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本市·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王英南:母亲欲卖粮食为他凑学费
市民王阿姨为吴鉴捐款1000元
神秘“好心男” 为白血病男孩捐款
乡村里的夏令营
林巧福去焦作做腭唇修补手术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5年8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英南:母亲欲卖粮食为他凑学费

▶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王英南和母亲又喜又愁。
 

申请救助热线电话:平顶山晚报4940000、市人民教育基金会2939808,接受捐赠单位:平顶山市人民教育基金会,账号:600004785109016,开户行:平顶山银行富美支行。

助学申请程序:考生可到平顶山晚报热线办公室(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办公楼5楼)提出助学申请。申请人须填写救助登记表,出示本人准考证、身份证、户口簿、高考成绩单、录取通知书、城市低保证或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受访学生:王英南

毕业院校:市一中

高考分数:589分(理)

报考院校:中国矿业大学

□本报记者 高红侠

实习生 禹小芳/文 彭程/图

今年18岁的王英南,父亲曾两次从脚手架上摔下,不能干重活,母亲一边照顾他和妹妹,一边打零工补贴家用。虽然家境贫寒,但王英南学习成绩优秀,在今年高考中取得589分的好成绩。现在,他已经收到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这个本来值得高兴的消息却让全家人陷入了担忧,怎么才能凑齐开学的五千多元学费呢?

父亲两次从脚手架上摔下

7月30日下午3点多钟,记者来到曹镇乡焦庄村。在一座座崭新的楼房之间,孤零零地坐落着三间瓦房,这便是王英南的家。院子里种植的青菜和豆角生机勃勃。与周围邻居家的楼房相比,三间瓦房显得有些破旧。堂屋里空荡荡的,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屋里很闷热,只有头顶房梁上的吊扇和桌子上放着的台扇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整个屋子里最显眼的就是东侧墙壁上贴满的王英男的奖状。“这些都是他获得的奖状,教过他的老师都夸他呢。”王英男的妈妈李巧丽自豪地说。

今年47岁的李巧丽说,他们一家人现在所住的房子还是他和丈夫结婚时盖的,年久失修,已经很破旧。王英南两岁时,他的父亲右腿开始疼痛,为了节省医药费,没有去医院治疗,只是吃了点儿药缓解疼痛,后来病情逐渐加重,只好到医院治疗,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可为了养家糊口,他忍着疼痛,坚持在附近的建筑工地干活。

8年前,王英南的父亲在建筑工地干活时,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由于伤势不太严重,他在家歇了半个月后又去干活。两年前,他再次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伤势严重,被医生诊断为脊髓压缩性骨折,如果不手术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他可是俺家的顶梁柱,不能倒下呀!”东拼西凑了三四万块钱后,王英南的父亲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做了手术。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没有足够的营养保障,王英南的父亲术后恢复得不太好,平时经常头晕、胸闷,已经无法干重活。去年11月份,王英南的父亲经人介绍到市区一家大型超市当保安,每天工作12个小时,骑电动车上下班,月工资只有1400元。

母亲准备卖粮为儿筹学费

王英南一米七多的个头,但很瘦弱,戴着一副眼镜,性格有些内向,记者采访时,他很少说话。懂事的他深知家里经济紧张,一直省吃俭用。高中时申请了“两免一补”,每年可以得到1500元的补助。每逢周末下午返校,他都会从家里带点儿卤面、蒸米或烙馍之类的干粮,只为省下一顿饭钱。

“前年为俺爸做手术借的钱还有一万多没有还,我们都不好意思再向亲戚开口借钱了。”王英南说,高考之后,学校要办理各种繁杂手续,加上没有获得更多的用工信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距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他想到市区找份暑期工,这样可以赚钱凑点儿学费。等到上大学后,他会勤工俭学,努力学习拿到奖学金,让父母少操心。

李巧丽说,女儿今年9岁,即将上小学四年级,但至今没有分到田地,全家四口人仅有一亩多地。为了补贴家用,今年六七月份,她到果园里帮人拔草,这样每天可以赚到三四十块钱。“实在不行就把家里存的一千多公斤粮食卖了,说啥也要凑够孩子的学费。”李巧丽悄悄告诉记者,她和丈夫一直很内疚,孩子从小学习就好,但家里却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