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8版:新知
3上一版
 
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1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

出土文物造型优美
编钟
考古专家正在清理出土的文物。
(本版所用均为资料图片)
 

对于海昏侯墓及其归属的“紫禁城城址和铁河古墓群”,江西省南昌市已经开始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建立一座国家考古遗址博物馆的规划也呼之欲出。

雾霾中的滕王阁,秋水共长天一色。自滕王阁向北,过了南昌市新建区红谷滩后,道路开始崎岖艰难,乡村冬景也渐次在车窗外铺开。与内陆的很多村庄一样,这里也少见青壮年的身影,一路上,老人们晒的谷子为公路铺上一块块金黄色。

车行50公里后,到达观西村。村庄地处鄱阳湖畔,东南方向的墩墩山就是海昏侯墓所在地。2011年大墓发现盗洞之前,几乎无人留意这个处于平原之中的大土丘。可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公众与考古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海昏侯墓中共出土了一万多件文物,其中简牍、编钟、编磬、雁鱼灯、孔子屏风、10余吨五铢钱等都已引起外界极大关注。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丧葬制度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构成专家组的是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机构的学者。这次考古发掘也是继长沙马王堆、广州南越王墓之后,国家文物局第三次从全国调集一流专家到现场指挥、参与。

●与盗墓者赛跑

2011年,盗墓者已经将主墓精确定位。棺椁有四层木板保护,盗墓者仅仅差一至二层便可触及主棺。因为棺椁与他们事先测定的位置有所偏离,幸而躲过。这个14.8米深的盗洞,成为人们得以提前窥探这个西汉墓葬的最初入口。

2011年3月23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杨军第一次进入了这个神秘的世界。那天,领导告诉他,有群众举报墩墩山上出现了一个盗洞。这并不是这座大墓第一次受到盗墓贼的侵扰。在主墓西北角,一个盗洞与一盏五代时期的灯具显示,一千多年前已经有人到过这里。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张仲立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在主墓于2011年出现盗洞之前,2号墓(即侯夫人墓)便已遭盗掘。

发掘处于最重要的阶段,瑰丽的文物一件接一件出土,各方关注也与日俱增,这让专家组和考古队更加忙碌。接受记者采访期间,杨军不断接电话,电话另一端连接各方:公安局、央视、文物局专家等。放下电话,他又要奔走于考古现场与驻地,几无停歇。

上万件文物的曝光令海昏侯墓如石破天惊,但其实考古工作早在5年前便悄然展开。“2011年开始勘探,我们先用了电子布网测绘,确定墓园的三维坐标系统。之后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三维扫描和航拍技术。”杨军说。前期的勘探,涉及墓园周围共100万平方米的区域。

主墓刚打开时,整个墓室都浸泡在水中。杨军介绍说,这是由于南北朝时期,鄱阳湖南侵,整个海昏县淹没水中,而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又让墓室坍塌,被地下水淹没。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让这座大墓能够逃脱盗墓者的侵扰,相对完好地保存至今。

这次考古发掘使用了诸多高科技文保设备。比如,低压氧舱设备是世界上首次用于考古项目。“主要针对有机质的保护,尤其是棺木中的尸骸以及纺织品。这些文物埋在地下时处于一个稳定状态,一旦与氧气接触就有可能损坏。低压氧舱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它们。研究人员则带着氧气包在舱内工作。”杨军说。对于结构复杂和脆弱的文物,则广泛使用整箱套取的方式提取到实验室再进行清理。

●超越马王堆

海昏侯墓的考古现场已成为警戒区域,门禁森严。整个墓园被铁栅栏、铁丝网围得严严实实,周围布满探头。墓园入口处,一名持枪军官寸步不离,门卫室则有警察检查进出人员。时不时有村民或游客爬上土坡,走到铁门前好奇地向墓园内张望。

通过门禁,《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得以进入考古现场。墓园内已经搭起5个工作棚,除了主墓和两座已经完成挖掘的墓外,每一个棚边都有一条没被拴住的警犬,稍稍走近,它们便用急促的吠叫发出警告。

主墓室东侧设有高台,沿阶而上,能俯瞰到墓园的一部分面貌。高台上摆放着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墓园平面布局图》,可帮助了解到墓园的布局:墓园呈梯形,有长达868米、保存较完整的墓园墙,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在墙东、北两面辟有园门,门外有阙,墓园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大小9座墓葬。

主墓室外的8座墓中,仅有被盗的2号墓被认定,为侯夫人墓。杨军告诉记者:其他陪葬墓墓主的身份暂时存在两种说法:其一,为侯妾;其二为海昏侯家族成员。而已经完成挖掘的3号、4号墓棺椁还在套取中,尚未打开,因而墓主性别与身份还不得而知。

进入主墓室所在的大棚,四周搭着铁架,上方设有轨道。据现场工作人员说,这铁轨是专门用来运送文物到室外的。记者进入主墓时,现场有1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洒水、清理的工作。

“向墓室里洒水是为了给文物保湿,在考古发掘前,漆器与木器处于泡水状态。现在我们需要喷水以免其受到损坏。”杨军说。主墓坐南朝北,由甬道、回廊、过道、藏阁组成。过去20多天中陆续公布的惊人发现全部源自此处。“目前藏阁已经发掘完毕,进入省博物馆展出的重要文物都出自这里。至于其他墓室里发现的东西目前尚未对外公开。”张仲立说。根据考古队目前公布的发掘计划,11月18日,他们已经完成了对棺椁位置的确认。“棺椁所用木料目前尚未鉴定,很可能是松木制成。”杨军说。

