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探访鹰城非物质文化遗产
3上一版  下一版4
 
韩店唢呐:穿越数百年的民间响器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6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韩店唢呐:穿越数百年的民间响器

村口,几位老艺人聚在一起即兴演奏。
褚金德展示自己多年来保存的各音调的“哨子”。
杜淑超(中)演奏流行音乐。
杜淑超展示近年来获得的证书。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也称“喇叭”“大笛”,唢呐由哨、气牌、侵子、杆和碗五部分构成。木制的杆上开有8个音孔,杆上端装有铜质侵子,侵子上面套有气牌和哨,杆下端安着扩音器。唢呐最初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乐器(Surna)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出现在中国,在金、元时代,传到我国中原地区,明清时期开始广泛流传于民间。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

宝丰县肖旗乡韩店村是当地有名的唢呐村,这里的村民半数以上都会吹唢呐。每逢当地及周边县市有婚嫁迎娶、丧葬祭奠、店铺开张、乡村庙会、节日庆祝等活动,村里身怀技艺的村民便被邀请前去表演。2013年,韩店唢呐被列入平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韩店唢呐演奏时常有笙、管子、梆子等乐器伴奏,组成“唢呐班”。一班乐手大多由五人组成,1人吹唢呐;两人吹笙;1人打梆子1人打手镲。在乐曲的来历素材上,兼收并蓄,普遍采取民歌小调、戏曲、曲艺音乐等。唢呐是以吹为主,打、拉、咔为辅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其演奏技巧主要有滑音、吐音、气拱音、气顶青、三弦音、箫音等,还有模仿鸡啼鸟鸣、人声歌唱(俗称咔腔)等特殊技巧。

老艺人说唢呐不会失传

5月26日上午,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记者来到肖旗乡韩店村,在村口的一家小卖部,记者向老板打听韩店唢呐。老板听明来意,朝对面的修车铺吆喝:“有记者来采访,赶紧通知人,拿着家伙快来!”好家伙,这一嗓子倒是让记者吓了一跳。不一会儿,就有四位60来岁的老人来到村口的槐树下,他们话不多说,拿起自己的家什,相互一对视,就开始了演奏。

唢呐声一起,就知道吹的是著名的《百鸟朝凤》。吹唢呐的老人叫褚金德,他的演奏发音准确,生动逼真,模仿鸟叫惟妙惟肖。欢快的曲调、饱满的音色,嘹亮又富有热情的声音,让记者一下子就感受到唢呐的艺术魅力。另外三位老人有的吹笙,有的打小镲,配合默契。

一曲结束,老人们拉过凳子坐在树下和记者聊了起来。今年60岁的褚金德身穿一件黄黑相间的格子T恤,看起来精神矍铄。记者问他小鸟的叫声是怎么吹出来的,他打开了自己随身携带的“百宝箱”。箱子不大,叫笙箱。“你看这哨子,长短、大小不一,不同的哨子吹出来不同的调。”说着,老人拿出一个小碗说,“我来给你吹个《卷席筒》。”只见他吹奏时将碗底捂在唢呐的扩音器上,一捂一开,唢呐就神奇地“变声”了,“小苍娃”的声音也就出来了,惹得周围的人捧腹大笑。

褚金德说,他14岁时跟着在县豫剧团工作的二哥学习,学会的第一首曲子是用笙吹奏的《东方红》,随后又学会唢呐等乐器,后来在肖旗高中教音乐。老人回忆起年轻时和同村的艺人切磋唢呐,无不怀念地说:“上世纪八几年那时候,清早三四点起来,几个人这儿聚一堆,那儿站几个,就在田间地头上练,乐声此起彼伏。就是现在,也经常好几个人泡壶茶,坐一起互相交流。”

说起孩子,老人的目光中闪现出自豪。“大儿子今年30岁,会吹笙、笛,弹电子琴,经常在外面演出。老二今年26岁,架子鼓打得可好了。”褚金德说,他有三个孙子一个孙女。当记者问到会不会让孙子也学唢呐时,他肯定地说:“学!必须得学!”随后,老人压低声音告诉记者,“这东西不会老,啥时候都用得上,不会失传,要代代相传。”

年轻的传承人为唢呐注入流行元素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唢呐给韩店村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在农村,婚嫁和丧葬是人生中的大事。婚嫁,有唢呐助兴,那欢快的曲调将人生的大喜推向了极致;丧葬,请唢呐志哀,那如泣似诉的哀声抚慰了人们失去亲人的痛苦。对杜淑超来说,自幼家庭环境的熏陶和自己对唢呐的喜爱,使她很快掌握了唢呐的演奏技巧。

