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今日视角
3上一版  下一版4
 
饭做好,妈妈已经死了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饭做好,妈妈已经死了
12岁彝族小女孩写“最悲伤的作文” 网友为其募集善款约92万元
木苦依伍木
木苦依伍木和两个弟弟
木苦依伍木的作文
木苦依伍木和弟弟在做饭
 

“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近日,一篇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年级小学生写的作文《泪》,让无数网友为之揪心。12岁的彝族小女孩木苦依伍木(汉文名:柳彝),在作文中描述了她的母亲离世前的场景。4年前,她的父亲已去世。

短短300余字,悲伤渗透纸面,网友称之为“最悲伤的小学作文”。成为孤儿的木苦依伍木,其未来命运也牵动着网友们的心。8月4日,记者从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了解到,父母相继离世后,木苦依伍木带着两个弟弟生活,除了种几分地,放学后她还要做饭、喂猪。目前,志愿者已对木苦依伍木一家进行帮扶,让她能够安心读书。

●爸爸四年前死了。爸爸生前最疼我,妈妈就天天想办法给我做好吃的。可能妈妈也想他了吧。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那天,妈妈倒了,看看妈妈很难受,我哭了。我对妈妈说:“妈妈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支持你,把我做的饭吃了,睡睡觉,就好了。”

——节选自木苦依伍木作文《泪》

让人心疼的 “最悲伤的作文”

木苦依伍木是凉山州越西县普雄镇宝石小学四年级学生。她生活的地方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多山地,被公认为中国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

最早将作文发到网上的是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红斌,网名“老邪哥哥”。该基金会长期培训、组织支教志愿者到凉山州的偏远学校支教。

黄红斌告诉记者,今年7月9日去普雄镇宝石小学探望志愿者时,他看到一间教室的墙壁上贴着孩子们新近写完的作文。其中,一篇以《泪》为标题的作文吸引了他的注意:“爸爸四年前死了。爸爸生前最疼我,妈妈就天天想办法给我做好吃的。可能妈妈也想他了吧……”

黄红斌说,自己读完后潸然泪下,便将这篇作文拍了下来,并分享到微博及朋友圈里。让黄红斌没想到的是,这篇《泪》一下子火了。在传播中,作文被接力者冠以“这一定是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引起众多网友关注,而木苦依伍木的名字也一度被误写为“苦依伍木”。

8月4日下午,凉山州越西县普雄镇宝石小学校长吉木向记者证实,网传作文确实为该校四年级学生木苦依伍木所写。

网友“白蓝色的路小路”说,这是她“长大以来,见过最悲伤的文字”。另一名网友评价:“没有任何喧嚷感情的词语,却处处看得让人想掉泪。”

●第二天早上,妈妈起不来,样子很难看。我赶紧叫打工刚回家的叔叔,把妈妈送到镇上。第三天早上,我去医院看妈妈,她还没有醒。我轻轻地给她洗手,她醒了。妈妈拉着我的手,叫我的小名:“妹妹,妈妈想回家。”我问:“为什么了?”“这里不舒服,还是家里舒服。”

——节选自《泪》

“以后我都不会害怕”

早在“最悲伤的小学作文”引爆微信微博、引发诸多关注之前,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就已经有所行动。黄红斌告诉记者,读完作文后,他就向支教老师询问这个孩子的情况。在宝石小学支教老师任中昌的印象中,木苦依伍木不太爱讲话,在班上不太显眼,成绩中等,时不时会迟到。

黄红斌同支教老师决定到木苦依伍木家进行家访。从学校出来,沿着崎岖的山路步行十来分钟,他们走到木苦依伍木家:一栋破旧的简易房,空心砖砌成。除了一个开缝的旧沙发,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在外屋,一个三角铁架子上放着锅,是木苦依伍木做饭的地方,土豆和玉米是孩子们的主食。她家的院子里还养着猪。见到老师,腼腆

的木苦依伍木笑得很开心,还为大家煮了几个大土豆。但她话还是很少。慢慢聊天中,支教老师了解到,木苦依伍木家共有姐弟五人。大姐16岁,目前在成都打工,哥哥(排行老二)15岁,也在外打工。木苦依伍木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10岁、一个5岁。父亲几年前去世后,母亲的身体就越来越差,心脏病时常犯,到镇上、西昌市“看病”,总也不见好,懂事的木苦依伍木承担了大部分家务,直到母亲病逝。

自此,照顾两个弟弟的责任就落到了木苦依伍木的肩头。姐弟三人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但两位老人年岁已大,身体也不好。不在学校的时间,木苦依伍木要给弟弟做饭、割猪草喂猪,还要忙活地里的农活。“她家有几分地,种着几百斤土豆。”基金会工作人员介绍,从她的生活状态,老师们也大概猜到了木苦依伍木上课迟到的原因。

有媒体通过支教老师的电话,联系到了木苦依伍木,她说自己会带着弟弟一起去上课,“以后我都不会害怕”。

●我把妈妈接回家,坐了一会儿,我就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课本上说,有个地方有个日月潭,那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泪水。

——节选自《泪》

两个弟弟已被接到儿童村

看过木苦依伍木的作文,热心人士流泪后也在追问:父母双亡的木苦依伍木接下来该如何生活?是否需要帮助?不少人表示想要为她捐款或提供其他形式的帮扶。

记者注意到,8月4日多个网上捐助平台开通了为木苦依伍木捐助的项目。截至昨日中午,由新浪四川发起的微公益项目“帮帮大凉山的孩子们”,已募集到了约43万元的善款。据统计,在作文《泪》流传开之后,多方渠道募集的善款,共计约92万元。

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相关负责人称,善款目前不在他们账户中,“等捐款汇集之后,会在基金会网站上做详细公示,我们希望把这笔善款用在儿童村的扩建上,因为现在的儿童村已经容不下更多的孩子了。”

宝石小学校长吉木介绍,根据国家对孤儿的救助政策,木苦依伍木每月都有678元的生活补贴,她的两个弟弟也有补贴。黄红斌也证实说,自己曾看到三个孩子都有以自己名字开户的红色存折,补贴每月会发放到账。他认为,孩子更缺乏的是关爱,而非金钱。

为此,基金会出面同孩子奶奶签订了一份委托协议,他们将木苦依伍木的两个弟弟接到索玛花爱心小学(儿童村)免费读书和学习,为其提供衣食住行。孩子奶奶也同意将家里土地承包出去,这样木苦依伍木放学后就不必再干繁重的农活,可以专心学习。

眼下正值暑假,宝石小学的支教老师在为孩子补课,木苦依伍木也在其中。她的拼音基础不牢固,正着重补习这方面的知识。

对于网上的关注,由于地域闭塞,据称木苦依伍木并不知情,支教老师也不愿让她受到过多的打扰。

●我一个人守在父亲的房里,可是我的父亲没过几天就死了……可是我晚上睡着了,她(妈妈)一个人逃了。 ——节选自格吉日达作文《哭泣的心》

还有多少个“木苦依伍木”

“其实,凉山还有很多像木苦依伍木这样的孩子。”黄红斌说,当时触动他的还有一篇作文《哭泣的心》,是一个名叫格吉日达的少年写的。从他家到学校,徒步要走上几个小时。

“最悲伤的作文”一下子引发了网友对贫困地区儿童的关注。常年在凉山从事支教、助学等公益活动,黄红斌对这里生活的艰辛、教育的落后都有体会。黄红斌强调,由于受到自然、观念等诸多条件限制,要改变大凉山的状况恐怕还需要更多力量。(北青)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