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画板下的交易
“处长打你还敢还手”会成为流行语吗?
如何留住约谈良
中国教师在英国教学为何水土不服
@微言博议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处长打你还敢还手”会成为流行语吗?

 

□光明

昨天,有媒体还原了“南京一公务员酒后殴打他人”事件。事情发生在7月11日晚9点半左右,在南京林业大学培训中心的前台处,南京玄武区副处级干部陈爱平要住酒店,与前台服务员梅华发生冲突,并殴打梅华致其右肩软组织挫伤。据梅华介绍,对方在动手时一直将“我是处长”这句话挂在嘴边。

最富含意味的情节是,当梅华忍不住还手时,陈激动地喊:“我是个处长,我打你你还敢还手?”“处长”的这句话,顺利地把自己的故事送上了门户网站首页。

近几年来在不同场合打人的官员随手就能拿出来几个,理由都很奇葩:有因为出入牌问题暴打门卫的,有因为住院床位难协调暴打护士的。但总的来看,这种现象正随着反腐的深入而减少。尤其是处级这个处于基层官场顶端和高层官场起点的级别,干部更在努力习惯“被盯着”和“大家来找茬”的氛围。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人在公开场合理直气壮地来一句“处长打你还敢还手”,可见特权意识之严重、官员式骄矜之普遍,喝点酒就能现出原形。

有着威权政府的社会,一向政教不分、官师合一,这使得中国的官员群体有了“独特”的思维习惯。比如,认为官职和官阶是通行一切场合的身份,是社会身份而不仅仅是职业身份。一个普通公民,身份一般是多重的,面对医生是患者、面对老师是学生、面对商家是消费者、面对民航铁路是乘客、面对法官是原告或被告。但对很多官员来说,无论到哪里,自己都是“某处处长”“某厅厅长”“常务副局长”“排名第一的副主任”“虽退休了但享受副局级待遇的人”。背后的潜台词是,官的身份,可以超越所有既定领域的社会契约和正当规则。

这种思维习惯还意味着,只准他们给别人立规矩,不准别人跟他们讲规则;只准他们给别人发号令,不准别人和他们说道理。权力的强大,使得这个社会一部分人习惯了看另一部分人屈膝,以至于现在竟产生了这种吊诡的错觉——平等沟通就是冒犯,不仰视就已经是藐视。

当前,反腐与吏治整顿,让“做官”的舒适度和被尊崇感正在下降。但这个副处长的跋扈表明,吏治整顿任重道远,约束权力笼子,还要扎得更紧些。

摘要┃权力的强大,使得这个社会一部分人习惯了看另一部分人屈膝,以至于现在竟产生了这种吊诡的错觉——平等沟通就是冒犯,不仰视就已经是藐视。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