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超
李剑华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但这位普通的父亲坚持为女儿写日记18年,直到女儿考上大学。如今,他的女儿正在四川大学读研究生。近日,李剑华拿着为女儿写的厚厚5大本日记来到晚报热线办公室,接受记者的采访。
他为女儿写日记
李剑华今年59岁,家住市区光明路南段飞行社区。
李剑华说,他有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出生时,由于初为人父,啥事都是摸索着来,当时也没写日记,常常是手忙脚乱,没有规划。”李剑华说,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他和妻子已有了经验,便想好好教育孩子,“日记是妻子提出来写的,后来我就坚持了下来。”
记者翻了翻,每本日记的前面都写有一句话,如“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整个日记一大部分是以女儿的口气写的,一少部分是以他自己的语气写的。
“12月13日 晴 有风 后半夜哭闹,爸爸妈妈轮着抱我,一夜都没有休息好,上午姥姥给我换件新棉袄,把旧的拆洗重做。我睡了一天。”
“2月1日 晴 爸爸的单位放假了,爸爸准备回鹿邑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我也想和爸爸一块回去玩几天。”
“生病了不去医院,顺其自然,很可能体温增高,病情加重,后果难以预料。像这样的事情,13岁了,自己生病,身体不舒服,自己不知道找药,不要求去医院看病,这样的孩子与傻子有啥区别:不可思议。”
“学习成绩上不去?小提琴半途而废,美术学了几年不出成绩。原因很清楚,就是太封闭了,太固执了。不懂、不会、不问、不请教,人家为了学到知识,不辞劳苦、不耻下问,你光靠自己浅表的理解,死记硬背,不能吸收新鲜事物和先进经验,不灵活,不主动,不积极,不刻苦,不虚心。这是你急需克服的弱点……”
…… ……
日记的内容没有过多的修饰语,没有动情的文字,只是就事论事,读起来就像聊家常一样,温馨有趣。
文章中间,还不时会穿插一些李剑华画的小插图。如第一本日记的第一页,写着“公元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午后十二点二十七分(农历己巳年十月三十午时)星期一。”下面画了一个钟表,表面指针在12点27分;旁边还用钢笔画了一个襁褓,下面画着一座房子,门上用铅笔写着“化肥厂职工医院”。意思是这天的这个时间,他的女儿在这里出生。
家人给女儿做了一个新棉袄,李剑华就在旁边画个棉袄。
此外,文中还记录了女儿无数个“第一次”和成长中的各种喜怒哀乐。
5本日记,浓浓的父爱
李剑华是飞行集团的职工。说起写日记的事,李剑华表示,“也有不少人问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觉得不可思议。其实我觉得去关心和观察孩子的成长是家长的责任,有了这个动力,做起来也就不难。”
李剑华认为,写日记的最大好处是,“逼着自己每天和女儿交流”,了解女儿的所思所想。“现在,很多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多数停留在‘作业做完没’‘老师批评没’‘考试几分’这类的话题上,而对孩子内心的想法一无所知,这是很可悲的。”李剑华说,家庭的成长环境以及家长的态度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而很多家长却恰恰忽略了。
记者注意到,在日记中,李剑华不但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而且记载着十几年来国家、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偶尔还穿插一些历史知识。如“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设铁路的国家”“世界语是波兰人创制的”……
“这是我在看书时感到有用的,就记了下来,教给女儿,以增加她的知识量。”李剑华认为“记日记是很好的反思方法,能让人褪去浮躁,静心思考,这在现在的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整个日记记到2008年8月22日,之后“戛然而止”。
据李剑华说,当时,他送女儿去西南交通大学上学,日记也就转交给了女儿。“这是她18年的人生记录,以后的记录就靠她自己写了。”
日记是灯塔,照亮女儿的路
如今,李剑华的女儿李风天已经26岁了,但每次从学校回来,还会跟父亲撒娇。“二十五六的大闺女了,每次回来还老是让我帮她系系鞋带,掏掏耳朵……”说起女儿,李剑华语气中充满爱意。
“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出生时的场景呢,这些成长日记对我来说太珍贵了。”今年26岁,在四川大学读研究生的李风天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她经常翻看这些日记,很感激爸爸的用心。而且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也喜欢上了写作,学会了独立。
“上大学后,我越发爱父亲,觉得父亲很懂我,也很了解我,我们每次通电话至少半个小时。父亲给我的日记是我学习、生活的灯塔,照亮了我的路。”李风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