杜淑超的娘家在韩店村,5月26日上午11点多,记者来到与韩店村相隔不远的肖旗村,在杜淑超的家里见到了她。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杜淑超的热情一下子让人觉得没有了距离,她招呼大家进了屋。这是宝丰县肖旗乡政府附近的一处二层临街门面房,非常气派,进了大门就是一楼的客厅,明亮宽敞。落座之后,记者看到,客厅西侧停放着一辆解放牌蓝色货车,杜淑超说,这就是她的舞台车,现在出去演出都开着车,音响、调音台、灯光、道具、统一的服装等都在车上放着。她笑着说,“把车侧板放下来这就是个小舞台。”今年35岁的杜淑超已经拥有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唢呐艺术团,2012年她还被宝丰县文化广电局命名为宝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韩店唢呐”代表性传承人。

杜淑超指着客厅一角摆放的物品说,“你看,这就是以前演出用的铁皮箱,那时候出去把设备装在这箱子里,再把箱子装上三轮车,拉着就走了。”说着,她又走到舞台车前,让丈夫将车的侧板打开,里面的物品一一呈现在大家眼前。“伴奏用的歌曲都存在这个笔记本电脑里,这是调音台,那是音箱,还有话筒、话筒架。”

“来一段吧!”屋外有看热闹的起哄。

“好!”杜淑超也毫不扭捏,一招呼就又来了两个人,一个吹笙一个打小镲和她一起开始了表演。伴奏声响,三个人的演奏状态马上就出来了:唢呐声一起,明快欢畅、激昂高亢的曲调立刻营造出喜悦的气氛,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喜庆,再加上艺人们丰富的面部表情,周围的观众无不感叹他们的专业,就连杜淑超两岁半的小女儿也高兴地扭动着屁股加入妈妈的演出。不过,看了他们的表演,记者感受到与传统的唢呐演奏有着明显的区别。杜淑超告诉记者,他们刚刚表演的是串烧歌曲。“主要是为了迎合年轻人,加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现在不光是吹唢呐,还有戏曲、歌舞表演等穿插在一起,也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增加表演项目,比如还有要求吹萨克斯的。”

“您吹唢呐是跟谁学的?”记者问。

“祖传的,家里人人都会吹。”别看杜淑超吹起唢呐来如此娴熟,她坦言,自己并不识谱。“不懂谱子,就是会吹,七八岁时就跟着父母出去演出,那时候只会敲梆子。”

韩店唢呐影响深远

说起韩店唢呐的起源,杜淑超侃侃而谈。她介绍,韩店村人多村大,明清以后便有宝丰至临汝的“官道”过境,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宝赵(宝丰——赵庄)公路贯穿,交通便利。因此,各种艺术团体,各类艺人往来频繁,久而久之,这里积淀了厚重的民间文化底蕴。清乾隆初年,韩店乡绅“郭公老”(郭旦)酷爱戏曲,曾出资供养两个戏班,其中便有唢呐吹手。这个戏班走动于全省各地及邻近省份,对乡民也颇有影响。从此,爱好吹、拉、弹、唱者层出不穷,代代相传。民国年间,唢呐艺人陈春堂和刘林常到韩店联谊、切磋,不久,刘林被韩店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淳朴热情的民风所感染,在韩店村落户。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村里文化娱乐活动活跃起来,几个年轻人鼓动刘林邀请陈春堂来韩店玩儿,一来二去村上的年轻人就产生了学艺的念头,他们常和县剧团的唢呐师交流,技艺很快纯熟,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特色。”杜淑超说,就在这期间开始有单位和个人邀请他们去演奏,虽然不收费,但是对韩店唢呐的发展却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也提升了韩店唢呐的知名度。

杜淑超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韩店唢呐艺人才有了经济头脑,产生了有偿演奏的念头,于是便形成了七八个演奏班子,吹笙、吹唢呐也逐渐固定到人。“出去演出就叫‘出好儿’,那时候主要是针对红白事,出一次‘好儿’5块钱,后来随着老百姓的收入增加,‘出好儿’的报酬也不断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已经涨到150块钱到300块不等,这在当时,收入已经非常可观了。”杜淑超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韩店拜师学艺,一时间,韩店村笛声不断,笙音缭绕。“‘出好儿’最频繁时一个月有20多次,少的也有十三四次。”频繁的演出让韩店唢呐声名鹊起,在宝丰县,只要人们婚丧嫁娶需要请唢呐乐班,首先想到的就是去韩店,周边的汝州、郏县、鲁山,都来请韩店唢呐乐班去助兴。演出之余,韩店唢呐艺人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唢呐大赛,1990年以来,在我市和宝丰县举办的历届唢呐大赛上,韩店村的艺人都名列前茅;1998年,宝丰县举办民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韩店村18班唢呐独占一条街,吸引了近万人观看。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