种招数就是开发高保障健康险产品。众所周知,香港人身类保险因“保费低且保障高”在内地走红,虽因为监管存在较大差异一直处于尴尬位置,但需求未曾衰减。广东地区每年的“地下保单”接近400亿元。为了破除这种局面,并抢占这块市场,新华保险日前推出了“多倍保障重大疾病保险”,该产品提供50种轻症、70种重症及身故保障。
第三方平台也进场,具备资源组合优势
正是看到了健康险产品的规模效应和政策红利,国内不少互联网保险平台也跃跃欲试。上个月,专门聚焦健康险这一细分领域的互联网保险平台有大特保,与国华人寿共同推出“大特医保”全民医疗保障计划,二者试图借“平民化”医疗保障发力中端健康险市场。
除此之外,淘宝保险、慧择保险以及新一站保险也在中端医疗险市场潜伏。比如,在慧择网上就有多种健康类险种,包括护理保险、住院医疗保险以及疾病保险,消费者可以根据年龄、保障期、保障内容等因子,选择定制化的产品。
“面对中产阶层个人和家庭的中端医疗保险、前置的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以及健康管理服务是真正的蓝海,但现在保险公司的经营体系很难去实现,必须借助第三方平台的力量共同完成。第三方平台在大数据分析、产品精算研发和资源组合上具有优势。”一位互联网保险平台负责人表示。
近年保费增长明显 但专业险企仍亏钱
由于商业健康保险专业性强,与普通寿险业务在精算原理、风险控制、经营模式等方面有明显不同,要取得健康保险的发展,就必须遵循其经营特征和内在发展规律,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成立一家专业健康险保险公司更有前景?实际上,至少目前的情况是与之相悖的。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0.22%、41.27%、51.87%。尽管增速明显,但普通健康保险产品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以健康险为主营业务的人保健康保险公司已成立了11年之久,但2015年仍然亏损了1.35亿元。
有分析人士甚至直言,商业健康险种普遍亏损,根源是保险机构在医院遇阻,“国内保险公司无法通过介入医疗诊断过程达到控制费用的目的”。保险公司自建医院或进军相关产业链,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所做的尝试。
(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