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郑万高铁过鹰城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许昌:郑万高铁为它“锦上添花”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昌:郑万高铁为它“锦上添花”

10月21日晚,在郑州东站站台,记者与客运值班员马明握手告别,坐上一趟高铁前往许昌东站,全程仅24分钟,最高时速305公里/小时,如果乘坐普通列车时间最长则需1小时33分。马明的老家在许昌,自从家乡通了高铁后,他回家的次数明显比之前多了。
记者观察发现,车厢分为一等和二等两种座位,车内设计简洁大方,与普通火车相比,环境更加干净整洁,运行时十分平稳。
一名女士骑着电动自行车走在规划中的郑万高铁禹州站附近的乡间小路上
规划中的郑万高铁禹州站附近现在是一片麦田
 

□本报记者 王民峰 文/图

“老铁路”王留炎: 期待老家进入“高铁时代”

65岁的退休职工王留炎曾是一名窄轨铁路(俗称“小火车”)司机,老家在禹州市颍川街道东十里村。1975年至1989年,他是禹郸铁路上的一名火车司机。禹郸铁路通车时是内燃机车与蒸汽机车并用,内燃机车负责客运,蒸汽机车用于货运。

“我开火车那时候,都是烧油的内燃机,做一名‘小火车’司机很辛苦,但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王留炎说,禹郸铁路西线的韩岗车站东有一个约400米长的隧道,火车通过时,机车的轰鸣声在隧道内“嗡嗡”作响,仿佛进入“时空隧道”一般。

王留炎最为钟爱的是清潩河大桥。这座大桥位于禹郸铁路许太段2+681公里处,为双曲九孔桥,全长109.6米,因距离许太段起点近三公里,又被称为“三公里大桥”。20世纪70至80年代,这座桥附近还是一片麦地。每次经过这里,王留炎都会被附近的风光吸引:桥上是奔驰的列车,桥下是奔流的清潩河水,周遭全是绿油油的麦田。至今,这座大桥依然伫立在河面上。

1989年,王留炎离开机务段,到河南省地方铁路局许昌分局从事后勤工作,2006年退休。此后的这些年,他没事时总会骑上自行车,到“三公里大桥”上转转,看看年轻时自己曾奋斗过的地方。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公路获得快速发展,干线铁路也实施了多次提速,禹郸铁路的客货运输量均大幅下滑,曾经红火一时的窄轨铁路逐渐走向没落,“小火车”终于在2011年停运。在这条线的基础上,新的准轨铁路——禹亳(禹州—亳州)线已在建设中,部分路段已建成通车。

1972年至1983年,禹州至许昌段通了11年的“小火车”。王留炎最期盼的是老家能进入“高铁时代”。虽然退休了,但他依然很关心老家铁路方面的建设。现在郑万高铁开建了,王留炎特别高兴:“我闺女在北京上班,从许昌东站坐高铁,三个多小时就到北京了,跑得特别快。”

郑万高铁开建,禹州将跨入“高铁时代”

目前,许昌市有关部门正在积极为郑万高铁开工做前期准备工作。10月22日上午,记者在未来的禹州站附近看到,这里还是一片麦田,紧邻郑尧高速禹州东站出口。河南省禹州政府办公室官方微博“禹州政府办公室”10月4日曾发布消息称,作为高铁站配套设施,郑万高铁禹州站零距离换乘中心、站前广场、地下停车场项目将与郑万高铁同期开工。

据许昌市支铁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几年,许昌市境内将形成西有郑万高铁斜插西南,中有京广铁路和京广高铁纵贯南北,东有郑阜铁路连通东南,三洋铁路横贯东西的铁路格局,如此密度的铁路布局将为许昌的均衡发展注入新活力。届时,除襄城县之外,许昌所有县市的居民都能在家门口坐上高铁通达东西南北。

