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解密
3上一版  下一版4
 
穿越回唐朝,看看那时的礼节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1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回唐朝,看看那时的礼节

 

当您成功穿越回唐朝以后,除了语言不通以外,就是礼节方面的无知懵懂了。今天就来说说唐朝人最经常用到的一些身体性礼仪吧。

古代讲究“晨昏定省”,早晨和晚上您都要去向父母问安。到了父母居室的门外,先隔着门问能不能进去,得到允许以后,才能进门。

见了父母,下跪,一边问着“大人夜来可曾好睡”之类的话,一边弯腰轻轻磕个头——那啥“男儿膝下有黄金”之类的论调,是近古以来才有的,中古时期人们都很习惯动不动就下跪。

小孩子六岁 开始学“叉手礼”

大家要知道,唐朝即使是首都和皇宫里,硬化的路面也很少,绝大部分室外道路都是黄土朝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个熟人在大街上遇见了,要求双方必须下跪叩头打招呼,那真是对衣服的摧残啊!所以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室外要求士人行跪拜礼的情况就不太多。

您正常骑着马出了家门,在路上遇见个平辈或者晚辈的熟人,如果您急着去办事,不想耽误太多时间,那么在马上抱拳拱拱手,问个好擦身过去,这也算是打过招呼了。不过这种方式是最简便轻慢的礼节,若对方是个计较的人,很可能会因此对您心生不满,觉得您看不起他。

有礼貌的士人,哪怕是面对晚辈也应停马,至少做个要下马的姿态(对方这时候一般会上来扶住您不让下来),再客气一点儿就真下了马,站着跟对方拱个手,或者更亲热地拉着他的手,说上几句客气话,这是比较稳妥的礼节。

再恭敬一点儿,比如遇见了长辈,那么不但要赶紧下马,还要“长揖”。站着双手高举过头交握,深深地弯腰撅屁股,握在一起的手尽量接近地面,腰也弯成至少九十度,低头看地,听到对方发话再直起腰站好。“长揖”比“拱手抱拳”的分量重多了。

要是在室内,您跪坐着听尊长说话,那好办,并腿跪地,屁股压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双手放在自己大腿上,挺直腰,这就是一种很标准很有礼貌的日常姿态。如果尊长正在很生气地骂您,或者您要表达自己战战兢兢谦卑待罪的心情,那么往前一拱,双手撑地,弯腰低头成跪姿,时不时再叩个头表示谢罪,这也就可以了。

但要是站立着听人说话呢?那就得跟您讲一讲唐朝十分流行,但现在已经没多少人知道的“叉手礼”了。

您站在街边,向偶遇的长辈长揖,对方拱手还礼,双方直起腰,长辈开始八卦:“听闻白乐天……”这时候您脸上保持恭敬的微笑,抬起双手,以左手紧握右手,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大拇指向上,右手四指伸直,手掌虚掩住自己胸口,但不能实按在胸上,要悬空着,保持姿势不准动——这个就是标准的“叉手礼”了,长辈看到您一直在行这个礼听他说话,估计会挺高兴地继续说下去。

“叉手”的简单形式其实就是双手交握,虚按在胸前心口上,所以有“叉手不离方寸(古人对心脏的别称)”的说法。至于手指的摆布,是比较细致的要求了,可以握起来再慢慢调整到位。当然对于从小接受严格礼仪训练的士族家庭来说,小孩子六岁一开始入学学礼,就要教他们正确的叉手姿势,那么他们长大后一行叉手礼,手指就会自然而然地握对位置了。

上朝不必“三跪九叩” 要表忠心请原地跳舞

如果您穿越后在朝为官,一大早跑进皇宫去上朝。您觉得上朝时肯定要行最隆重的礼节,大家一起对着皇帝三跪九叩是吗?

