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解密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关于那条“洋人给我们修的铁路”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1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那条“洋人给我们修的铁路”

吴淞铁路遗址
 

老佛爷,洋人要来给我们修铁路。

近日,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谈判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英国合作建设高铁项目。消息传来,网上很快出现了这个段子作为回应。回顾历史,中国大地上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正是英国人建的。

吴淞铁路刚建完不到两年,就被清政府赎回拆毁了。但是中国修筑铁路的步伐并未因此停止,据统计,截至清朝灭亡,外国独资、中国国有、商办铁路遍及全国,合计完成近一万公里。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将总统宝座让与袁世凯后,声明自己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中国修筑20万公里的铁路,虽然没有建成一公里,但是铁路的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了。如今,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统计,中国铁路总里程达到11.2万公里,其中高铁1.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1

欺骗筑路修马路却建成了铁路

吴淞铁路始建于晚清光绪元年(1875),由英国人修筑,连接上海与吴淞,途经上海站、江湾站和吴淞站三站。事实上,外国人预谋在中国修筑铁路由来已久,同治二年(1863),就有英、美二十七家商行联合向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上了一个禀帖,请求建造一条上海至苏州的铁路。当时,李鸿章雇佣的外国“常胜军”正在攻打太平军,眼见即将攻克苏州,英、美商团想借机修路谋利,不料李鸿章对雇佣军此前的哗变心有余悸,担心洋人有枪有炮,再借助铁路,怕是尾大不掉,就拒绝了商人的请求。一计不成,两年后,英国人准备在京城永宁门外建一条小铁路,目的是刺激封闭排外的清人,孰料铁路修成后,“京师人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几致大变”,不得已负责京师治安的步军统领衙门“饬令拆卸,群疑始息”。(李岳瑞:《春冰室野乘》)

1872年,美国人在日本修筑的横滨至东京铁路通车,又激起了外国人的筑路热情。最狂热的当属英国人,这次他们打起了皇帝的主意,准备将铁路作为光绪帝大婚的礼物,结果算盘还是落空了,被清廷友好地拒绝了。明争不成,只能采取暗斗的方式。美国驻上海副领事布拉特福组织“吴淞道路公司”,以筑“寻常马路”为名,欺骗上海道台沈秉成,购得上海至吴淞沿线土地。后因资金短缺,该公司被英国怡和洋行收购,改名为“吴淞铁路公司”。1874年12月,铁路工程启动,开始铺设道轨,清廷才恍然大悟,几经交涉,但无济于事,经过一年半的工期,至1876年6月,吴淞铁路上海至江湾段竣工,7月正式营业。

2

收入不菲14.5公里的铁路一年能赚一万英镑

上海至江湾段铁路通车后,当地民众视其为奇物,争相观看。“此时所最有趣者莫如看田内乡民……或有老妇扶杖而张口延望者,或有少年荷锄而痴立者,或有弱女子观之而喜笑者,至于小孩或惧怯而依于长老前者,仅见数处则或牵牛惊看似作逃避之状者,然究未有一人不面带喜色也。”(《民乐火车开行》,《申报》1876年7月10日)。

与十年前京师民众对待铁路的态度不同,乘坐火车的人很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不坐车参观。“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等,更有妓馆中之娘姨大姐满头插遍珠兰栀子花,香气四溢。”(《记华客初乘火车情形》,《申报》1876年7月3日)。

坐车的人多了,效益也自然非常可观,“车辆往返每日六次,而客车皆拥挤无空处,即城内终年几不出门外半步者,闻有此事亦必携家眷一游。”(《民乐火车开行》,《申报》1876年7月10日)。有人统计,“从1876年12月1日至1877年8月25日,共运客16万余人次,平均每英里每周可赚27英镑”,吴淞铁路里程总计接近十英里(14.5公里),据此推算,每月利润则近980英镑,一年可达到一万多英镑,“与英国国内铁路日利润率相当”。(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

火车分上中下三等,票价分别为730文、360文、200文。换算成英镑,大概一等票价为0.073英镑,三等票价为0.02英镑。嘉道时期,面粉价格大概每斤20文,鸡蛋每斤30-50文,猪肉每斤是50-60文,也就是说,坐火车从吴淞到上海需要10斤面粉,5斤鸡蛋或者是4斤猪肉。《红楼梦》里宝玉的大丫鬟晴雯的月例折换成银钱也就850文左右,可见在当时坐火车不算便宜。中国地域辽阔,铁路修建还大有余地,1863年,一位英国工程师麦唐纳·斯蒂芬孙规划了几条铁路干线:从汉口向西,经过四川和云南到缅甸;从汉口向东到上海;从汉口向南到广州;从镇江向北到天津和北京;从上海到宁波;以及从福州到内地。(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正当英国人沉浸在计算收益美梦时,铁路沿线却事故频发。

