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吉林首虎如何沦为“谷大扒”
京津冀取消漫游费, 全国呢?
“忙”道
求好姻缘, 岂能靠一个“测”字
MH370:耐心等待真相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5年8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吉林首虎如何沦为“谷大扒”

 

□毛建国

摘要┃谷春立、季建业、仇和……后面还可以“空当接龙”上一大串的名字。以至有人感慨,有几个曾经主政一方的出事官员,不是“一枝梅”?

又现周末“打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8月1日晚9时许发布消息,吉林省副省长谷春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吉林省打下的第一只老虎。谷春立到吉林工作仅仅两年,此前他是辽宁省鞍山市委书记,一下子跨省任职,且从正厅级提拔到副部级。

舆论在对谷春立的关注中,不约而同地聚焦他主政鞍山时的一段经历。谷春立曾做过沈阳市长助理,并且主政过铁西区。铁西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和装备制造基地,被称为“中国的鲁尔”。当时谷春立有一个绰号叫“谷扒”。他主政鞍山后,大刀阔斧推进城市建设,绰号也由原先的“谷扒”演变为“谷大扒”。当地百姓甚至叫他“一枝梅”,意思是“手一指房子就没了”。

从“谷大扒”“一枝梅”这样的绰号中,大致可以看出谷春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工作方式,在民间有着什么样的评价。推远镜头不难看到,出现在取景器里的“一枝梅”和“扒扒”不少。在已经查处的官员中,有不少官员,特别是曾经主政一方的官员,几乎在民间都有着类似的绰号。谷春立、季建业、仇和……后面还可以“空当接龙”上一大串的名字。以至有人感慨,有几个曾经主政一方的出事官员,不是“一枝梅”?

出现“一枝梅”,从根本上讲,可能源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绩观的问题。有些官员认为“为官一任、匆匆几年”,城建更容易出政绩、树形象,因此不约而同“磨刀霍霍向城市”。有些地方“一个领导一个口号”,这个领导向东走,那个领导向西走,再来个领导向南走,原因就是想在几年任期内大出政绩、快出政绩,捞到升官的“资本”。二是利益观的问题。城市大拆大建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利益寻租的过程。有些官员与商人勾肩搭背,为官一任不仅带着秘书,还要带着商人和工程队,在城市大拆大建中迅速积累财富。

城市是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建设是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但城市建设必须既重面子也重里子,既重现在也重未来。而“一枝梅”们在“扒扒扒”的过程中,作风粗暴、工作武断,不顾城市实际和百姓感受,他们像蝗虫一样毁掉了城市的历史和未来。鉴于“城建出政绩”和“城建肥水多”,人们不能不担心,以后“一枝梅”会成为出事官员的标配吗?

站在自律角度,官员应该端正政绩观,自觉在法律框架下和百姓监督下工作。“政去人声后,百姓闲谈时。”官员应该想到,党纪国法之外还有民心民意,即便没有以权谋私,可面对留下的烂摊子,又拿什么去面对民间评价?站在他律角度,需要加大对权力的约束,加强对规划的严格执行。只有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把规划法落实到位,充分听取百姓的意见,才能防止有些官员“一言堂”,特别是权力寻租。应该建立决策反馈制度,重大工程民意采纳制度,对于百姓反响较大的工程,立即纠偏乃至叫停。

人们希望有“一指没”,能够终结“一枝梅”。这个“一指没”,指向的是精神的力量和制度的力量,来自扎扎实实的精神“补钙”和制度“扎笼”。事实早就证明,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绘出一张最美蓝图;反之,一任领导一个思路,只能半途而废、一事无成。因此,别让“一枝梅”成为出事官员标配,但愿“谷大扒”这样的绰号成为过去时。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