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今日深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郜艳敏发出签名信:我想平静的生活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7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被拐女成最美乡村教师再次引发关注
郜艳敏发出签名信:我想平静的生活

 

一篇两年前的“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的报道,7月28日再次引爆网络话题,同时让生活在河北省曲阳县太行山深处的“临时代课教师”郜艳敏再次被外界关注。报道中凸显的郜艳敏“因为一份本能的大爱,她饱经苦难的生命像美丽的山花绽放”的主题,在网络上引发争议。

“人贩子必须严惩,买主也须追究刑事责任。对受害人应当救助,不能纵容拐卖、同情买主。”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7月29日就网友的关注表态说,并称“已部署当地警方调查”。

郜艳敏7月29日向记者证实,自己仍是曲阳县下岸村的“临时代课教师”。

“大爱”旧闻遭新吐槽

“无论是报道还是电影,我能看见的只有两个字:吃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长年生活在河北曲阳县大山深处下岸村的临时代课教师郜艳敏,突然之间成为新浪微博的话题人物。

争议缘于2013年5月的一篇题为《[最美乡村教师候选]郜艳敏: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的报道再度进入网友视野。报道的开头提到,郜艳敏“在打工途中被人贩子拐骗,卖到了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大山深处,她曾用生命抗争,但没有能逃离偏僻的小村庄”,“因为她是村子里学历最高的人,初中毕业,她成了村小学的代课教师,因为孩子们渴望的眼睛,她选择留在了带给她痛苦和屈辱的异地他乡”。

报道的重点是郜艳敏以“大爱”展现的“以德报怨”,“她受过委屈,因为她暴露了当地教育等方面的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接受过无数的掌声和赞誉,因为她的大爱,以德报怨,展示了一个最美乡村女教师的传奇形象。”

不过,这样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文章,却遭到包括“新媒体女性”在内的一部分网友的批评:“对郜艳敏的歌颂,和劝受家暴妇女给丈夫一个拥抱以及女德班的逻辑是一样的。”批评者认为,报道轻描淡写地跳过妇女郜艳敏痛苦而耻辱的被拐经历,是在“逼迫那些境地已经十分悲惨的妇女寻找一个无可奈何但却是唯一被承认的解决方法以获得解脱和幸福”。

与此同时,据称以郜艳敏为原型的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2009年)再度被网友翻出,不断被网友质疑:“防止同样悲剧发生的应该是政府,教育落后就掏钱出来办教育,拐卖妇女儿童就抓起来坐牢。让一个受害者站出来撑起一片天,演苦情戏……”

“被拐卖的少女”

在郜艳敏18岁的那年,农历五月初一,她准备回河南老家收割麦子,刚抵达石家庄火车站,两个女人就以“找工作”为由,骗得郜艳敏的信任。

之后的短短四天时间,郜艳敏被倒卖了三次:先是被两名女贩子卖给三名男子,随后又被转卖给另外两名男子,最后才被卖到河北曲阳县的下岸村。

在此期间,她惨遭奸污,每天承受着非人的折磨。当最后的买主拿着2700元钱出现时,18岁的郜艳敏跪在此人面前,请求他将自己买走。这个人就是她未来的公公。

郜艳敏的丈夫是个不识字的羊倌,大她6岁。因为是买来的媳妇,丈夫异常戒备,常常在喝醉酒后打她。她多次想要逃跑,但村里地势险峻,没逃出多远就被追了回来。

下岸村有400多口人,偏僻、穷。前些年从外地买来的媳妇有30多个,但很多都跑了。

为了防止郜艳敏逃跑,丈夫暂停了放羊,死守着她,连上厕所都跟在身后。

为了摆脱痛苦,郜艳敏数次铁了心要自杀。第一次自杀时,她和婆婆在地里干活,为了不让婆婆起疑,她装出很顺从的样子,在烈日下认真锄草,但趁婆婆小解时,她拼命跑向附近一个三米深的大坑,一头扎进去。碰巧山上两个村民经过,将她救了上来。

第二次自杀,她吞下了婆婆的50多粒安眠药;第三次自杀,她吞下的是一包老鼠药。这两次都被人及时发现,并送往当地卫生院进行救治。

一年后,郜艳敏终于获准能和丈夫一起回老家。但家人担心她回来找不到好的对象,最后郜艳敏又回到下岸村。

“最美乡村教师”

村里有一所小学,因为条件太艰苦,许多老师来了又走了。到1995年,已经没有一个老师愿意来下岸村了,这意味着全村的孩子面临失学。

郜艳敏是村里唯一上过初中的人,当地中心校的校长找到她,请求她来教孩子。见校长一次次上门来求,郜艳敏心软了,答应了下来,成为下岸村一名代课老师。

她一个人教着村里十几名学生,除了语文、数学等正常课程外,郜艳敏还给孩子们开设了音乐课和美术课,几年下来,下岸村学生的成绩和附近几个教学点的学生成绩比,都是居于中上水平。

早几年,郜艳敏还在自己的工资里挤出一些钱,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学校里没有图书可读,她便翻山越岭,去集市上的旧书摊买。

