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来
走着走着,就掉进窨井里了。
这样的新闻在鹰城发生过不少,在本报刊登过的也不少。
令受害者更窝心的是,这些吞人的窨井往往找不到主儿,受害者就像皮球一样在几个部门之间滚来滚去。入地有门,求天不应。
近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为鹰城市民做了件好事,督促各责任单位对市区的窨井盖、雨水箅子进行专项整治,排查安全隐患,力争做到“一井盖一编号、一井盖一档案”。这事儿看似没那么轰轰烈烈,却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好事。有些单位很积极,忍不住点名赞一下:新城区、湛河区、市住建局。也有的保持了“拖”字诀的传统作风,任你整治行动轰轰烈烈,我就是岿然不动。也忍不住点名加深下印象:电信、移动。据采访记者说,还有个通信公司表现也不咋样。
出了事儿,你缩头不出来。现在找到了安全隐患,你们又不出来修,难道坐等市民掉窨井里?你们这几个单位可听好了,鹰城市民喊你们出来修窨井啦!
(相关报道见昨日本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