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爱心成就大学梦
堵嘉嘉:想尽早工作供妹读书
陶先生捐款3000元 去年就捐了2000元
面熟男士捐1000元 他曾多次捐款不留名
吴鉴:立志学医 要为病人减轻痛苦
陈女士捐款2000元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鉴:立志学医 要为病人减轻痛苦

 

受访学生:吴鉴

毕业学校:市一中

高考分数:582分(理)

报考院校:郑州大学

□本报记者 高红侠 实习生 禹小芳

吴鉴三岁半时,父亲突发疾病去世,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今年高考他考了582分,前段时间他从网上查询到自己被郑州大学录取时,他和妈妈心里既高兴又担忧,开学的学费该咋办!

三岁半时父亲突发疾病去世

吴鉴家住市区五一路平煤神马集团一矿家属院,昨天上午,记者到他家采访时,他正和妈妈在家整理杂物。“孩子考上大学了,他婶催着俺把屋里整整,怕同学来家里不好看。”吴鉴的母亲高小雪说,自己每月工资只有1200元, 这么多年多亏哥嫂和其他家人的帮衬,要不他们娘俩都不知道该咋过了。

记者看到这套房子有50多平方米,两张半旧的床放在卧室一角,屋里没有几样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台全自动洗衣机和冰箱。“洗衣机是他婶家搬家打下来的,冰箱是我和他爸结婚时买的。”高小雪说,这套房子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吴鉴的爷爷去世时留下来的。

高小雪告诉记者,她今年47岁,她和丈夫均为平煤神马集团一矿的职工。2000年4月7日,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丈夫突发疾病猝死,当时儿子只有三岁半,上有两位年迈体弱的老人,下有年幼的儿子,她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在家人的帮助下,她处理完丈夫的后事。由于她和丈夫没有能力买房,一直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直到2003年和2009年公公婆婆相继去世。

立志学医 为病人减轻痛苦

吴鉴身高有一米八多,高小雪和记者聊天时,稳重的他在旁边一声不吭。有些内向的吴鉴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爸爸和爷爷、奶奶的去世,就像一个个闪现的镜头,他只是依稀记得。2012年他考入市一中,深知家境贫寒的他拼命学习,想用知识改变命运。他从来不和别人比吃穿,每天都是吃一些简单、便宜的饭菜。早餐是菜馍和稀饭,午餐是一份米或一份面条,晚餐依旧是馍和稀饭,一天最多花12元。

“他很少喝饮料,上三年高中我给他换了4个水杯。”高小雪说,这些水杯都是用坏的。

因为家人的突然离世,吴鉴立志要发愤读书,将来从医,为病人减轻痛苦。前段时间,他从网上查询到自己已经被郑州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录取,他和妈妈兴奋不已。“不知道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咋样,但对疾病的预防也是很重要的,要是我爸和我奶的病能早点儿发现治疗,也不会走得那么早。”吴鉴说,他本来想报重庆医科大学的,但是分数稍差了一点儿,再加上妈妈不想让他离家太远,省内的花费要少一些,他才选择了郑州大学。

面对预防医学专业五年的高额学费,吴鉴和他妈妈显得有些无助。高小雪说:“实在不行的话,我再去打一份工,无论如何也要让孩子上大学。”

高考后,吴鉴本想跟着同学一起去做暑期工,但母亲考虑到他过完暑假又该去上大学了,想让他在家陪陪自己,吴鉴就没去。吴鉴表示,等上大学后,他会尽量自食其力,勤工俭学,帮妈妈减轻负担,等自己学业有成之后,回报社会。

昨天,吴鉴在家里帮忙搬家具。

本报记者 禹舸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