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河南小伙宁泽涛世锦赛100米自由泳夺冠!创亚洲历史!
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5年8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今秋市区多所中学“联姻”:市十二中、市十三中、市四十中、市四十六中迎来发展新机遇
 

□记者 傅纪元 通讯员 王斌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市教育局获悉,今年秋季,部分中学协作办学和联合办学又有了新举措。

近年来,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市教育局确立了“建立联合办学机制,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改革发展思路,在市区多所中小学通过开展“老校+新校”“强校+弱校”及“教育联盟”“强校托管”“协作办学”等改革试点,统筹区域内教育资源,打破校际之间的分割,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共建双赢,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教学效果,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3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各与1所初中协作办学

市一中、市一高、市实验高中3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分别与一所初中“组团”。这3对协作组合分别是:市一中与市十三中、市一高与市四十中、市实验高中与市十二中。

3所协作高中将会对协作初中进行政策性扶持,3年为一个周期。协作办学期间,两所学校法人不变。协作学校的管理均以初中为主,3所高中分别派出优秀管理人员参与初中的教育教学管理,定期派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到对口初中听课评课、组织专家讲座和学术报告、对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开展经验交流等活动。

市实验中学与市四十六中实行联合办学

实验中学东校区启动校园改造工程

据了解,市实验中学新学期将启动校园改造工程,建设新教学楼。工程开工后,招生规模将会受到限制。受多种因素影响,今年“小升初”该中学必须采取措施才能保证新生顺利入校。

缓解我市西北区域入学压力,市四十六中寄宿改走读

原市四十六中位于市区矿工路与三七街交叉口附近,原为一所寄宿制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环境幽静,师资力量较为稳定。近年来随着城市框架拉大,人口的增多,部分区域教育资源紧张,比如在市区光明路以西、建设路以北区域内,公办走读初中只有市十二中,无法满足该区域内的学生入学要求。因此,该中学由寄宿改成走读学校,可以扩大招生规模,以缓解周边初中学校的招生压力。

市实验中学、市四十六中联合办学开启多赢模式

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说,我市“小升初”划片招生是依据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相对就近”入学原则来制定的。根据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制定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义务教育实施步骤和规划统计指标问题的几点意见》的规定,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原则上应在3公里以内。在这个范围内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学校的分布情况划分地段,合理分配新生学位。

“就近入学”的“就近”是相对就近,并不是绝对地理位置的远近,即不是到“离家最近”的学校就读,而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资源配置状况、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分布和需求状况,合理规划和确定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入学范围和招生人数,为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学额。

市实验中学和市四十六中联合办学是市教育局党委经过长期调研、论证,着眼于全市教育发展大局,慎重研究后做出的决定。两校间距离1.9公里,符合国家规定。两校联办后,市实验中学的招生规模由原来的10个班增加到16个班,两校周边区域内将有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学生的学习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根据安排,两校联办后,市实验中学西校区(原市四十六中)全部为七年级学生,便于统一管理,到八年级、九年级再回到学校东校区(原市实验中学)就读。东西校区同属一套管理班子,教师队伍深度融合,实验中学东校区教师到西校区交流比例超过60%。教学管理增设年级部,年级主任均由原实验中学骨干担任,两个校区的教学管理与评价保持一致。另外,实验中学西校区有现成的食堂,可以为学生提供午餐,学校还专门开设有午自习,满足中午不回家学生的需要。

就群众担心的安全问题,市教育局已与辖区派出所、社区进行了沟通协商,在实验中学西校区增加一个警务室,在重点路段和重点时段增加警力,每天在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时段抽调民警到校园周边路段巡逻,加强交通疏导,严防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发生。积极对中小学校周边进行全面摸排梳理,为学生提供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该负责人说,市实验中学和市四十六中实行“一校分两区、两区一体制”的办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均衡义务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保证该区域内学生最大化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学生总体入学相对就近。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