负责指挥行礼的官员一声号令,殿内殿外的上朝官员同时双膝跪倒,您“咚咚咚”地连磕三个响头,直起身来,第二次跪倒,又“咚咚咚”磕头三次,再起身,第三次跪倒,“咚咚咚”,好,这算完成“三跪九叩”了。您抬头看看,前后左右一大群官员已经不围观皇帝,改来围观您这个奇异生物了。还有几个急赤白脸拿着朝笏走出队伍仿佛要揍您的,八成是要弹劾您“乱朝”的御史。

既然唐朝人上朝不对皇帝“三跪九叩”,那么应该怎样行礼呢?

首先要说“三跪九叩”这个礼节出现的时间很晚,有说是到了清朝才见记载。中古时期最隆重的拜君礼仪,以“再拜稽首”为主,唐朝的更加有特色,是在两次“再拜”之间,加入一段“舞蹈”。

两遍稽首礼拜完,大臣们爬起来站好,当朝的宰相之一“侍中”(三省之一门下省首长)要上前到皇帝那里接受诏旨,然后回来走到官员们的东北位置,面朝西,大声宣布“有制”(皇上有旨)。

这时官员们又开始下跪行礼了,又是一次“再拜”。折腾完了,侍中才宣布刚从皇帝那里领受的旨意,说的是什么呢?“履新之庆,与公等同之。”(新的一年来到了,我和大家一起庆贺。)

就说这一句话,你们这些官员又开始折腾“再拜”啦!这回稽首两次还不算完,等您爬起来,发现庄严神圣金碧辉煌的大明宫含元殿上,开始了一番天魔乱舞的景象……大过年的,各位官员都在比谁跳舞跳得卖力,争取给皇帝陛下留个好印象。紧跟着前面那个官员同事,他扬臂您也扬臂,他跺脚您也跺脚,人家来个原地转体1080度,您至少得跟着转个720度吧?

光跳舞还不成,大家挥胳膊蹬腿地扬尘舞蹈一番,又同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后又一次“再拜”,稽首两次,把欢庆气氛推向高潮,这才算结束了一年里最隆重的一次拜君礼,侍中也才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这个对着皇帝跳舞的“蹈舞”“舞蹈”“拜舞”礼呢,其实也不是上古中原文化流传下来的礼俗,而是跟“五胡乱华”后北方游牧民族的风俗有那么点儿不远不近的关系。“舞蹈”作为大臣对皇帝行的礼第一次见诸史书,是在隋朝,到了唐朝就大大盛行,然后宋朝也还沿袭着,不仅是元旦大朝,凡是要表达激动兴奋情绪的时候,大臣都要对着皇帝开跳,而且一般是边跳舞边叩头边喊万岁,难度还不小呢。

中原汉人都被感染得热情奔放到这程度了,游牧民族一看,也不甘示弱。你们不是对着可汗老大跳舞吗,不稀罕了,我们不但跳舞,还要行“捧足嗅靴”礼。

先跳舞,跳到皇帝或者可汗身边跪下,双手抱住他的靴子,低头去嗅吻他的靴鼻。这是唐朝游牧民族致敬的最高方式,有草原政权首领使节对李唐皇族行过这个礼,也有长安派出去的软骨头使节对草原可汗行这个礼(然后以丧权辱国的罪名被族诛了)。

披头散发 那是“谢罪待死”的装扮

说了半天,讲的都是唐朝男人行的礼。那边有穿越女问了,唐朝的妇女常用的礼节都有哪些?姐要穿成个大家闺秀,也得讲究这些,不然会被笑话吧?

这个,很简单。跟男人相比,唐朝妇女是比较幸福的,因为日常用到的身体性礼节只有一种,就是“肃拜”。

传统的“肃拜”礼是这样:先双膝跪地,然后在胸前抱拳拱手或者合十,如果袖子长,那其实就是搭住袖子,向前作揖,身体和头部也跟着微微向前低伏一下,动作幅度不用很大,更不用至地。基本上,这种“肃拜”适用于任何场合,就算面对皇帝皇后,也没人要求妇女磕头。到了武则天时期之后,唐朝妇女的“肃拜”礼比以前更加简便了,之前还要求美女们屈膝跪个地,武周以后,女子干脆就大剌剌站着,往前弯腰一拱手,就算“肃拜”过了。