2006年5月,通过一名热心摄影家的引荐,河北当地媒体报道了郜艳敏的故事,一时引起巨大反响,郜艳燕被媒体称赞为“最美乡村教师”。

很长一段时间,郜艳敏不得不忙于接受各种采访、去不同的电视台做节目。这些报道引起了海内外读者的极大同情,美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以及国内的数以千计的读者捐款捐物。对每一笔捐款,郜艳敏都仔细登记,有一名热心人指名捐给郜艳敏本人9000多元钱,但她分文没动。美国林先生寄给她本人250美元,她也捐给了村里。

但也有人担心郜艳敏贪污,于是镇政府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会,在媒体上公布了电话及通信地址,以此来接受外界捐款,但结果是,自从基金会成立后,外界的捐赠反而变少了。

因暴露“家丑”差点被辞退

2007年1月,郜艳敏被评为“2006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她一个人孤单地捧着奖杯,回到村里。当地政府也没人去看她,哪怕是一个问候的电话也没有。

“感动河北”评委的颁奖词是:“她的内心是慈悲的,只因为她不忍心看到那些穷孩子渴望上学却无学可上,只因为她不忍心让那些孩子长大后重复着‘放羊,买媳妇’的人生,她以坚忍的姿态接受了不公平的命运,用宽容回报着山村,用爱点亮了40多个穷孩子的前程。”

即使是年度人物,也不得不面临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封杀”。

按照当地一家媒体的说法,因该报此前所报道的郜艳敏当代课教师的经历,以及适龄孩子辍学、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暴露了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种种漏洞,曲阳县有关方面为包“家丑”,竟决定取消下岸村教学点,不再聘请郜艳敏当老师。

于是上百名读者致电报社,对曲阳教育局这一做法表示不满。舆论压力之下,曲阳教育局有关领导重新表示:尊重现实,下岸教学点暂不取消,郜艳敏老师继续留任。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面对曲阳下岸村有买卖媳妇这样的事实。有人甚至对采访的记者说:“媒体对郜艳敏的报道是在揭曲阳县的伤疤。”

郜艳敏因此受到了另外一种监视,如同当初丈夫对她的监视一样,令她动弹不得。

在《南风窗》记者去当地采访时,当地村民说,2006年暑假前,县、镇干部在下岸村站岗40多天,阻挡前来采访郜艳敏的媒体记者。这期间,除了去山外邮局取包裹,郜艳敏不能随便离开下岸村。

9月份暑假结束开学后,辉灵中心小学向下岸村教学点终于派来另一位女教师和郜艳敏共同工作,不过她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注意来访的记者,及时向镇里报告。

在郜艳敏被截回村子,记者被人“护送”出下岸村而来到保定下属的曲阳县县城后,有关人员对记者说:“你还是赶紧走,你不走,我们就一直跟着。”

央视《半边天》摄制组要带郜艳敏去北京做节目,镇领导对下岸村党支部书记说:“如果《半边天》带走了郜艳敏,就开除你的党籍!”

另外据一位最早介入报道的记者回忆:村干部抢走摄像机,阻挠采访:“记者老弟,人和人的生活就像平行线,我们在这里交会也算是有缘分,不要互相为难。”

郜艳敏签名信:我想平静的生活

昨日下午,记者从河北曲阳县委宣传部新闻科负责人处得知,其刚去下岸村见过郜艳敏,并出示了一份有郜艳敏签名的信,称“现在想平静的生活,希望家人不受到伤害”。

该负责人称,其是在昨日13时许见到的郜老师,以及她即将上高三的大女儿。其转述,“郜老师称,自从这件事以后,她平静的生活被打扰了,心理压力很大。这些都是网友旧事重提,炒起来的,并不是自己的本意。家人得知此事后,有些生气,让她很担心。”

与此同时,这位负责人还出示了一份落款有“郜艳敏”的签名信,原文是:“感谢各界媒体对我的关心,感谢所有人对我的关心,在这对大家说声对不起,抱歉,现在我想平静的生活,希望家人不受到伤害。因为我的事,全家人都病了,我希望我的家人都平平安安,儿女们都能安心上学。”

该工作人员说,信由郜艳敏口述,大女儿代笔,底部是郜艳敏的亲笔签名,“除此之外,郜老师并未表达其他诉求”。记者就此电话和短信联系郜艳敏,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应。

可以确定的是,郜艳敏现在依然在下岸村教书,依然是“临时代课教师”的身份。前述那篇引发争议的2013年的报道提到,郜艳敏当时的月工资是600元;她7月29日向记者证实,目前仍是这个数。2006年报道中提到的村里老党员提议她入党的事情,在数年前已经实现。

针对郜艳敏被拐的经历,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7月29日曾表示,已督促当地警方调查,但至昨日,曲阳县警方一直未直接回应此事。前述曲阳县委宣传部新闻科负责人表示,之前他们得到的反馈是,案件已经过了追诉期;另外因为郜艳敏一家目前生活还比较和睦,所以也没法去追责买主。 (综合)

郜艳敏与学生们在一起

郜艳敏的签名信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