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敬礼,抗战老兵
关于股市
通吃
观点PK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5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点PK

 

曾因“最悲伤作文”引来关注的四川凉山州索玛花爱心小学将被当地政府强拆。当地文件称,强拆原因系索玛慈善基金会非法买卖土地、违法违规修建房屋。基金会称将提起行政复议。这座学校该不该拆?舆论观点不一。

拆除爱心学校不能是终点

□王石川

哀悼这所最近声名鹊起的爱心学校是因为:它早夭——今年7月,才竣工投入使用;它令人心疼——据说耗资不菲,来自善款。它被拆后的命运更让人不安,那些在爱心学校就读的孩子何去何从?

尽管凉山州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贫困失学。但是,这种承诺究竟有多可靠、如何细致安置从爱心学校流散的孩子、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恐怕并非易事。

当地官方认为它涉及五宗罪:涉嫌违法买卖、占用国有林地、违法建设、非法办学、建设场地因施工造成地质灾害隐患。每一宗罪都足以要了它的命。如今,它终于要倒掉了。

拆违易,重建难。重建民心难,重建信任难,重建责任更难。无数网友用最激烈的言辞质疑当地官方,最流行的说法是,索玛慈善基金会揭了当地的短,当地恼羞成怒,借机保护。这种说辞,也许当不得真,如果爱心学校确实涉嫌违规违法,就该有接受依法处置的勇气。

人们的不解和愤怒在于,拆掉了爱心学校,当地政府有无能力和信心做得更好?网友的普遍担忧,是对当地政府的不信任,也是一种责任激励。

拆掉违建固然合法合规,但当地政府能不能像拆违一样,拆掉当地的贫穷,拆掉当地的落后,拆掉当地存在的若干问题,比如艾滋病和毒品。

去年,央视《新闻1+1》曾播出一期名为“大凉山,别让孤独的孩子孤独”的节目:2013年整个凉山州共有6727名孤儿,其中257名儿童感染艾滋病毒,另外还有19072名特殊困难儿童。背后的原因是:由于艾滋病和吸毒的双重打击,当地一些青壮年要么死亡、要么伤残、要么入狱,留下了很多孤儿。对这些严重的问题,当地政府何时才能拆掉呢?

爱心学校可以拆掉,但拆不掉人们关注的目光,也拆不掉人们的忧虑。

爱心学校违建还应回归法治思维

□潘强 李思远

索玛花爱心小学该怎么处理成为热议话题。反思这一问题的形成,法律法规未被遵守是不争的事实。要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显然也应该回到法治轨道上来。

从媒体当前较为丰富的报道来看,索玛花爱心小学的相关手续一直都不完备。这所爱心学校由相关基金会2012年从当地村民手中租下土地后建成,至今已近3年。如果学校从当初就按照法律规定去办理相关手续,依法运作,想必就不会有现在的违建问题。

根据法治精神,当有法了之后就要“有法必依”。无论是学校的设立,还是在土地上搞建筑工程,国家都是有相关法律规定的,没有拿到相关手续、获得相关资质就动工,就是违法。无论什么机构或个人,谁都不具有超越法律的权利,谁都不可以无视法律的存在。

法律的威信还在于法律的实施要得到有效的监督。在这起事件中,当地相关部门对这所学校在其建成将近3年后申请扩建时才发现属违建,这就很难称得上是有效的执法监督。或许,也正是这种执法监督的不及时、不到位,才助长了违建并要继续扩建下去的底气。这也正是我国不少地方违建纷起,形成了事实上的“破窗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爱心是宝贵的,但爱心不可以充当违法的资本。执法监督的不及时、不到位,更不应当成为违建合法的借口。双方都回到法治的轨道上来,违建应该如何处理,执法不及时、不到位应该如何问责,都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妥善处置,这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题中之意。唯有如此,爱心才会让人感受到更持久的温暖。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