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张充和: 最后一片优雅的羽毛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7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充和: 最后一片优雅的羽毛

四姐妹
卞之琳
张充和与傅汉思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苏州市区的一条小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这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便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在苏州园林中长大的四姐妹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蜕变,诗情画意的生活与错综复杂的命运不亚于宋氏三姐妹。

大姐元和,喜爱文学,情系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允和,与语言学家周有光结为伉俪;三姐兆和因为作家沈从文的追求而名声在外;四妹充和,工诗词,擅书法,成为德裔美国人傅汉思的夫人。

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尤以充和为最。北京时间2015年6月18日,充和去世,享年102岁,合肥四姐妹由此“曲终唱罢”。

张家有女初长成

合肥张家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名门大族,与同乡李鸿章家族齐名。张家的发迹人物、四姊妹曾祖张树声也是李鸿章的淮军老人,与李关系密切,称得上是休戚与共。张允和夫君、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谈及岳父家族时曾说:“张树声是跟随李鸿章打仗出身的,‘张家’与‘李家’相并列。李鸿章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三个月,在其回乡丁忧时,职务就是由张树声代理的。张树声的官做得很大,任过直隶总督、两广总督、两江总督。所以下一代人也做了很大的官,第三代是允和的父亲张武龄,生于清朝末年,受了新思想的影响。他知道家里有钱、有地位,但总这样下去不行,就决定离开安徽,到苏州兴办新式教育。”

张武龄是一位开明的教育家,醉心于平民教育,受蔡元培先生影响,在苏州创办平林中学和乐益女中,推动女子教育。乐益女中是所新式学校,取“乐观进取,裨益社会”之意,学生剪短发,开运动会,演话剧,引领风气之先。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张武龄与扬州名门之女陆英成亲,据说结婚时陆府的“嫁妆队伍从四牌楼一直延伸到龙门巷,足足排了十条街”。

婚后张武龄和陆英育有四女六子,四个女儿分别取名元和、允和、兆和及充和,名字都“长了两条腿”,既寓长大后女儿要嫁人随夫走,也寓女子须自立;而六个儿子则分别取名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宁和,都带“家”字头,意思是男孩要留在家里的,可见张武龄是位相当风趣的有心人。

1914年,张充和在上海出生,在此之前,母亲陆英已经连续生了三个女儿。虔诚信佛、法名识修的叔祖母心疼她的母亲陆英,主动提出想收养充和,就这样叔祖母把八个多月大的充和带回了合肥老家。后来充和回忆说,这是因为母亲心大,考虑到叔祖母没有后代,需要过继个孩子做继承人,陆英之后还将四儿子宇和也过继给了亲戚。

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很有见识,相当重视小充和的教育。她为充和请的老师名叫朱谟钦,是吴昌硕(晚晴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的弟子。

充和的生母陆英,在她9岁那年因难产过世。1930年养祖母告别人世后,16岁的充和“归宗”回到苏州,承欢在父亲的膝下,在父亲创办的乐益女中上学,与姐妹们共同生活。四姐妹自办起文学社团水社,弟弟们和邻居小朋友办了个九如社(家住九如巷)。姐弟们结伴郊游、骑自行车、赛球。充和长期生活在闭塞的合肥,不懂玩球规则,只能当个守门员。

父亲是位昆曲迷,常请曲家到家中教女儿们拍曲,四姐妹成立了幔亭曲社,充和也渐渐爱上并痴迷昆曲。

数学零分傲娇上北大

1933年,沈从文与三姐兆和在北京结婚,张充和去参加婚礼,随后就一直留在北京。

那时家里人劝充和考大学,她也想不妨一试,于是就到北大旁听。当时北大入学考试要考国文、史地、数学和英文。充和见到数学就头大,她在16岁前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几何、代数。于是干脆放弃,把复习的精力全用在其他三科上。

临考前,家人为充和备好圆规、三角尺等作图工具。她说“没用”,因为她连题目都看不懂。数学当然得了零分,但她的国文考了满分,尤其是作文《我的中学生活》写得文采飞扬,受到阅卷老师的激赏。试务委员会资深评委(有人指为胡适,他时为中文系主任)希望录取这名优异生。然而录取规则明文规定,凡有一科为零分者不予录取。