“郑万高铁开工,是沿线人民共同的期盼,非常振奋人心。”该负责人还表示,该市相关部门将委托设计单位,规划设计未来许昌东站、许昌北站、长葛北站、禹州站四座车站的连接方案,并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预留铁路连接的通道。郑万高铁一旦建成,将结束许昌市境内的长葛市、禹州市没有高铁的历史,为许昌、平顶山、南阳等地打开通往西南的大通道,对交通、旅游、对外开放、推进产业升级等将产生深远影响,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网友“首席班主”说:“郑万高铁建成后,不但能吸引八方来客,引进外来投资,振兴禹州经济,促进禹州全面发展。而且禹州人出门经商、工作、上学、旅游、探亲、访友也方便多了。高铁的建成给禹州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古老的禹州将借助高铁这双强有力的翅膀腾飞起来。”

禹州“十三碗”真地道,三国曹魏文化名扬天下

“走,尝尝俺许昌的特色美食。”中午,许昌晨报记者吕正子非常热情,请记者吃了具有地方饮食特色的禹州“十三碗”。不一会儿,一碗碗热乎乎的汤汤水水,透着诱人香气的鱼、甜米饭、山楂汤等“十三碗”端上桌了。

一边吃,吕正子一边给记者讲起来了禹州“十三碗”的美食故事。相传,明嘉靖皇帝曾巡视禹州,为体察民俗民风,召乡下名厨为其操办地方特色菜肴,乡厨急中生智,将民间操办喜事的地方特色菜“十三碗”精心调制,献于圣上,嘉靖皇帝品后大为赞赏,赐名“水席”。

很早以前,“十三碗”就成为禹州西部乡民娶亲、嫁女等重大庆典宴席必备之佳肴,是地地道道的农家菜。当地人无论贫富,喜庆宴席上“十三碗”的花色是必不可少的。“十三”这个数字蕴含着“一生”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娶亲嫁女还是生小孩,大家都希望新人或孩子一生平安、幸福。

在许昌,不光有特色美食,还有深厚的文化。许昌文化底蕴深厚,三国曹魏文化、钧瓷文化、花卉温泉独树一帜;独特的“平原林海,天然氧吧”景观,被誉为“北方花都”,是休闲度假的理想“花园”。几千年来,许昌英杰辈出。西汉名相晁错、东汉名士荀淑、楷书鼻祖钟繇、著名谋士郭嘉、唐代书圣吴道子等都出生在这里。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苏辙等,都曾流寓许昌览胜、讲学,留下了鸿篇佳句。

坐着高铁淘钧瓷 想想心里就美

郑万高铁开工建设,听闻这一消息后,我市钧瓷收藏爱好者汪国强特别开心。

汪国强从事瓷器收藏源于一次偶然的经历。十年前,他跟着别人到禹州市神垕镇买东西,第一次看到钧瓷,感觉花花绿绿的,色彩斑斓,特别好看,他马上喜欢上了钧瓷,并花1000多元买了4件传统造型的钧瓷。自此,他彻底爱上了钧瓷收藏,且一发不可收拾。

禹州市神垕镇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钧瓷条件,被称为“活着的千年古镇”,古镇上最有名气的就是久负盛名、驰名中外的钧瓷艺术品,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黄金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美誉。

汪国强经常在神垕游走,对钧瓷颇有研究,他收藏的钧瓷基本上都是在神垕镇购买的,价格高低不等,少则几百元,多则数万元。在他经营的瓷器店里,上百件的钧瓷藏品是汪国强的宝贝,这还只是冰山一角,他家里的宝贝有400多件。汪国强说,钧瓷以独特的窑变技术闻名于世,这是其他瓷器不能相比的,多变的釉色效果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受。

正常情况下,汪国强去神垕镇淘钧瓷,或开车,或乘坐汽车。如果开车,快的话也要1个小时,慢的话则需1小时20分钟;要是乘坐汽车前往时间则更长,需要先坐汽车到郏县,再转乘郏县至神垕的客车,单程需要两个小时;若从市区乘车至禹州,再转车到神垕,则长达3个小时。

郑万高铁如果建成通车,汪国强再去神垕镇淘钧瓷,时间会大大缩短。“坐着高铁去淘钧瓷,想想心里就美。”汪国强说,通了高铁,他去神垕的次数会增加,“坐着舒坦,乘车环境好,跑得快,节省时间。”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