现在,主墓室的考古发掘已经进入最后的清理、扫尾阶段。但有一个谜至今尚未解开。当年,杨军在初次从盗洞进入主墓室时,曾经闻到一种浓浓的香气。“依据我的经验,汉代的墓是不会臭的,但居然有如此浓厚的香味,很令我意外。”杨军回忆道。目前,考古人员尚未探明香气的来源,但据杨军猜测,这种香味应该是来源于某种香料或是木头。“现在看来,还是出自木料的可能性大一点。”

专家组和媒体都曾将海昏侯墓与长沙马王堆汉墓比较,有专家认为:“其出土文物数量已经超过马王堆,在精美程度上则比较接近。该墓葬具有汉代高等级墓葬所包含的许多重要元素,考古价值不亚于马王堆。”目前,主墓出土的雁鱼灯、孔子像、火锅、青铜蒸馏器、编钟、虫草、金饼、麒麟金等文物都吸引了公众极大的好奇。爱吃火锅、腰缠万贯、尊重儒家文化等,人们看着这些精美而奇异的出土文物脑补出一个丰满的西汉贵族形象。而在张仲立眼中,主墓的精彩部分在于藏阁中的乐库:“主墓中的乐库有三堵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从中可以看到西汉音乐的文化传承、乐器铸造技艺和礼乐制度。”

马王堆长久以来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除了出土文物之外,还有那历经2000年而不腐烂、五脏俱全、皮肤尚有弹性的女性遗骸。那么,从目前主墓的情况看,墓主遗体会是何种状态?“棺椁其实早就塌陷了,即便下葬时密封工作做得再好,墓主还是会与空气接触,加之周围的酸性土壤,目前躯体是否还存在也不好说。”杨军说。

●27天的皇帝

走出墓园,从墩墩山下赶往45公里以外的新建县城投宿。县城中心车辆来来往往,商户鳞次栉比。这片喧腾之地以北40公里处,是修水、赣江与鄱阳湖的交汇处,人们将此地称为“慨口”。清代诗人黄正澄诗《慨口》所云“城漫移昌邑,侯空据海昏。繁华都已矣,博陆可今存”,所咏叹的正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这位命运多舛的诸侯移居豫章(南昌)后郁郁寡欢,屡屡来此遥望北方故地、抒发满腔悲愤。

刘贺只活了33年,却是历史上唯一先后做过王、帝、侯的人物。他生于公元前92年,是汉武帝之孙,5岁时成为第二代昌邑王,封地在今天的山东巨野。18岁时,汉昭帝去世。在权臣霍光的主持下,刘贺被迎立为新帝。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在《鄱阳湖畔的海昏侯为何只做了27天皇帝》一文中如此解析霍光拥立刘贺的行为:“刘贺被霍光统领群臣拥立,登上帝位,本来是出于霍光操纵朝政的需要。”但刘贺即位后却让霍光大跌眼镜。他插手朝政,调整宫廷禁卫,这让霍光决意废帝。27天后,霍光便以“行昏乱、危社稷”的罪状将刘贺赶下皇位。此后,刘贺被放逐豫章,被汉宣帝封为“海昏侯”。

在偏僻边远的豫章郡,刘贺建立了一座高高的土城,以故封地之名命名为“昌邑城”。这座土城就处于今天的新建县游塘村,从地图上看,其与海昏侯墓所处的观西村相距仅25公里。

刘贺死后,其子孙又沿袭了三代海昏侯的爵位。“四代海昏侯主要的活动范围就在南昌。”杨军说,“但在此之前,江西全境却从未发现与他们有关的考古遗址以及遗物。”

虽然目前尚未出土最具说服力的印章等文物,墓主身份不能完全确定,但官方已经将这座大墓命名为“海昏侯墓”。“在西汉,南昌这一带没有比海昏侯等级更高的了,所以就和他联系上了。”杨军说。

勘探开始以后,一系列考古实物组成的证据链均指向了海昏侯。首先是形制完备、占地广阔的大遗址,而考古实物上的文字更是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证据“墓中出土的漆器上写有的文字带有 ‘昌邑’年号,这些都告诉我们墓主为海昏侯,且最有可能是刘贺。”杨军说。

针对写有“昌邑九年”、“昌邑食官”的漆器,专事西汉侯国研究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师马孟龙也认为,“刘贺为墓主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四代海昏侯中只有刘贺做过昌邑王。此外,《汉书》中有一句话:‘故王物皆给贺’。也就是说,原来刘贺做昌邑王时使用的东西还是继续让他使用的。”

除了出土的文字资料,超越列侯丧葬规制的三堵编钟与车马坑也将专家们的视线引向刘贺。“综合来看,海昏侯墓的级别超过一般侯墓。比如,有陪葬坑、陪葬的编钟,这在西汉列侯的墓葬中是绝无仅有的。”马孟龙说。

对于外界颇为关注的主墓室棺椁的开启时间,杨军说:“主墓的考古挖掘将在年底前结束。之后便是保护和研究阶段。墓主信息应该也在那时可以公布。”(钟情)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