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起名·姓氏
3上一版  下一版4
 
姓氏故事
鹰城取名馆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5年7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姓氏故事

 

本版姓氏故事稿件由本报记者李科学采写、整理

於姓的来源

其一,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臣子於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世本》记载,黄帝时,臣子於则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履,人们不再光脚行路,因功被封于於(今河南内乡)。后裔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於氏。於则通常被认为是於氏始祖。

其二,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於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西周时期设置於官,亦称囿人,负责在宫内饲养畜禽,供王族食用或祭祀。典籍《周礼》中也有记载。该官职一直沿用至清末。於官的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於氏。

其三,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齐国於丘。於丘是春秋时齐国的一个邑名(今山东潍坊南部),住民有以於丘为氏者,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於氏、丘氏两支。

其四,出自战国时期齐国陈仲子,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史籍《风俗通》中记载:“陈仲子居於陵,因氏。”陈仲子以廉洁闻名,也是一位饱学之士。荀子曾把他列为春秋战国六大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称之为“齐之世擘”。陈仲子的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於陵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於氏。

●於姓故事

难得一见的於姓

如果在电视上或报纸中偶然有於姓人出现,今年40多岁的於江宁几乎都会注意到,虽然素不相识,却依然感到亲切。因为在生活中,他还没遇到过同姓的陌生人。

和别人打交道时,於江宁通常得详细说明一下自己的姓怎么写,否则,大多数人会误认为“淤”,也有人当成“于”。於字是个多音字,有yū、yú和wū三个读音。在购买机票时,登机牌上打出的姓氏甚至成了wū。

从於江宁的名字可以联想到他或许与江苏有渊源。7月21日,於江宁告诉记者,他确实是江苏人,老家在江苏常州。当地的於姓人也不多,他所知道的只有他们这一支於姓人。於江宁从小在平顶山长大,如今在河南中材环保有限公司工作。因为姓氏少见,在学校也容易获得老师的关注,一些没教过他的外班老师也知道这位学生的存在。上高中时,外班有位语文老师上课,提到南京的简称是宁,还向大家解释说,咱们学校有位同学叫於江宁,这个“江宁”就是江苏南京的简称。

●姓氏趣闻

容易被误会的

古人姓氏

孟姜女其实不姓孟,柳下惠也不姓柳。很多为我们所熟知的古人,其实姓并不是所看到的名字首字。

孟姜女本姓姜。按照先秦的女子称呼,孟姜女名在前,即孟;姓在后,即姜。孟在古代兄弟姊妹的排行中为长,孟姜女意即姜家的大姑娘。

叶公为沈姓。叶公原名沈诸梁,被楚昭王封至古叶邑(今河南平顶山叶县境内)为尹,故称叶公。历史上的叶公选贤举能,兴修水利,为政期间口碑极佳。

鲁班其实也不姓鲁,而是姓公输。因为他是鲁国人,名班,所以人们称他鲁班。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出色的发明家,土木工匠都尊称他为祖师。

俞伯牙姓伯。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高注:伯,姓;牙,名,或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所以,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钟子期,其实两人是伯牙和钟期。误作“俞伯牙”发生在明代。冯梦龙编纂《警世通言》,搜集资料时,将“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误为“子期俞伯牙,千古传知音”,并流传下来。

柳下惠为展姓。因“坐怀不乱”而广为传颂的柳下惠其实原名展获。他曾任鲁车大夫,食邑在柳下,谥惠。柳下惠也是百家姓中“展”和“柳”的得姓始祖。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