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国内·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抗战馆今起开放 首次展陈重要文物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7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受降桌椅、典礼邀请函、劳工档案……
抗战馆今起开放 首次展陈重要文物

被强掳赴日劳工的姓名、契约书、死亡诊断书等内容
苟吉堂收到的典礼邀请函和入场证
日军恶作剧地在被杀害的中国人头
颅嘴里插入一支香烟(照片)。
首次展出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头骨
 

昨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今起正式对公众开放,多份重要文物首次被展出,在冰冷的展台上无声地记录着那段被鲜血染红的历史。

受降桌椅、典礼邀请函:

见证战争胜利时刻

70年前的9月9日,中国国民政府在南京接受日军投降。为了让参观者感受那个胜利时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辟展区,昨天开幕,首次展陈了受降典礼现场使用过的桌椅。

受降典礼邀请函,是另一份见证胜利的珍贵展品。该函对会场纪律、人员着装都有严格要求,体现了典礼的庄重、严肃。

受降现场桌椅首次展陈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日本中国派遣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向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呈递投降书。

日本投降书中日文各一份,典礼历时约20分钟。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苏联等同盟国家代表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抗战馆在布展中,开辟出一个特殊的展区,首次展陈了“南京受降现场的桌椅”。70年之后物是人非,唯有这深咖啡色的木质桌椅,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抗战馆还将中国军队缴获的日军战利品,摆在玻璃地板下面供游客参观。

邀请函注明勿辱日方代表

胜利的见证还不仅于此。苟吉堂,抗战期间历任第31集团军参谋处长、第29军副军长、第3方面军副参谋长等职。作为抗日有功人员,被授予光华奖章、忠勤勋章、云麾勋章等。

在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上,苟吉堂以国民革命军第3方面军副参谋长的身份,手持邀请函,应邀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典礼。这份珍贵的邀请函以白色信封封装,内附邀请函、注意事项各一页以及红色的入场证。

在注意事项一页当中,对会场纪律进行了明确要求。如:勿对日代表有侮辱之言语及行为;军官穿着黄色军常服,文官穿着中山装或西服,摄影师勿靠近签字人拍照,新闻记者非经许可不得包围降使、发问等等。

“南京中国战区受降典礼邀请函”存世数量很少,抗战馆收藏的这封更显得弥足珍贵。该函是关于南京受降为数不多的重要物证,系“国家一级文物”。

劳工档案:

强征4万余名中国劳工赴日

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一批记录中国劳工的档案首次公展,并将长期展出。这批档案极为珍贵,是日本奴役中国劳工最直接的证据。

旅日华侨捐赠资料

日本投降后,在国民政府和盟军司令部的要求下,日本外务省开展调查,写成了《外务省报告书》。为掩盖罪行,这些档案曾经要被日本政府强令烧毁,却被执行烧毁任务的相关人员保留下来,并交给了东京华侨总会名誉会长陈焜旺。

2013年9月18日,保存了半个世纪后,陈焜旺先生将这批整整7箱的档案捐赠给了抗战馆。档案包括日本35家企业的124个作业场的373份报告,和记录了日方强掳中国劳工铁证的《外务省报告书》及附属档案32份,总计405份。

记者在抗战馆里看到,纸质的劳工档案,既有散页,也有装订成册。

档案包含被强征赴日劳工的姓名、契约书、死亡诊断书等,按照编号进行整齐的展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封存,档案纸已经绵软发黄,此次能够展出实属不易。

这些已经发黄的档案共120袋,统一装在牛皮纸口袋里,上面有企业的名称、企业所在地,其中不乏三菱这样的知名企业。同时,档案还记述了企业概要、劳工的契约书和疾病、伤害、死亡等信息统计。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为弥补国内匮乏的劳动力,1943年至1945年,在中国占领区先后强征4万余名中国劳工赴日本35家企业的135个作业场从事无偿、繁重的非人苦役。据日方资料统计,仅在日本死亡人数就达6830人。

