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本市·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清理鸟巢
舞钢田岗水库现“桃花水母”
杨绍卿:田野里走出的“文学老头”
“打针”灭虫
5岁女童王亚楠:我想上学
收养不成就拐骗 陈某想得太简单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6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绍卿:田野里走出的“文学老头”

77岁的杨绍卿在家中认真地阅读。
 

姓名:杨绍卿

年龄:77岁

职业:退休干部

推荐书目:《卖故事》

□本报记者 杨元琪/文 禹舸/图

年过七旬的杨绍卿是一位工作成绩突出的农业专家,自幼爱好文学,爬格码字更是他生活中的一大爱好,工作期间曾出版过专业著作,退休后又认真钻研家乡历史文化,整理出版多部地方史志和历史小说。这位田野里走出的“文学老头”想把家乡的文化发扬光大,让后代子孙传承下去。

七旬老汉 经历颇丰

杨绍卿家住光明路湛河桥附近,一套底层住宅带着一个小院,院子里花鸟鱼虫样样都有,角落里一丛翠竹长势喜人。6月9日上午,记者见到老杨时,他刚从河堤上散步回来。

老杨今年77岁,祖籍许昌市襄城县颍桥镇,虽年逾古稀,但身体硬朗,说话声音洪亮,思路清晰。1954年初中毕业的他,进入原华北军区航空军事技术学校学习,随后被分配到驻京空军某部服役。1957年杨绍卿复员考入南阳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他先后到内乡县农业局、襄城县农业局、颍桥镇农技站、平顶山市原农科所、平顶山市园林处河滨公园管理处等地方工作,直到2000年,老杨退休。老杨说丰富的人生经历是笔财富。

喜爱读书 用心写书

老杨的书房在小院一侧,窗台下摆着两张书桌,上面堆满了书稿和工具书,墙角的书柜里都是藏书,内容涵盖文学、历史、农技等,书柜最下面一层摞着两尺多厚的稿纸,有些已经泛黄,这是老杨数十年积累下来的手稿。

“我是个农村孩子,小时候能有书看是很不容易的事,多亏我有一个优秀的启蒙老师。”老杨说,小学时他的班主任马颍达会写一些剧本,让他和几个同学演话剧、相声。凭借良好的演技,他成了班里的文艺骨干,也逐渐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复员到地方,老杨始终保持着读书的习惯。

1997年,老杨与他人合作,编写出版《仿古建筑施工应用技术》一书,这是他的处女作。退休后,他也写了几本书。老杨告诉记者,他的老家颍桥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乡土文化浓厚,退休后,他走村串户,搞座谈、翻县志,于2013年出版了《乡土故事汇》一书,后又写了《李三教传奇》、《颍考叔传奇》两本书。“我把这三部书叫作颍桥三部曲,算是我对故乡历史文化的总结吧。”在此,老杨想向大家推荐《卖故事》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翔实而全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当今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想成功都离不开“卖故事”。

以文会友 热衷捐书

“老骥伏枥耕晚器,有生之年重拖犁。所学所用耕大地,为寻所乐仍奋蹄。”这是老杨写字台上装裱的一首诗,也是老杨的座右铭。老杨说他对诗歌也很感兴趣,尤其是善于作藏头诗,书柜里的几本《闲玩诗集》是他整理汇编的诗集,如今已出到了第三部,也是他以文会友的平台。

现在,老杨每天早上都会与三位老友在河堤上吟诗、论诗,大家把各自创作的诗词都交给老杨,由他带回家润笔,再汇编成册,老杨自称他们是“四翁诗社”。

“其实这是一种习惯,我喜欢读书写作,它带给我的喜悦和成就感是什么也换不来的。”老杨说,虽然他已年过七旬,可身体还算硬朗,一旦有了灵感,能连续伏案疾书七八个小时。

除了出书,老杨还热衷于捐书,多年来已累计向家乡和社会各界捐赠图书3000余本,价值7万余元。为此,老杨还荣获“襄城好人”的称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