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今日卫东·故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三尺讲台就是我的人生舞台”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9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尺讲台就是我的人生舞台”
——雷锋小学语文高级老师于丽平小记
于丽平辅导孩子们读书
 

□本报记者 牛超/文 彭程/图

她将学生视作自己的孩子,和他们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孩子的学习习惯。她热爱教学,热爱那三尺高的讲台,为此而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升迁的机会。她就是雷锋小学语文高级老师、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于丽平。9月24日,记者依约见到了于丽平。

一身合体的裙装,长发,说起话来语调平和、声音轻柔。于丽平今年38岁,平顶山师范毕业后分配到石龙区军营小学教书,2000年被调入卫东区雷锋小学。

最值得做的事: 让孩子爱上阅读

从毕业到现在,于丽平一直教语文,并且担任班主任,说起自己多年的教育生涯,她认为自己很开心。

据了解,于丽平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还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将课外阅读带入课堂,通过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对小学语文教学有自己的整体规划和目标。在她看来,让孩子爱上阅读,是语文教师最值得去做的事情。

为了完成完整的教育生活,于老师决定将一批学生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2009年9月,随着一个新班级的组建,于老师踏上了语文教学的追梦之旅!为了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在他们上一、二年级时,每天下午上课前,她都给孩子们讲10分钟故事,《小熊维尼的故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列那狐的故事》《小布头奇遇记》《情商小故事》等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将孩子们带进了书的奇妙世界,从而在他们心中种下了阅读的种子。

孩子们上三年级后,识字越来越多,能独立阅读了,她将上课前讲故事改为让孩子们自己阅读绘本,每周抽出一节作为读书课,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同时,她还以图画书的讲读为主,和孩子们共读《爱心树》《失落的一角》《奇妙的大自然》《世界为谁存在》《母鸡萝丝去散步》等书。

不但读书,她还要求孩子们诵读。她认为诵读是深层阅读,是炼心的过程。通过《儿歌200首》《古诗70首》等书,她为孩子们的阅读打开了一扇窗。

从三年级开始,她要求孩子们每周写一篇日记。每篇日记她都认真批改,好的日记让学生在班内朗读,有时以小组的形式交流,同时将这些作品结集成册,互相学习。

作为班主任,于老师的期末操行评语也与众不同:三年级学年末时,她给孩子的评语是每人一篇短文,针对孩子的特性, 内容各不相同,多则四五百字,少则一二百字,以“你在我心中”为主题,让孩子们懂得老师是他们学习的陪伴者,是他们成长的同路人。

当他们进入高年级后,她又开设了读书交流课,安排学生做读书交流。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加强了课外读物的交流,点燃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让读书成了学生的一种爱好,一种自觉行为。

今年7月份,这批学生顺利毕业升入初中。于老师说,前几天她的QQ收到其中一位学生的留言,“说她很烦,进入初中这段时间,她写的作文总被语文老师说是抄的,因为写得太好了。”对此,于老师对学生进行了安慰,并表示将与其老师沟通,“你有这个能力,你是问心无愧的。”

最感动的事: 毕业的学生集体来看她

今年的教师节当天下午6时许,于老师还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接到学校大门口门卫的电话,说有人来找她。

“当时,我也没在意。”于老师说。过了一会儿,楼梯间传来一阵脚步声,她此时才发现不是一个人来找她,而是一群人,并且是她刚刚送入初中的学生。“20多个人,抱着花束。”于老师说,当时,她特别感动。

“我觉得最感动的不是我教过他们,而是他们还记得我。”于老师说,“虽然教书育人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也不图什么回报,但孩子们的举动让我感受到一位老师的价值,让我更爱这个讲台。”

最尴尬的事: 当女儿老师,分寸难把握

于老师的女儿现在也上初中了,在其女儿上小学时,于老师是她的班主任。

“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班上,分寸是很难把握的。”于老师说,为了避嫌,她专门给女儿交代,“在学校不许叫我妈妈,没有特殊情况不许到我办公室。”课堂上,别的学生,于老师能一节课提问三四次。对于她自己的孩子,多数情况下就一次,偶尔会两次。

结果女儿有一段时间总问她:“妈妈,我们班上你最喜欢谁呀?你到底爱不爱我?”

女儿天天问、天天问,让于老师烦得不得了。事后,于老师才知道,原来女儿认为妈妈在班上忽略了她。

“作为我的学生,你从我这里得到的感情和其他学生是一样的;作为我的女儿,我愿把所有的爱都给你……”在于老师的一再解释下,女儿才打消顾虑,不再天天追问。

最温馨的事: 她是学生的“妈妈”

“老师,我的手流血了。”有段时间,一位小男生经常到于老师的办公室。“他悄无声息地走到我身边,说话声音也很小。”于老师说,她检查发现受伤的手是老伤,绿豆大小,本已结痂又被碰了一下流血了。于是,她找到碘伏帮小男生涂上,并询问他疼不疼。

结果这样的事一而再地发生,于老师觉得不对。经过询问才得知这名小男生的父母离异,他只是想在于老师这儿得到一点关怀、一点母爱。

得知此事后,于老师就很关注这个孩子,不时找他谈心,鼓励其要坚强,要懂得保护自己。在她的鼓励下,小男生的性格变得有些开朗了,说话也敢大声了。

最浪漫的事: 为学生亲手设计毕业册

六年相伴,一朝别离。这种难舍的心情不曾亲身经历是难以体会的。为了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住一些记忆,于老师亲手给他们制作了一本毕业纪念册,精选了将近80张学生的生活、学习照片,并配有文字介绍,浓缩了孩子们六年的小学生活。

在纪念册的封底,她还写了一首小诗《如果可以》:如果可以/ 我愿就这样/守护着你们/ ——长大 成人/ 如果可以/我愿就这样/ 陪伴着你们 /——读书 作文/ 当校园的枇杷果又泛黄时/ 我知道 你们终将离我而去/ 而我也终于明白/ 所谓师生一场/ 就是看着你们长大 离去/ 挥起手不说再见/因为我们在彼此心里/ 该说的话似已说尽/为何仍是不放心/将期待和叮嘱写在信里/空闲时请多读几遍/或许多年后你们才能明白/我们曾经的相伴是多么美丽。

此外,于老师还给每位孩子写了一封毕业信,在信的末尾,她写道:老师的手机号、QQ号永远不变。当你遇到困难时,你首先想到的是父母,其次应该是老师,也许我帮不了你们太多,但我可以为你们指点迷津,提出最佳解决问题的建议。不为什么,只为你们能够健康成长!

付出总有收获。这么多年来,于老师也获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荣誉:市优秀教师、卫东区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市第三届名师、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 卫东区优秀党员等。

对于这些荣誉,于老师看得很平淡。“每一项荣誉都不是我去争的,而是因为努力而获得肯定后获得的。老师的职责就是站好这三尺讲台,在属于自己的那间教室里,为培育合格人才尽绵薄之力!”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