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今日视角
3上一版  下一版4
 
演过《我是路人甲》,还是路人甲吗?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演过《我是路人甲》,还是路人甲吗?
横漂群体:饥饿与梦想并存,痛苦与等待齐飞
许振宾
沈凯(右)与导演尔冬升
万国鹏
 

●万国鹏:24岁,2012年怀揣1000块钱离开黑龙江老家来到横店。《我是路人甲》以他的故事展开,通过他初到横店的经历和视角讲述横漂的故事。

●许振宾:28岁,2004年自武校毕业后来到横店。在《我是路人甲》中饰演“骗”了万国鹏钱的黑电动车司机,并在横店与万国鹏产生了数次交集。

●沈凯:35岁,2012年到横店。《我是路人甲》饰演一个资深横漂,为维持生计在横店开了家小饭店,这家饭店成了横漂们聚会的场所。影片最后,沈凯因婚姻危机和一次片场表演失败而精神失常。

●覃培军:28岁,自幼父母双亡,当过煤矿工人。2007年,在煤矿工作中大腿受伤的覃培军来到横店。《我是路人甲》中饰演一个横漂多年的群众演员,并常以自己当矿工的亲身经历劝诫同伴。

被一脚踹中胸口,万国鹏眼前一黑,仰面倒在地上。

“好!”导演叫了起来。

万国鹏却缓了一分多钟才爬起来。每挨一脚,他都疼得龇牙咧嘴。“我怎么这么不扛揍呢?”他纳闷,身边的老演员都一脸轻松。

缺乏经验的他忘了戴上护具。

万国鹏,刚上映的电影《我是路人甲》的男一号。他现在演的地痞角色,是《我是路人甲》后接的一部戏:仍是没有台词,被一脚击毙的路人甲。

五六脚后,万国鹏被送到了医院:肋骨骨折。

但他已经拥有令人艳羡的运气:他是横漂中第一个院线电影的男主角。

这部展示横漂演员故事的电影里,导演尔冬升共选用了21名群众演员。都是真正的横漂,并在电影里以真名出演,电影剧情也主要基于他们的真实经历。运气好的话,这部电影或许能成为某段传奇的前奏,制造出下一个王宝强。

还有,这部电影可能成为十五年来横漂们的最大幻梦。

饥饿与梦想

许振宾心情很好。在三次申请被拒后,这个下午,他的微博终于成功加“V”。认证资料写着:演员许振宾,代表作《我是路人甲》。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标志性时刻,终于有人称呼他“演员”。

虽然此刻,许振宾在横店的大街上摆地摊——手机贴膜。去年,许振宾花1000元转包下贴膜摊。他给自己下了定义:能愿意在这里摆摊的演员,都是现实主义者。摆摊每天能获得几十到一百块的收入。没戏拍的日子,至少可以不用担心挨饿。

武校毕业后,许振宾跟随师兄来到横店影视城参加武术演出,从此落脚;厌倦了酒店工作,沈凯在网吧里看到了横店招聘演员的消息;腿伤之后,覃培军无法继续当矿工,崇拜甄子丹的他参加了一个表演培训班,来到了横店。

还有一些人有奇怪的梦想。燕儿(化名)来横店是为了见偶像刘德华,“横店是我离他最近的地方”。燕儿记得,刚到横店时,有个本地大妈想把儿子介绍给她,但听说燕儿是演员之后,态度立变,“演员都穷”。

几乎每个横漂都能告诉你关于饥饿的故事。

万盛街上的一家萝卜丝饼店,被不少人奉为“圣地”:这里的饼曾经只要5毛一块,两块饼就能填饱肚子。

许振宾刚到横店时,身上只有200块钱。买了一口锅、一床被子,安顿下来后,连买菜的钱都没了。此时,横店正好有个剧组在拍薯片广告,运来了一车土豆做道具。许振宾半夜摸下楼扛了一麻袋土豆,找两块砖头垫成灶,捡来木条生起火,一麻袋土豆配白糖,吃了一个月。

在街上遇见尔冬升时,万国鹏兜里只剩下20块钱。一狠心,他花5块钱买了刮刮乐,结果又中了20元,“感觉瞬间满血复活”。

覃培军一度也是理想主义者,“起码比在煤矿里好”。但在横店几个月后,钱花光了,生活成了问题。当矿工时,覃培军两次重伤死里逃生,他比一般的年轻人更务实。

“还没有认清自己的时候,就一味地想做明星,后来就觉得其实也没什么。”覃培军发现在剧组里做幕后工作收入更稳定。他开始转向幕后,场工、场记到摄影助理,如今的覃培军,已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摄影师。

