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南京宝马肇事案,剧情有新变化?
山阳滑坡事故 善后不能滑坡
“难题”
家属情绪稳定为何成灾难通报标配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5年9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京宝马肇事案,剧情有新变化?

 

摘要┃司法鉴定不可能穿越到当时的时空去检测,肇事者当时也不是带着鉴定仪器在开车,所有的鉴定都是事后进行的,鉴定结果必然得接受常识的检验。

□熊志

导致两人死亡的南京“6·20”宝马肇事案,近日有了最新进展——9月6日,南京警方公布了肇事驾驶员王季进的相关情况,经南京脑科医院司法鉴定所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王季进作案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普通民众可能觉得陌生,但在医学上,它并非凭空生造,而是精神障碍类疾病的一个常规病种,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及社会的行为,有的甚至会采取过激行为,出现危险的冲动行为,攻击他人。

从法律上讲,刑法规定的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包括四种情况,其中,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所以尽管当时肇事现场很惨烈,若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鉴定属实,王季进由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而被降格处罚,在法理上没有任何问题。具体而言,以主观故意为构成要件的危害公共安全罪,自然也就不成立,转而适用主观方面只是过失而非故意的交通肇事罪,量刑幅度大为下降。

所以,现在的核心问题在于,这份司法鉴定意见书在科学性上是否站得住脚?

鉴定书谈到,王季进“作案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作案时”是不可忽略的场景。司法鉴定不可能穿越到当时的时空去检测,肇事者当时也不是带着鉴定仪器在开车,所有的鉴定都是事后进行的,鉴定结果必然得接受常识的检验。

有刑事诉讼法专家表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有一套完整、严格而科学的程序,会结合当事人事发时的表现、事发后的行为以及日常言行举止等进行综合检测鉴定。有报道称,王季进开车前曾情绪异常,不断讲“烦死了,烦死了”。事发后,一个人跑到桥底下躲起来,被带到派出所后出现以头撞墙、撕咬民警等行为。这些与司法鉴定的结果可交互印证,但这其中是否可能存在造假?鉴定机构是否有鉴定资格?整个鉴定是否合乎程序规范?

现在网上质疑的声音很多,对于鉴定结果,很多人不问医学、不谈法理,就是不信,这种局面并不是寥寥两三百字的通报能够扭转的。时至今日,宝马车早已不是富豪显贵的专属,但发生恶性的交通事故,剧情突然翻转时,肇事者有背景的联想,还是容易甚嚣尘上,既然公布王季进的鉴定结果,就得承受来自社会的质疑,没必要叫屈,这点没什么好说的。

还是在药家鑫案时,长期从事犯罪心理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提出“激情杀人”一说,这一在学理上有所凭据的说辞,一时间招来滔天愤怒,司法话语与舆情的割裂昭然若揭。当从学理到现实之间,缺少一套专业、独立的鉴定程序来解释犯罪时,一些在理论上站得住脚的犯罪解释体系也会遭遇民意的反弹。

现在,这一事实再度考验着南京宝马肇事案。面对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个学理上的专业名词,人们需要的不是来自医学层面的专业解释,而是当地的司法系统能够自圆其说,提供透明、有说服力的论证。如果提供不了,那南京方面将接受这样的事实: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将会沦为像“临时工”一样的词汇,被众人吐槽,被“玩坏”。

(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A10版)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