即使是在她们一生中最要紧的场合——婚礼上,新郎新娘小两口并肩在一起拜父母宾客,穿着大红喜服的新郎五体投地行“稽首”大礼,满头花钗的新娘也只需要一弯腰一拱手做个“肃拜”或者叫“女人拜”而已。估计这时趴地的新郎们都在默默流泪呐喊,要求男女平等吧。

虽然一般情况下妇女不用叩头,但也有少数“特殊情况”,那就是要表示“谢罪待死”心情的时候。

其实这种时候男女要行的礼基本上一样,男子要“免冠顿首”,就是摘下帽子或者裹头发的幞头,把发髻披散开,叩头谢罪。而女子则要“脱簪叩首”,就是自己主动把固定发髻的钗簪拔掉,让长发垂落下来,磕头待罪。

所以,中古社会的成年人,无论男女,正常状态下头发都一定是要以各种形态梳绑固定在脑后的,只有犯人或者半疯癫状态的“出家人”才会披头散发。您在所谓“古装剧”里经常看见的那种梳一半披散一半的发型,纯属现代发明创造。(南国)

芈字的秘密

①(拟声)羊的叫声。②(mǐ)姓。

羊年岁末,古装大剧《芈月传》隆重开播,这使“芈”这个汉字和姓氏历经千年风雨,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芈”字音米,它有何秘密呢?

第一个秘密,芈字跟羊有关。仔细看字形,就会发现芈和羊十分相像,事实也的确如此。《康熙字典》就把它归入了羊字部。还有个例证,芈原来发音、意思都是咩,古书上说芈为羊鸣,牟为牛鸣,羊气上出为芈,牛气口出为牟。芈作为姓氏,才变音为米,大概是古人觉得姓“咩”不够理直气壮,索性就变了音。

第二个秘密,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有多古老呢?《史记·十·楚世家》有这样一段记载:“高阳生……陆终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记其氏。”最后的这个季连应该就是芈姓的始祖。还有,高阳指的就是五帝中的颛顼,而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第三个秘密,芈是楚国的国姓。楚国是先秦一个十分重要的国家,曾经出现了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这样的牛人,到战国时更是七雄之一,版图最大。可熟悉历史的朋友大都知道,楚之国姓乃熊,像刚刚提到的楚庄王就叫熊旅,也叫熊侣,怎么芈又是其国姓呢?准确地说,芈才是楚的国姓,熊则是楚王的氏。先秦姓、氏是分开的,姓大于氏,一般不会改变,而氏可能随着封邑、官职的更改而更改。楚之先祖叫芈鬻熊,乃周文王的老师,其子孙以其名为氏。后来周成王封鬻熊曾孙熊绎为楚君。

第四个秘密,芈姓是当之无愧的大姓。如果算现代芈姓人数,大陆排名在两千位外,台湾排名1384位,这只能算小姓,大姓之说从何而来呢?原来芈姓演化出很多姓氏,最著名的是伍、屈、项、麻、上官等荆楚十八姓,从这十八姓又繁衍出143个单姓、112个复姓,其中不乏王、白、刘、柳、叶、楚、熊等大姓。集合这些姓氏“战斗机群”,芈的大姓地位不可动摇啦。

第五个秘密,芈月为啥不叫熊月?照电视剧和同名小说的交代,芈月是楚威王的小公主,按说她应该叫熊月才对,就像熊绎、熊旅一样。其实不然,先秦男子称氏,女子称姓,主人公叫芈月还是符合历史真实的。顺便说一下,芈月跟伍子胥、屈原、白起、项羽等名人都是一家子,至少是同姓远亲。最搞笑的是,成语“叶公好龙”的主角叶公居然也是芈月的亲戚,朋友们看电视剧可不能只叶公好龙,忽视了这些近在眼前的国学奥秘。

(羊晚)

跪拜俑像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