横店生存法则

三年横漂生涯后,万国鹏总结了群演在剧组生存的三大“法则”:不要挡路、不要踩电线、不要乱扔垃圾。

想圆梦,就要先在剧组里活下来,然后才有机会在逼仄空间里创造表演机会。

2014年,万国鹏在一部电视剧中演没有姓名的学生。电视剧播出后,认识万国鹏的人在多个镜头里都找到了他的娃娃脸。

“我找镜头可准了。”几乎只要有万国鹏出现的镜头里,他总能找到镜头中心点,哪怕在男女主角面对面的半身特写中,万国鹏依然能见缝插针,在两个大头间露出自己的小头。

万国鹏最得意的一次发挥是出演嫖客,原本只是简单地从妓院往外走,万国鹏却装成了一个醉酒嫖客,主角即将进门时,故意撞上他们,主角骂了一句,然后走开。这段略显夸张的戏被保留了下来,让万国鹏开心了很久。

已在剧组混了快十年的许振宾经验更多。

“我觉得再小的人物也要分析一下,想着怎么能把人物突出,我会自己给人物加一个过去、未来,再来揣摩他们的台词和情绪”。

2009年,在出演电视剧《梨花泪》时,许振宾就暗地里给自己想了个口吃的形象,设计了一系列内心台词。几秒钟里,他心里默念台词,如此,动作慢了下来,表情丰富多了,更重要的是,“能在画面里多留一点点”。

不少导演评价,“大头这孩子,演戏比较盖”。“盖”,即盖住其他人的意思。许振宾倒觉得挺正常,“我就是拿我自己当主演”。

《路人甲》中,许振宾原本是临时招来的群众演员,但他略夸张的表演超出预想,成了电影的亮点:为了那几句台词,他揣摩了整整两天。

拍完后,尔冬升问他,再给你加两场戏怎么样?

也并非每次抢戏都能成功。一场古装戏里,许振宾扮演的弓箭手,只需要弯弓射箭,他却在镜头前做了一系列肢体伸展动作,结果被紧急叫停:“你别多事!”差点被扫地出门。

再不炒,你就过气了

走在街上,万国鹏、许振宾他们常被其他横漂认出来。

“这就是我来横店的意义。”许振宾说。他们开始感受到演艺圈的名利。

电影上映后,沈凯回老家南通为电影宣传,接受专访;万国鹏的父母在当地影院包场,请全单位的同事一起去看。

尔冬升的电影,让他们成了十五年来横店的最大传说。在此前,横漂的成功序列里,能在院线电影里露个脸,已经是让人艳羡的成就了。

为何横店鲜有成功者?许振宾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他告诉记者,尽管是拍摄基地,但多数影视剧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筹备,筹备期间,主要演员已经定下。等到了横店,所剩下的几乎都是鸡肋式的角色。横漂们其实是在争夺这块并不美味的鸡肋。许振宾说,看不到头的等待,才是横漂最苦的地方。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出身的不平等,已经决定了多数群演难以获得好机会。横店的群众演员,大多是家境贫寒、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人。曾有媒体统计称,横漂演员中,初中和技校文化程度的演员占了50%,中专和高中毕业的占40%,而大专以上的仅仅占到10%。

这种比例,可以从参演《我是路人甲》的演员身上看出来。万国鹏是大专毕业,沈凯曾在酒店工作,覃培军是煤矿工人,许振宾出身武校。其他人则有的卖过保险,有的当过协警。

6月27日,《我是路人甲》提前在横店点映,万国鹏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了自己。影片刚开场时,万国鹏仍然是激动好奇的心情,但电影里的自己坐上火车那刻起,万国鹏突然抑制不住地哭,一直哭到影片结束。

电影上映后,覃培军决定到北京闯荡,万国鹏期待着在经纪人的帮助下获得尽量多的机会。

他的胃口变大了,“什么样的戏我都想演,能再当个电影主演最好啊”。经纪人透露,万国鹏已经收到了不少邀约,“我都没告诉他,如果全接下来,档期得排到明年了”。

万国鹏他们在四处宣传时,许振宾依旧在横店摆摊。

一个认识的副导演路过,“你怎么还在这儿?赶紧趁电影去炒啊,签公司啊,找经纪人啊,再不炒,你可就要过气了啊”。(新京)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