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7版:今日卫东·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邵开源:从小八路到大干部
鸿翔社区设立“微心愿爱心呼叫站”
爱心人士真心帮扶 贫困居民备感温暖
重点项目跟进服务 实打实解决企业困难
郑大学生到卫东区 开展社会实践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5年7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邵开源:从小八路到大干部

邵开源向记者展示他获得的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
 

□本报记者 杨元琪/文 李英平/图

上身白背心,下身黑短裤,从外表上看,邵开源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儿。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这是一位有着丰富经历的老革命。从一名叱咤战场的小战士成长为共和国的领导干部,半个多世纪的洗礼在他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烙痕,更在他心里铸就了坚毅的忠魂。近日,记者有幸和邵开源坐下聊一聊,听他诉说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小鬼”立志当八路

7月13日,入伏头一天,天气出奇的热,记者来到新华路南段明珠城市花园邵开源家,老爷子穿着短裤背心从里屋出来,虽然年近九旬,但精神矍铄,腰板挺得笔直,坐在沙发上也不弯腰,说起话来铿锵有力。

邵开源今年87岁,1928年出生于河南省滑县前赵湖村。在他的童年里,日本侵略军的残酷暴行令他立志要为民族解放而奋斗。1941年,日军入侵前赵湖村,当时正值敌人野蛮推行“三光”政策的顶峰,到处烧杀抢掠,一夜之间,这个小村子就成了一片废墟,邵开源家也未能幸免,老宅被烧成了残垣断壁,全家上下十几口人流离失所。日军扫荡过后,八路军进村,有一天八路军干部在村里进行抗日宣传,邵开源和几个玩伴也凑了过去。“八路军领导指了指我们说‘小鬼,来前面’。我们几个就挤到第一排了,第一次听到了‘不当亡国奴’的呼号。”邵开源说,八路军进村后帮老百姓挑水、干农活,号召大家共同抗日,而且态度和蔼,受到群众拥护。翌年,河南闹灾荒,正当邵开源饥肠辘辘之时,八路军游击队员给了他一个烧饼,从这以后他立志要参加八路军,洗雪家仇国恨。

寻着枪声去参军

1943年麦收后的一天清晨,邵开源正在地里干农活,东桃园村那边突然传来了枪炮声。“是时候了,我该走了。”邵开源说他想都没想,把锄头交给同村人让其捎回家,自己寻着枪声就走了,这也是他头一次出村。由于不是大规模交战,枪声时有时无,邵开源摸索了近一个上午,跑了十几里地,终于找到了八路军游击队,并向领导表明自己要参军。“就你,小娃娃还想参军。”邵开源说他那时只有15岁,虽然个子不低,但面相稚嫩,加之部队为了保密,不轻易接纳新成员,领导不同意他参军。邵开源软磨硬泡,并找来了同村的炊事兵柳江亭,在其作保下,他终于如愿加入八路军。后来,邵开源让人捎话回家交代近况,不料几日后老母亲竟找到了部队,看着儿子决心已定,老母亲只好忍着泪水回家。

“头上缠一条毛巾,发了四颗手榴弹,连枪都没有,这就算是参军了。”邵开源说,他当时参加的部队是滑县一区联防队,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土八路”。没过多久,邵开源有了第一把枪,是一把比他年龄还大的“汉阳造”,没有背带,还经常卡壳。为此,邵开源总要随身携带一截柳枝,卡壳时用来疏通枪机。“后来我在战斗中缴获一杆‘水连珠’(莫辛-纳甘步枪),这才正儿八经算是把好枪。”说到此,邵开源有些兴奋,他告诉记者,所在的抗日队伍虽然算不上八路军正规部队,但在滑县当地却是出了名的“硬骨头”。1944年春,有一天岳庄村民兵被敌人包围在村中,邵开源所在部队知悉后决定进行救援,全连兵分三路迅速出击,向外围的日本鬼子和日伪军发起进攻。此时,邵开源凭借其良好的身体素质已被任命为传令兵,要在阵地上冒着枪林弹雨在连、排、班之间传递作战命令。这一仗,邵开源所在部队以少敌多,以阵亡一人的代价解救了岳庄村民兵,还在战斗中缴获了一门日制山炮。