3

纷争迭起火车撞死人,司机得偿命

早在铁路营建时期就屡遭当地民众阻挠,先是有村妇去修路局哭诉撒泼,原因是这名村妇听说自家土地被征用时,每亩仅给五十两的补贴,虽然价格已经很高,但是她得知其村庄南段每亩补偿达到二三百两之巨,心中不满。经过调查,原来是村子南部建有水厂,因此拆迁地价偏高,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宝山马路肇事》,《申报》1873年1月17日)。

铁路通车后,1876年7月,西人在所购买的铁路沿线空地建了一条隔离带,用篱笆圈住,与民人多有不便,附近养羊民户想借地修一条小路,找西人商谈不妥,引起双方殴斗。乡民一气之下将篱笆拆除,还砸了些西人房屋的陈设,双方僵持不下。下午五点,一西人出外游玩,因乡民阻路,遂手持长鞭抽打围观乡众,乡民则用竹竿搏击,仓皇中西人掏枪打伤了一名乡民,民众更加激愤,场面混乱不堪。最终,宝山县衙派人平息了此事,抓住了几名闹事的头头,并晓谕村民,此后不得再在铁路沿线闹事。(《圈地致辱》,《申报》1876年7月19日)。事情虽然就此告一段落,但前期因修筑铁路损坏风水的传言已经令乡民非常不满,加之修路工程洋人赊欠工钱,本次洋人又打人,民洋矛盾渐增,一旦发生摩擦,则会再次爆发争斗。

8月3日,火车运行一个月后,到江湾镇以北的铁道时,轧死了一名行人。消息传出,乡民大愤,抗议声浪迭起。新任的上海道台冯焌光本来就是一位守旧官僚,迷信风水,当然也有守护领土的责任心,对修路一事早有不满,他找到英领事麦华陀,要求司机以命偿命。英方则根据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领事裁判权,宣布司机无罪释放,民人更加愤怒。为了避免更大冲突,英使威妥玛下令英商于8月20日停驶火车并暂停铁路续建工程,中英双方围绕路权展开谈判。

4

拆毁再建28.5万两白银赎回,俩月拆掉

中方以英商欺骗筑路在前,要收回铁路,英国则考虑到本国收益,拒绝交回路权。经过多轮协商,双方各让一步。10月24日,中英双方在南京签订《收买吴淞铁路条款》:吴淞铁路由中国买断;中方收买价格为28.5万两白银,分三期付清;在价款没有付清之前的一年内,火车可由洋商承办客运,但不许办理货运。

由于清政府一时拿不出太多资金,铁路由英方继续办理,风波也暂告一段落。1876年12月1日,吴淞铁路恢复营业,上海至吴淞全线通车。1877年10月20日,吴淞铁路在英国人经营一年后,正式被购回,清政府不顾英美的反对,毅然将铁路拆除。俩月后,至12月18日,路基被铲平、站房被拆毁。随后,车厢、机车、铁轨等被运往台北,后又迁到高雄,也未再利用,日久天长,大部分设施被海水侵蚀,部分机车在1883年又被运回,用于修筑开平煤矿铁路,几经辗转,已经形同废铁。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也就此夭折。

拆毁铁路,今人看来,必然是荒唐无稽之举。可清廷何以冒天下之大不韪,顶着外国的势力强行拆毁铁路?曾经的三任两江总督李鸿章、刘坤一和沈葆桢都各有说辞。李鸿章认为,“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境,略为布置,即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他视吴淞一带为仅次于京畿的重地,岂可拱手让人,因此李鸿章在吴淞铁路谈判中始终坚持“收回自办”。刘坤一则考虑吴淞炮台的军事地位,“虽不足以关锁长江,亦可捍卫苏、松各郡”(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沈葆桢在给好友郭嵩焘的信中流露出无奈,“铁路弟所极愿办者,无如吴淞非其地也,起卸货物,则偷漏之端,防不胜防。”(陈支平:《台湾文献汇刊》(第四册))。可见,政治、军事等因素是清政府拆除吴淞铁路的重要原因。吴淞铁路虽被拆除,但中国修建铁路的汽笛已经拉响。1898年,维新变法期间,上海至吴淞炮台铁路再次通车,全长16.1公里,只不过这次是中国人自己营建的。

(北青)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