于是试务委员会向阅数学卷的老师施压,希望通融一下给几分。没想到,那阅卷先生不吃硬,复判时仍给了充和零分。试务委员会爱才心切,不得已“破格录取”了她。而当年,北大中文系仅招录了三位女生。

当时北京报纸在大学新闻栏报道了此事,不过说该生名“张旋”——那是充和有意用的假名,还有她的中学文凭也是假的,是弟弟宗和托在宁夏当中学校长的朋友帮忙出具的。充和此举一是怕用真名考不取,给张家人丢脸,二是不想让北大方面知道她与兆和是姐妹,从而联想到沈从文。沈从文那时已是名作家,她不想沾光。

那个年代北大中文系名师济济,主任胡适,教授有钱穆、冯友兰、闻一多、刘文典等,名师亲授,使充和受益良多。即使在北大学习期间,充和仍不舍对昆曲的追求。小她一岁的弟弟宗和在清华读书,她常去清华,与弟弟一道聆听清华的昆曲讲座,还经常参加曲友们的演出活动,甚而到青岛拍曲,自娱自乐,好不自在。

但好景不长,三年级时充和患肺结核,不得不休学回家养病,她也因此无缘得到北大的学位。

痴情诗人苦恋充和20年

卞之琳对张充和的痴情世人皆知。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卞之琳的名作《断章》,据说就是为充和所作。

1933年,23岁的卞之琳师从徐志摩,早在诗文上展露天赋的他风华正茂青春逼人,交往的也都是沈从文、巴金这些后世文坛的一代大家。正是在北京沈从文的家中,他第一次见到张充和,并深深爱上了这位姑娘。

可是活泼开朗的充和与沉静内敛的卞之琳太不同了。当时的充和,一则因为自己的审美观点倾向于古典,觉得卞之琳写的新诗没有嚼头,难以在心灵上引起共鸣;二则觉得卞之琳太“嫩”了,“缺乏深度”,社会阅历的不足使他总显得“有点爱卖弄”。张充和曾跟二姐允和说起卞之琳:“他的外表,包括眼镜在内,都有些装腔作势。”

弟弟寰和和卞之琳有过许多交集,他对卞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木讷”。“不管是坐着闲聊,还是一家人出去游玩,他总是显得有些不合群,很少说话,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风风火火、热情活泼的四姐就如同冷热两个极端。”抗战爆发后,从成都到延安又到重庆,卞之琳的追随始终无法打动芳心。

1948年,张充和与傅汉思结婚,后远赴美国。据弟弟寰和回忆,在姐姐走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卞还会到苏州拜访张家,言语中流露出继续等待充和的意思。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此后几年他不间断地打听充和近况、给她写信、为她作诗……

1955年,45岁的卞之琳终于听从劝说,与青林女士结婚,结束了这段持续20余年的苦恋与痴等。

与傅汉思白首一生

在这段姻缘中,沈从文与兆和仍旧扮演牵红线的角色。

1916年,傅汉思出生于德国柏林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1935年举家搬迁至美国,1937年他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主修古典语言文学专业,随后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精通德、法、英、意大利文学。二战后,受胡适邀请,傅汉思来到中国担任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主任。

在北大,傅汉思结识了沈从文,常到沈家和沈从文的两个孩子一起玩,而充和那时也住在姐姐家。傅汉思回忆道:“过不久,沈从文认为我对充和比对他更有兴趣。从那以后,我到他家,他就不再多同我谈话了,马上就叫充和,让我们单独待在一起。”

孩子们也留意到了他们关系的转变,看见他们在一起,就淘气地喊“四姨傅伯伯”,故意把句断得让人听不明白是“四姨,傅伯伯”还是“四姨父伯伯”,对此充和回以淡淡地笑,居然默许。 之前在美国时,傅汉思的中文名字是“汉斯”,后由张充和改成“汉思”:“汉朝的汉,思想的思”。

张充和拒绝了太多追求者,在她的回忆中,他们都有着中国文人惯有的腼腆,可是她却全然不喜欢这种拖泥带水的爱情。她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是缺席的,这使得她无法适应阴柔的“欲说还休”的情感表达方式,而傅汉思那种西方式的直接与热情,最终打动了她的心。

定居美国的半个多世纪里,傅汉思成长为有名的汉学家,张充和则在耶鲁教授中国书法和昆曲,直到2004年8月26日,傅汉思去世。(综合)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