当上首长警卫员

由于作战勇猛,1944年5月邵开源被批准入党,入党仪式上连长王玉堂说:“入了党就要不怕牺牲,不当叛徒,打仗时不怕死,投敌就要被打死。”邵开源至今仍记得连长当时说的每一个字。

后来,邵开源所在部队被改编为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特务连,负责司令部的保卫工作,军分区司令员李静宜,政委赵紫阳。1945年秋,邵开源被调到警卫班给时任军分区副司令员的赵遵康当警卫员,后又被司令员李静宜要去当警卫员。

据邵开源回忆,1947年秋,赵紫阳率地方干部随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南下,强渡黄河、淮河,挺进大别山根据地。临行前,赵紫阳点名要邵开源做他的贴身警卫。

1947年10月的一天上午,部队正在急行军,目的是突破平汉铁路向桐柏、南阳方向挺进。当时邵开源紧随赵紫阳快马加鞭一路奔驰,刚穿过一个小村庄,突然遭到敌人埋伏,只听身后有声响,邵开源根据经验判断有炮弹袭来,立刻飞身跳下战马,一把拉下马背上的赵紫阳,将他压在身下,刹那间,两发炮弹从头上“嗖嗖”飞过。邵开源说这件事一直令赵紫阳记忆深刻并多次提起,直到1981年10月,他受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和夫人梁伯琪之邀前往中南海时,赵紫阳还向身边人员说起这件事。

一腔赤诚报家乡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南阳当时缺少地方干部,邵开源就转业留在了南阳,被组织任命为南阳原吴集区组织部长,很快升任为区委书记。后来,邵开源被调到平顶山工作,出任原矿务局五矿、十矿党委书记。后又出任南阳市委书记、平顶山卫东区委书记等职。1991年被省委提拔为副地级干部,1992年光荣离休。2005年荣获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老爷子当兵时没负过伤,倒是下井时遇到过一次事故,留下了伤痕。

1972年5月23日,作为十矿党委书记的邵开源带班乘坐罐笼下井,孰料开绞车的工人一时疏忽造成“蹲罐”,罐笼里13个人都不同程度受伤,邵开源伤到了腿和腰,一时间无法行动。当时矿上决定严肃处理这名马虎的工人,但被邵开源拦了下来,他说:“小伙子刚上班,再给个机会吧。”就这样,这名工人保住了工作,只是调换了岗位。

邵开源保住了下属的饭碗,但身上的伤总也治不好,北京的专家说要开刀、夹钢板,就这也不一定能治好,这让他很失望。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邵开源听说京郊有一位老中医,精通骨伤治疗,他立刻前去拜访,没想到还真给看好了。现在,邵开源虽然年近九旬,但行动不是问题,只是当年的骨伤后遗症令他上下楼有些困难。

多年的战场经历还使邵开源养成了机敏的行事风格。邵开源在五矿任职时有一次处置井下突发事故,一名矿工腿部被压无法逃脱,由于情况紧急需要立即撤离,这难住了救援人员。邵开源来到现场,将手伸到被压矿工裤腿里,感觉还有空隙,立刻将矿工裤带解下,一把将其拉了出来,紧接着被压矿工所处的地方就发生了坍塌。邵开源说,当干部不能总想着自己享福,要多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多办些实事,这样他心里才自在。

临行前记者来到邵开源的卧室,书桌上整齐的码放着报纸,这是他每天的必读之物。床头柜上摆着从军时的照片,当年穿军装的小伙子英俊潇洒。邵开源从柜子里拿出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说这是他的心爱之物。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了,纪念章依然熠熠生辉,邵开源说他自己没什么要求了,只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和党员干部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为国家和人民多出些力。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