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牛超/文 彭程/图
在收藏界,有人爱玉器,有人爱瓷器,也有人什么都爱……家住卫东区五一路街道五一路社区的赵臣刚就是一位杂项玩家。赵臣刚今年46岁,搞收藏有8个年头了。
近日,记者来到他家,客厅、卧室堆满了他收藏的东西——唐三彩、笔筒、钱币、古书等,屋里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刚从外地回来,还没来得及收拾。”赵臣刚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多看、多问、多学,做足功课再下手”
据赵臣刚介绍,他父亲喜爱书法,因此结识了不少书法爱好者,其中不乏我市一些名家。一来二去,就积攒下了一些名家的字画。受父亲的影响,赵臣刚喜欢上了收藏。
市面上的藏品“鱼龙混杂”,要想有所收获,首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好的眼力。赵臣刚刚入道时,就遵循“多看、多问、多学,做足功课再下手”的原则。杂项门类广,知识涉及方方面面,因此,没事时,赵臣刚就爱去古玩市场,本地的,甚至北京、上海等外地的古玩市场都留有他的身影。
其次是没事就看书,与同行交流。
“入门需要具备最基本的收藏知识,要有收藏品的起始概念。看中一件东西,要从源头上了解这个东西的生产工艺、发展状况、工艺演变等特点,在辨别时就有了起码的历史依据。”赵臣刚说,就拿“袁大头银币”来说,现在市面上多数都是仿品。“真正的袁大头银币重量是不变的,27克,多点少点都要小心;其次,袁大头银币周边的齿轮均匀;还有就是其背面的图案花会转色……”说起收藏的知识,赵臣刚头头是道。
“我们常听到一些收藏过程中捡漏的故事,但不是什么人都能捡漏。”赵臣刚说,玩收藏,能捡到漏当然好,但千万不要老抱着捡漏的想法,“这很容易上当。”
搞收藏8年了,赵臣刚没有“打过眼”,这都归功于他的小心。“搞收藏过程中,遇到赝品是不可避免的,就看你如何对待。”赵臣刚说,遇到一些不错的赝品,他也会要,“因工艺、年代不同,价格自然不一样。你看这些唐三彩,这都是近几十年的工艺,我买了后也会以合适的价格转手,以补贴家用。”赵臣刚坦言,收藏是个费力、费钱的事,“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时不时也会出手一些东西。”
“收藏除了眼力要好,还要讲缘分”
“收藏除了眼力要好,还要讲缘分。是你的就是你的,别人抢不走。”赵臣刚说。
在众多的收藏品中,赵臣刚最中意的是一件翡翠挂饰。这件翡翠挂饰有拇指肚大小,一圈黄金包着一个心形的碧绿的玉石。
“就这块玉石贵,它是缅甸玻璃种玉石。”赵臣刚说,买到这块玉石都是因为缘分。2011年,他到南京古玩市场转悠时,见到这块玉石,一眼就喜欢上了。“当时,摊主要价100万元。”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他以15万元的价格购得。
“虽然买了,但当时心里还是不安的。”赵臣刚说,他虽然对玉石有所了解,但不太精通,花大价钱买了这个物件,也担心上当受骗。
后来他带着这块玉石找了几个同行看,大家都说品相不错,他拿到上海古玩市场,有人出价50万元要买,他没舍得出手。
“现在想想,缘这个字实在是妙极了。对于收藏,你刻意追求的东西,往往很难得到,而不经意间,常常又会碰到可心的藏品。”赵臣刚说,光有缘分,没有过人的眼力、决断力也是不行的。因此,他提醒新入门的同行,要多看书,多了解相关的知识,有必要的话多关注一些类似的拍卖,这样不仅可以在预展期间观摩藏品,还可在拍卖现场了解杂项的拍卖行情,在遇到心爱之物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缘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