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韩春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这个从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副教授,偏安河北科技大学,却一鸣惊人地发表了一项据称是“诺贝尔级”的实验成果,而他自己也因此成为了“网红科学家”。
今年5月初,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时兴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CRISPR-Cas9被认为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近些年来一直是诺贝尔奖的热门。而韩春雨团队的发现,在一些人看来,可以堪称是“第四代”技术。
文章在线发表几个小时之后,学术圈朋友的祝贺电话陆续打来了。很快,韩春雨和他的新发现出现在了大洋彼岸MIT(麻省理工学院)的BBS讨论区里。
韩春雨泡在实验室的安静日子一下子被打破了。
大哥曾上《百家讲坛》 韩氏父子“一门三教授”
韩春雨如今是河北科技大学的名人,除了师生,食堂打扫卫生的阿姨和学校的门卫师傅都知道了——“他真的能获得诺贝尔奖吗?那样的话,就太伟大了。”
韩春雨一直强调,他从小接受的是非常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教育,而提到家庭就不得不说他的父亲韩进廉。
有媒体报道称,其父韩进廉生前是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版过《红学史稿》等书籍,一度藏书过万册。而韩春雨的大哥韩田鹿,成名要比弟弟早得多——同样取得了博士学位的韩田鹿,现供职于河北大学文学院。而韩田鹿也是河北省内高校首位登上《百家讲坛》的教授——主讲的《三言二拍》《大话西游》深受好评。
韩春雨说,父亲一直教育他,要做一个有理想的人。
两度失败后,决定不再跟风
“科学家关注是我预料之中的,但火到了圈外,一下子成了网红,这个我完全没有准备好。”面对接连不断的媒体采访邀约,他实在应对不过来。
“刚发表后的前五天,来的都是行业内的顶尖高手,都是值得敬佩的人。”同行纷纷前来索要实验样本,虽然韩春雨愿意分享,但实验室人手有限,他实在回复不过来。
据悉,在文章发表后的次日,韩春雨收到十几封邮件,第三天就上百封了,这些从美国、瑞典、法国、韩国等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邮件,有谈学术的,也有谈合作的,其中夹杂着一些向他抛出橄榄枝的研究机构。
而这些天,他已经“接电话接到耳朵疼”,这其中有亲自打给他谈实验谈合作的院士,不少人都是他仰视的行业前辈。
在学术圈引起这样的反响,倒是完全在韩春雨的预料之中。
2014年前,有很多科学家在质疑Ago家族(韩春雨团队所发现的新基因编辑技术)是否能作为基因编辑工作研究,而韩春雨如今这篇文章的发表会刺激很多具备科学敏感的科学家。
其实,韩春雨很早就开始关注基因编辑这一前沿科学领域。而在“走红”前,他曾有过两次失败的跟风。
CRISPR-Cas9技术出现后,韩春雨的团队曾使用这一技术变异了一些植物,当他们准备把这一过程梳理成型时,国外顶级学术杂志连续推出了两篇同类文章。韩春雨不得不改变计划,接下来,他的团队试图通过设计对该技术进行改进,随后,他们的研究想法又被别人抢先发表。
经过这两次失败后,韩春雨发现他们的研究速度难以赶超别人。他决定不再跟风,要做原创。2014年初的两篇文献,促使韩春雨把这一想法转化成行动,他开始着手研究这项新发表的技术。
“我胆小,所以选择在科学上探险”
韩春雨的实验室在河北科技大学的中校区,这里是老校区,学校不大,从南门到北门,步行只需不到五分钟。大部分学生都在新校区,这里显得非常安静。食堂门口,校园歌手大赛在招募选手,吆喝声不断,前来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
“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实验室”就在食堂对面,韩春雨的实验室就在这栋楼里。三楼和四楼各有一个,规模在整栋楼里是最大的。
韩春雨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博士生,其间发表过一篇非常不错的论文。2006年他作为引进人才,进入河北科技大学。而学校一开始就给了这个“青年才俊”25万元的学科建设经费。不久后,他又申请到17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加上后来15万元的青年基金以及他通过参与重大专项获得的资金,他开始发起这项新的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时,并不缺钱。
但后来的花费超出了他的预期,目前,他还欠下了30多万元。如果当下没有取得这项研究成果,这笔钱他打算用自己的存款先补上。
2006年开始在河北科技大学任教,至今十年,其间他只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过两篇中文论文,河北科技大学几乎从未给过他诸如发表论文篇数以及评职称的压力,这才让他有条件泡在实验室专注实验本身。就像当初选择来这里一样,未来他还会继续留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MIT’(麻省理工学院)。”
“你是穿阿迪达斯或者耐克,还是穿其他的——当然再高级的咱不知道了——还是穿解放鞋,走路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我穿的是解放鞋。”在韩春雨看来,穿解放鞋并不等同于艰苦。
而家里人也从未干涉过他的任何一次选择——韩春雨至今还是一个无房户,一家三口住在学校提供的58平方米的房子里,骑自行车五分钟就能到实验室。
2008年,他买了一台富康车。有房住,有车开,有泡在实验室的时间和自由,这样的生活,韩春雨觉得就挺好。
“如果说梦想,就是了解更多未知的世界。我这人胆比较小,真要去自然界探险的话,我有点怕,所以选择在科学上探险。”
“其实,我是一个科学家”
5月13日,论文发表数日后,韩春雨出现在实验室。当天媒体记者以及前来围观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实验室。
人们发现,这个个头不高、偏瘦的“年轻人”貌似和很多科学家不同——他一身运动装,深灰色的套头衫,深蓝色运动裤,留着圆寸头,手上戴着电子表,说起话来清晰缓慢。摄影师希望他穿上白大褂,演示做实验,一开始,他拒绝了。沟通之后,他还是欣然配合,决定扮演一次真实的自己。
“韩老师,其实,你可以当一个演员。”摄影师对他的表现相当满意。“其实,我是一个科学家。”他一脸严肃地说完后,又笑了起来。
韩春雨实验室的研究生姜峰,也参与了本次的新技术。大学本科期间,韩春雨曾在他所在的学院开了一次讲座,他听了之后,被韩春雨吸引了。“他的想法天马行空,看问题十分透彻,特别有才的样子。”
但大多数学生似乎不怎么追捧这样的老师,韩春雨上课从来不点名,最少的一次,全班就两个人。人多的时候,通常是他谈古琴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考试的时候人才会到齐,韩老师通常会把自我介绍环节推迟到这个时候。“蛮大胆的。”一位上过韩老师课的学生这样评价。
学生们都挺喜欢这样一个幽默、有趣、特别有才的老师。可报考他的研究生却不是很多,因为大家都知道,做韩老师的学生,必须发自内心热爱科学,这一点若不具备,肯定没戏。
“我上课就跟咱们现在聊天一样,聊得挺高兴的。我其实不是那么努力备课,我觉得也用不着备课,那些东西在我脑子里,我以前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准备。我希望学生们听到聪明人是怎么想的。”韩春雨告诉记者。
“即使没有发这篇文章,即使大家不知道有韩春雨这个人,我的自我认同一直是科学家,而不是科学工作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