除劳工档案之外,劳工使用过的铝碗、饭盒、证章也是首次公展。

逼日承认劳工历史

这些材料是怎么得到的呢?档案捐赠者陈焜旺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这一段故事。

1950年11月1日,在日华侨在东京浅草的本愿寺举行中国死难劳工第一次慰灵追悼会。日本外务省一名曾参加调查中国劳工的工作人员联系到了当时任东京华侨总会副会长的陈先生,称当外务省要求他们烧毁《外务省报告书》及相关材料时,他觉得这些材料非常珍贵,因此悄悄地保留了三套材料。

他从报上得知东京华侨总会举办活动后,想把材料送给陈先生。陈先生在一个夜晚开车将材料取回,但没有看清这个人的模样。

材料取回后,陈先生将其分别放在几个地方精心保存。由于各方面原因,日本右翼知道这个消息后,企图偷走材料,但是没有得逞。

1993年5月17日,东京华侨总会通过日本NHK电视台,向社会公布了珍藏40多年的各作业场报告和《外务省报告书》等珍贵档案。

这些材料的再次出现,逼迫日本政府终于承认了《外务省报告书》及相关材料的存在,从而也不得不承认当年强掳中国劳工的历史事实。

后人寻找当年劳工

其实早在2013年,劳工档案曾小范围公布,40余名赴日劳工家属来到抗战馆,查找逝去前辈久远的信息。

赴日劳工家属主要来自河北省和山东省。但由于档案几乎全为日文,语言障碍给查找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但仍有的劳工后代发现前辈的名字,瞬间泣不成声。

62岁的姜彦龙在这些陈旧的档案中,幸运地找到了他爷爷的名字。姜彦龙曾告诉记者,他爷爷名叫姜双河,河北人,1943年被抓到日本花冈做劳工,后来客死他乡。

那时候他还没出生,只是从照片上见过爷爷。很多过去的事情,都是听父母说的。他是专程从石家庄赶来寻亲的。

根据日本学者田中宏的研究,日本实际强征的中国劳工人数为41758人,在乘船前死亡2823人,实际到达日本38935人。其中很多人死在当地,有数据称,死亡率达到20%。

同胞头颅、杀人铁笼:

记录日寇惨无人道

死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无名遇难者,折磨抗日军民的铁笼,记录731部队罪行的文物……

每一件展品,都让参观者感到愤怒。它们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部分,大量历史图片、模拟场景以及首次展出的历史实物,控诉着侵华日军在中国的暴行。

遇难者头颅控诉大屠杀

冷暗的灯光,冷冰冰的历史实物。一尊骷髅头骨,端放在玻璃展柜内,他的姓名、年龄、性别没人知道,黑洞洞的眼窝像看不见底的深渊。

这尊头骨实物,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过程中,被害的一名普通中国人。无须任何语言,这尊头骨便是无言的控诉。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比赛更残暴。

展览中介绍,侵华日军第16师团步兵19旅团第9联队第3大队野田毅、向井敏明两个少尉军官,在1937年12月从上海向南京进攻的途中,展开了杀人比赛,以谁杀满100人为胜利。

战后,野田毅和向井敏明分别被抓获,引渡回到中国。1947年12月,南京军事法庭对他们进行审判。1948年1月,他们被押往南京雨花台刑场执行枪决。

滚筒铁笼折磨抗日军民

日军残害中国抗日军民的铁笼,原件存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此次展示的为复制品。铁笼形状像一个长条滚筒,长约1.4米、直径约0.5米,筒内只能进去一人, 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是,滚筒内壁布满钢钉,普通人进去后身体无法舒展, 稍动弹一下就会被扎。

昨天上午,记者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了解到,这个铁笼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将人装进铁笼,然后在地上滚动,用滚筒内的金属刺扎人,滚上几圈人就会血肉模糊。

说起细菌战,很多中国人都会想起日军的731部队。此次展览中,除了展示部分实物外,还有模拟的细菌战部队。

731部队为了制造各种细菌武器,对各种细菌开展实验和研究,为了尽快得到研究数据和更直接观察“实验”效果,日军通过人体实验的方式,残害被俘虏的中国人、苏联人和朝鲜人。

1949年以后,中国各地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陆续发现被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

目前,在华中、华东、华南地区均有发现,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十几个省,其中以东北地区最为集中。

(法晚)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