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7版:今日卫东·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董巧银:大学毕业当村官 一干就是10年
东苑社区有个戏迷“大家庭”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5年6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46人各展所长
东苑社区有个戏迷“大家庭”

 

□本报记者 李霞 通讯员 武馨

“秦雪梅见夫灵悲声大放,哭一声商公子我那短命的夫郎……”5月20日上午,东苑社区戏曲排练室里传来声声哼唱,演员们正在排练新曲目《秦雪梅吊孝》。

排练室里,记者见到戏曲志愿者协会两个“台柱子”彭国宝和王春英,还有王富正、赵功湘等几位乐队老师。王春英说:“我自幼爱唱戏,退休后每天都来社区唱戏、聊天,甭提多开心了。”说起戏曲志愿者协会成立之初,王春英说:“没有音响、没有话筒,就几个乐队师傅自带乐器帮我们演奏,就这么开始了最初的演出。后来,戏曲协会从最初的十几个人慢慢发展起来,附近的戏迷也加入了我们,到现在已有46人。”

团队中的“活宝”

彭国宝是全市著名的反串演员,是目前戏迷队伍里最年轻的一位,也是东苑社区戏曲协会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活泼开朗、淳朴接地气,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小宝”或“活宝”。他说,自己从十三四岁开始接触戏曲,最开始是从电视上看、从收音机上听,自己试着练习,几年下来,光磁带、影碟就买了100多张,录音机也听坏了好几个。后来,就试着开始参加一些比赛,拿了不少奖项,但一直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戏曲知识。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平煤神马集团七矿剧团的主演刘美娇老师,于是开始跟随刘老师学习戏曲。

据彭国宝说,他记忆犹新的两次演出,一次是2003年1月份,平顶山“乡音大舞台”刚刚落成,他报名参加比赛,豫剧大师马金凤前来指导,于是自己有幸和马老师同台演出。还有一次是2005年1月,他报名参加了《梨园春》,经过层层选拔,最后有幸入围成为唯一一名平顶山演员到郑州参加比赛,并以一曲豫剧《秦雪梅吊孝》选段“初献爵祝亡魂速来灵堂”征服了现场所有评委和观众,一举夺得当届擂主,并和当届特邀主持人、中央戏迷栏目主持人白燕升老师合影留念。从事戏曲表演这么多年来,虽然参加过很多比赛,得到过很多荣誉,但从来没有体会到归属感。自从东苑社区戏曲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自己在这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家的温暖,与其说这是一个戏迷组织,不如说是一个“大家庭”。

东苑社区戏曲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成功举办了四届戏迷擂台赛,他作为发起人,还承担着导演、策划、主持人、演员多个角色,“虽然累但却很快乐”。

相亲相爱“大家庭”

在这个温馨的排练室里,有一面戏迷风采展示墙,墙上挂满了演员们大大小小的照片。在这个“大家庭”里,46位戏迷成员各展所长,会长陶留长专门负责组织各种演出活动,副会长王富正负责乐队指挥,导演彭国宝专门管舞台调度,还兼顾主持人角色。

杜长有是协会里唯一一位国家级专业演员。杜老师原是湖北省丹江口市豫剧团团长,从事戏曲行业40余年,具有深厚的戏曲艺术造诣,退休后回到家乡,加入了东苑社区戏曲志愿者协会。几年来,他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演出,并义务为辖区戏曲爱好者教形体、唱腔,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艺术总监”。

王富正是平煤神马集团铁运处干部,2004年退休后,就开始向市豫剧团司鼓名家宋世方老师学习戏曲司鼓,为提高技艺,做好乐队指挥工作,已向宋老师学习了11个年头。当天上午,在排练过程中,他发现戏谱的一个地方有出入,他就在排练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和大家一起商量改正。

就像彭国宝说的:“我们在这里收获的不仅是自我风采展现的成就感,更多的是大家庭相亲相爱的归属感。”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