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今语言
王林“权力中毒症”无法靠权力消解
课堂不讲 课下讲
不尽抚养义务,能否享受赡养权利?
女儿举报父亲 焦点不在“大义灭亲”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林“权力中毒症”无法靠权力消解
□辛经
 

摘要┃患了重度“权力中毒症”的王林,终究无法靠权力护体。这也是被注定的结局:靠寄食权力生存,不可能完全安全。

王林因涉嫌非法拘禁被刑拘,围绕昔日“大师”的种种神秘内幕也渐次浮出水面。媒体曝光的王林被抓前接受采访的内容显示,2013年“王林事件”后,为洗刷清白,将反目的弟子邹勇送进监狱,王林陆续花费3000万元。近日,几段当事人通话录音的曝光,更使得王林“凡人”的一面尽露无遗。

数段录音显示,王林与涉案者黄钰刚和神秘“林主任”的通话,基本上就是围绕“钱”(酬金)何时到位、行动(抓邹勇)何时开始的问题而展开。所谓的帮王林正名,就是赤裸裸的交易。在此过程中,“大师”王林也未能发挥神通,骗人者终被骗。

事后来看,王林不过是不自觉地一步步走进自己和他人合伙构建的“局”中。为漂白自己、除去“眼中钉”,他“病”急乱投医。而预设一个神秘的“上面的领导”,同样契合了大师对于某种通天权力的想象。这不过是大师这两年遭遇的一个缩影:自“王林事件”后,常有自称是高级官员、将领的人,或毛遂自荐或为其出谋划策,从他这里卷走巨额钱财。

因利而聚,利尽而散。王林的前后境遇,耐人寻味:此前他能凭着杂耍招数通吃四方,谈笑有权贵、往来多名流,舆论普遍认为是因他身上加载了“权力中介”的符号,是因其权钱掮客的身份;自从“出事后”,大师往日那些非富即贵的“座上宾”不见踪影,被神秘色彩笼罩的气场与权势也不再显灵。仅剩的聚拢人气的资本,只剩下他出手阔绰的钱财。一切都是如此现实,并无所谓大师的神力护佑。

从王林寻求帮助的途径来看,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无论是寻找高人企图“花钱消灾”,还是和邹勇互相安插眼线,都不过是常见的丛林法则的那一套。只是相较于一般人,王林由于在各种“人脉”圈浸淫已久,从而表现出更大的权力中毒症,坚信收买更大的权力就可摆平一切。

曾几何时,一些官员、企业家、明星簇拥在王林的周围,也被视为是为了寻找安全感。但神秘褪去之后,这个由神秘术士、灰色权力和跨界资源构筑的大师神话,也没什么安全感可言。一切“安稳”时,各路人马包括王林本人或许沉浸于左右逢源的幻觉中,尽享风光;但一旦大师的泡沫被戳破,神秘外衣背后某些本质的东西就露出原形。这其实是被注定的:“权力迷幻”支撑的浮华,终归是泡影一场。

患了重度“权力中毒症”的王林,终究无法靠权力护体。一个正常社会中,公民的安全感,只能靠社会能见度的提升、对法治的敬畏和权力的规范运行来保障。这已被现实一再证明,王林神话的破灭,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