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用劳动换取老年人提供的免费房屋居住,这种“老少互助”的养老模式已成为很多国外老人的选择。国内也曾推出类似的项目,但却屡屡引发争议。记者调查发现,无可靠的第三方监管机构、缺乏双方认可的有效契约,成了该项目难以在本土落地的瓶颈所在。
■国外:
“老少互助” 养老渐流行
你出劳力、我出居室,近年来,一种“老少互助”式的养老方式正在国外流行。
据报道,在德国,大学通常没有足够的学生宿舍,但同时很多老年人在子女成家搬走或老伴去世后只能独守空房。于是,德国一些城市的民政部门和大学服务中心想出了一个办法,介绍大学生到独居老人家中居住,可免房租,但学生要承担部分照顾老人的义务。此举既解决了年轻人的居住问题,也因“有人陪伴”而深受老年人的欢迎。
“其实,这种养老形式早在20多年前就已在欧美国家出现。”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钟汝当年在美国留学访问期间,就曾以学生身份入住当地一户老人家中。她回忆说,户主老太太愿意免费提供家中的一间房屋给她居住,但她在休息日等空闲时间需要帮助老太太打扫居室卫生、给花园除草、照顾小猫小狗以及陪伴老人聊天等。
“年轻人的活力和所带来的人气是很多独居老人所渴望拥有的,因此当地有不少老人乐意选择这样一种养老方式,甚至还有不少老人在报纸上招募这样的‘同居者’。”
■国内:
类似项目遇争议无奈搁浅
在国外受到如此追捧的养老方式,在国内的境遇又如何呢?据了解,上海曾有社会组织推出了类似的老年人与年轻人“搭伙养老”的项目。项目设计让独居老人和年轻的、具备康复护理资质的外来人员签约配对,由老人提供免费住宿,年轻人则承担夜间守护老人的义务。然而,该项目刚推出即遭到强烈反对和质疑,很多人担心老人的房产有可能会被不怀好意的同住者夺走,一场“保卫老人财产不被陌生人诈骗”的大战在网上展开,该社会组织的负责人甚至遭到了“人肉搜索”。
“房产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财产,子女最担心的就是陌生人住进来后,日久天长,老人会不会写遗嘱把房子给他们?这是遭到反对的最根本原因。”该负责人表示,产生争议后,该项目还未进入正式阶段就夭折了。
其实,早在七八年前,南京也曾有机构探索过大学生与独居老人结对互助的养老模式,但同样步履艰难。服务标准难以量化、老人怕“引狼入室”、年轻人怕万一有事无力担责、没有各方都信得过的中介等都是项目最终搁浅的原因。
■出路:
需求要匹配,监管须到位
“此类项目在目前来说实施的可能性不大,但肯定能满足一部分独居老人的需求。想要推进此类项目,首先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有没有可靠的中介组织可以起到担保作用;其二,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公平合理。”张钟汝认为,目前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仍不足,这就导致公众对社会组织开展的项目心存疑虑,“‘担心财产旁落’就说明了公众对项目开展方信不过,因此,必须得有一个具备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对此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理。”
此外,张钟汝认为,在互助协议上也应尽可能清楚写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我与美国老太太签订的同住协议,规定了很多细节方面的条款,比如未经老人同意,我只能在自己租住的房间和屋内的客厅、厨房等公共区域活动,做饭不能有油烟、做好饭菜后要把灶具擦干净,不能因自己的原因打扰老人的日常生活等。”专家认为,双方的权利义务应当对等、条款要细化,尤其要对年轻租客有所约束,“相对年轻人而言,老年人更为弱势,因此签订的契约必须对老年人起到保护作用。只有双方的需求匹配了,才能真正实现互助养老。”
(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