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成立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市妇幼保健院:打造覆盖一生的全程式高科技保健医疗服务链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7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妇幼保健院:打造覆盖一生的全程式高科技保健医疗服务链

 

提起市妇幼保健院,叶县的马军感到很亲切:2007年,儿媳在该院市辅助生殖中心治愈不孕症,2008年在产科生了个胖小子; 2010年,父亲在内科做偏瘫后遗症康复训练治疗,2015年老伴在妇科腔镜中心切除子宫肌瘤……“这医院项目全,待人好,很方便。”7月25日,记者在市妇幼保健院采访时,他说。

近年来,市妇幼保健院发展迅速,成为我市成长最快的医院之一,先后被授予“河南省十佳妇幼保健院”“河南省廉医、诚信、为民、和谐医院”等称号。提起发展经验,院长李宏叶和党委书记岳小妹不约而同地说:“打造从出生到晚年的全程式高科技服务链条,为群众提供周到服务,是我们一直努力的事。”

一、打造全程式服务链条,满足群众需求

“服务链条的延伸,源自群众需求。”该院一位负责人说。

市妇幼保健院1979年建院后,不断开设新的专科和项目。但由于成立较晚、底子薄、地理位置偏僻等客观因素,与兄弟医院相比,发展相对滞后。2000年,领导班子面对相对滞后的局面,开始了准确定位医院发展方向,推动医院快速壮大的艰辛探索。

调研中他们发现,我市一些妇幼医疗保健项目存在空白,譬如辅助生殖科、新生儿科、小儿外科等,使本市患者不得不远赴外地治疗;该院一些优势项目如妇产科、儿科、小儿脑瘫防治中心等科室规模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于是,做强专科,拉长链条,补充缺失的“链环”,满足鹰城群众就医需求,成为他们的共识。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方针指导下,“仁爱、诚信、敬业、创新” “创建名牌专科和一流妇幼保健院”“服务从心开始”“效益来自社会满意”“关爱妇幼,相约健康”,这些崭新的发展、管理、服务理念被确定下来。

很快,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该院自筹资金,开始了全程式服务链条建设。

2000年,该院整合医疗保健资源,在我市率先建立从婚检到儿童12岁一条龙服务链条。针对链条中缺失部分,他们积极补充“链环”。经省、市卫计委批准:2000年新生儿科成立;2001年我市首家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分中心、市辅助生殖中心成立,小儿脑瘫防治中心升格为省重点专科;2007年我市首家小儿外科成立;2009年我市首家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平顶山分中心、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中心成立; 2011年我市首家产前筛查中心成立;2012年儿童重症病房成立……同时,强化链条中原有重点环节——普通儿科、妇产科、妇保科、儿保科等专科建设,从而把婚检、不孕症治疗、产前筛查、新生儿和儿童医疗保健、疾病筛查防治等一条龙优质服务链条推向完备、细致,医院从服务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赢得良好口碑。

初步成功的他们,又继续拉长链条,做细对孕产妇和成人的关怀:2010年,我市首家产后康复中心成立,改变了传统的产后康复模式,使产妇美丽和健康不再是梦,受到追捧;外科成立手显微外科,妇科成立腔镜中心,市乳腺病防治专科在我市首家开展保乳术,内科成立脂肪肝治疗、老年病康复专科……服务链条涵盖了从新生儿到儿童期医疗保健、成人后婚检、不孕症治疗、孕期保健、产前筛查、生子、产后康复、中老年外伤和内科、妇科病治疗等,全程式服务链条初具规模。

二、高新技术为引导,不断提升服务链品质

最近,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双喜临门:一名辗转多处治疗未果、濒临死亡的新生儿被绝望的家人扔到河堤上,被警察送到该科并奇迹般治愈的故事感动了鹰城;孩子出院次日,省卫计委授予该科“中原健康先锋岗”牌匾。“这是多年来,我科在医院全力支持下,不断发展高新技术和一流服务的结果。”科主任张彦伦说。

服务链条有了,如何提升品质,发挥更大“效应”,该院可谓殚精竭虑。为此,他们推出了人才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设备创新、文化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创新等七大创新战略。医院选派各科骨干,赴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一流医院进修,辅助生殖中心全员送出去培训,同时积极引进研究生;自筹资金,引进万元以上高新妇幼专科设备100余台(件),实现了辅助生殖、优生遗传、产前筛查、妇产科、新生儿和儿童重症、产后康复、小儿脑瘫防治、乳腺病防治、妇保儿保等专科设备我市最齐全,四维彩超、CT、钼靶机、宫腹腔镜、检验、放射等妇幼专科检查设备全市最好的局面;同时,通过重奖科技功臣和突出贡献人员、报销论文版面费等,使医务人员科研热情高涨,实现了科科有省市领先的高新技术。仅辅助生殖中心15年来就相继实现了全市首家并独家开展丈夫精液人工授精、卵泡穿刺+人工授精、产前筛查、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自凝刀治疗妇科病、三维超声下子宫输卵管造影等系列技术突破,填补了我市空白,六项新技术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迈入全省领先行列。2000年以来,全院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数百项,5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一批项目技术填补省市空白,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0多篇。全院高级职称人数从6人增长为39人,研究生学历职工从零增长为16人;一批荣获“省青年科技领军人物”“省百名职工技术英杰”“省优秀医师”“省健康卫士楷模”“省巾帼建功标兵”“省卫计系统三八红旗手”“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科技功臣”“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的中青年专家走进中央省市媒体。

名牌专科建设取得飞跃:妇产科从一个病区扩展为七个,成为全市专家、床位、孕产妇最多的科室,市孕产妇急救中心承办科室;儿科由一个病区扩展为普通儿科、PICU、新生儿一科、新生儿二科四个病区,被市卫计委授予“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称号;市小儿脑瘫防治中心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小儿脑瘫协作组成员单位、省医学临床特色专科和市残联指定的全市唯一的脑瘫儿童筛查项目定点康复机构;市辅助生殖中心、市产前筛查中心是经省卫计委批准的我市唯一具备合法开展产前筛查和人工助孕技术资格的单位;内科着力于孕产期并发症预防治疗和急救、内科、妇产科重症抢救;外科率先成立新生儿外科和产房外科,产后康复中心、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中心赢得病人信赖。市妇产科学会、市小儿外科学会、市儿科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学组等先后落户该院,15年间,全程式链条成功建设为一条“金”链条。

三、变“链”为“网”,方便了病人,推动了跨学科技术发展

在市妇幼保健院刚分娩出健康二胎的耿女士,体验到了和其他医院不一样的感受:孕前准备时期得到了优生生殖专家耐心指导和全面检查,孕期享受到了全程保健和产前筛查服务;临产前刚入院,就有护士前来宣教,超声科医生到床边做B超;孩子一出生,等候在产房的新生儿科、小儿外科人员立即为新生儿体检;回病区后,乳腺科、产后康复中心、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中心医生来查乳腺、做产后康复、为孩子做听力筛查;洗浴时,洗浴中心护士发现孩子动作异样,马上叫来小儿脑瘫防治中心医生深入检查……“与在其他医院生头胎相比,这里的服务考虑得真细,真主动!让人安心、放心、舒心。”耿女士感慨地说。

全程式服务链条建成后,在医院倡导下,各科围绕病人需要,主动出击,相互沟通、链接,形成了一个个“紧致型链式服务圈”,发展为“纵横交错”的绿色通道。譬如,妇产科与内科联合推出绿色通道,在妇产科住院的孕妇,发现有妊娠合并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等并发症,内科专家积极会诊;病重的,转到内科治疗,无须办理转科手续。稳定后,在内科做完术前准备,直接推到手术室由妇产科医生做剖宫产,术后,回到内科继续治疗,两科医生联合查房;乳腺科、产后康复中心、市听力筛查分中心医生到妇产科查房;小儿外科与超声科、妇产科联合,超声科发现畸形胎儿,小儿外科、妇产科立即锁定评估。出生后,与产房、妇产科、麻醉科联合为新生儿在产房做手术,与新生儿科一起做术后治疗护理;产科、新生儿科、超声科与优生遗传科紧密配合,发现异常胎儿或新生儿立即组织会诊,排查先天性染色体和基因型疾病……

链条上的“紧致型服务圈”,使相关科室多头对接,变“链”为“网”,实现了早发现早干预,方便了病人,催生了很多跨学科技术的进步。如产房外科,因为需要力量很强的小儿外科、妇产科、产房、新生儿科等“无缝对接”,目前只有北京上海等地开展,该院的紧致型服务圈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使50多名患先天性腹裂、脐膨出、巨大肿瘤、膈疝等疾病的新生儿一出生就在产房进行手术,多了一次生存机会。内科和妇产科联合,推动了孕产期内科急救技术的突破,抢救了很多急危重症孕产妇和妇科病人;新生儿科和妇产科联合,推动了早产低体重新生儿抢救技术的快速进步,不断刷新我市记录;产科和产前筛查中心联合,提前确诊先天遗传性疾病胎儿,及时终止妊娠,避免了不少家庭悲剧发生。产房外科、重症孕产妇和多胞胎抢救已成为医院品牌。

医院还亮化、绿化、美化、优化环境,建成西院区和两个社区服务站,开展“创建‘廉医、诚信、为民、和谐’医院活动”“文明我先行,温馨在妇幼优质服务活动”等,设立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示范岗”“共青团员文明示范岗”,开通全省首家流动医院、全市首家母婴健康快车、候诊区免费Wi-Fi、电子呼叫系统、网络服务平台……把链式服务辐射到时时处处。

全程式链式服务“新常态”,提升了医院精神文明层次,催放了医患和谐良好局面,促进了名牌专科战略实施。2014年和2000年相比,全院门诊、出院人数分别增长228.53%和358%;床位从80张增长到400多张;固定资产从1551万元增长至过亿;年新生儿出生人数增长近6倍,跻身省内先进水平;住院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逐年下降,达到国内最好水平。相继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省医院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先进集体”等百余项荣誉,在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组织的群众评议中,被评为 “鹰城读者最信赖的医院”。 (本报记者 牛瑛瑛 通讯员苗四海 王春英/文 李明吉吉/图)

环境优雅,功能齐全的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和内科、新生儿科联合,使重症孕产妇和多胞胎抢救成为医院品牌。图为护士在精心呵护即将出院的四胞胎。

人员曾整体送出培训,设备最全、最先进的市辅助生殖中心和市产前筛查中心医生在为患者实施丈夫精液人工授精。

小儿外科等多个科室联合为先天畸形新生儿做手术。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