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5版:今日卫东·风采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文体活动接地气 贫困帮扶暖人心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5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卫东区建设路街道风采展示——
文体活动接地气 贫困帮扶暖人心

◀神马社区的戏曲爱好者在排练京剧。
本报记者 彭程 摄
 

□本报记者 王民峰

【核心提示】

建设路街道位于卫东区西部,辖区面积约3.8平方千米,辖黄楝树、诸葛庙、天使、神马、新优5个社区和湛华生活小区,总人口4.45万人。近年来,街道围绕深入推进社区建设,惠民服务显著增强。神马社区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黄楝树社区依托“彭振天学雷锋小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居民从生活点滴中感受到了温暖。此外,街道还建立了困难群众帮扶信息库,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帮扶新模式。

神马社区:文体活动接地气

走进神马社区,经常可以欣赏到欢快的歌曲,听见开心的笑声,居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文体活动带来的丰富生活。据悉,神马社区内有功能齐全的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室、足球场、篮球场、门球场、游泳场等活动场地。

5月20日上午,记者在神马社区高层生活区内的广场上看到,踏着动感的音乐,社区舞蹈队成员跳动着欢快、时尚的舞步。之后,他们又为大家表演了刚柔并济的太极扇。“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生活有滋有味。”舞蹈队队长宋伟香说,社区舞蹈队共有30余人,他们曾多次组织文艺活动为社区增添文艺气息,“看到大家开开心心的,我自己也感到很满足和快乐。”

这边的舞蹈演出刚谢幕,一旁的小亭子里就有人开始表演京剧《沙家浜》,他们的倾情演出赢得了居民的阵阵掌声。“这都是咱社区的戏曲爱好者。”神马社区有关负责人杨悦说,类似的演出经常在社区上演,“戏曲表演既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又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受到了居民的喜爱。”

猜灯谜是神马社区多年来的传统文化活动。今年3月5日,神马社区在6个家属院举办了“闹元宵猜灯谜”活动,猜灯谜的不但有老人,还有八九岁的小孩。猜对谜底者,社区工作人员当场奖励了削皮刀、鞋刷等小礼品。

杨悦说,除了文艺活动外,社区还建有图书阅览室,藏书2400余册,包括历史、健康、幼儿教育、饮食、科普、文学、法律、生活等类别。为方便居民阅读,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该社区还成立了图书管理小组,指定专人管理图书,对借阅图书者进行登记,让图书室真正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文化是提升小区文明程度的标志,倡导、组织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活动是我们的职责。”杨悦说,每年,神马社区都会举办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今年是神马社区优质服务惠民年,社区做了详细周密的安排,制定了文体活动方案和实施细则,以丰富广大居民业余文化生活。

黄楝树社区:志愿者活动丰富多彩

“大妈,你血压有点儿偏高,要多注意饮食。”5月18日上午,在黄楝树社区楝香街36号院,在社区居民彭振天的带领下,社区卫生服务站护士商莎莎、张露莹给社区居民史先生的母亲量过血压后交代她,“要少吃盐,多吃素食。”

史先生说,上个月,76岁的母亲突发脑梗在医院住了十几天,落下半身不遂后遗症,一直在家卧床休养,“母亲的左腿、左胳膊根本不听使唤”。社区志愿者上门免费给她量血压令她很感动。

在楝香街36号院内,另一名社区志愿者徐银强正在为七旬老人尹全书免费理发。尹全书说,他三四年前因病半身不遂,行动不便,理发成了“大问题”,有时儿子给他理发,有时儿子推着他去理发店。现在社区志愿者上门给他理发,他打心眼儿里感激。

商莎莎、张露莹和徐银强均是“彭振天学雷锋小组”的志愿者。“我在网上看到彭振天的事迹,很感动,我也想学学他。”20岁的徐银强说,他是楝香街一家理发店的员工,加入“彭振天学雷锋小组”有两年时间了,他觉得志愿者活动很有意义,并曾多次参与,“我相信爱心会‘传染’,我帮助了他人,他人也会‘传染’这种爱心。”

彭振天是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的一名职工,今年53岁。30多年来,他把多做好事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彭振天学雷锋小组”是由彭振天本人发起并成立,由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建议命名的。如今,志愿者队伍已达到600余名。每当有人需要帮助时,他都会组织志愿者到社区开展志愿者上门服务。

多年来,彭振天一直用“我用我心济穷困,我愿终生学雷锋”这句格言来激励自己。“奉献是福,吃亏是福,舍得是福。”彭振天说,学雷锋要从小事做起,小组里现在有各行各业的人才,包括医生、法律人士、电器维修人员等,经常定期为居民服务,“我感到最大的安慰是家人和单位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他们是我前进的动力。”

“爱护家园就应该从我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志愿服务活动是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黄楝树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军说,近年来,社区依托“彭振天学雷锋小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目前,黄楝树社区注册登记各类志愿者500余人,定期为辖区居民开展科技宣传、卫生保健、治安巡逻、家政服务、文化生活、电器维修、帮扶助残等各式各样的无偿服务。

建设路街道:建立帮扶信息库,情暖困难居民

“谢谢你们,真让你们操心了。”5月18日上午,建设路街道和天使社区工作人员来到14岁的赵梓伊家中,为她送去了低保银行卡、食用油、大米等,赵梓伊的爷爷赵保林握住工作人员的手不停地感谢:“街道和社区经常送温暖,俺心里可感动。”

八旬老人赵保林说,他老伴儿今年80多岁了,儿子、儿媳近年来先后过世,孙女跟着他们老两口相依为命,家庭生活困难。建设路街道、天使社区了解情况后,为他们申请了低保,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今年春节,街道还送来了一笔2000元的临时救助金和大米、面、食用油、鸡蛋、粉条等生活用品。

“低保只是救急钱,不是终身制。”建设路街道工作人员说,人均月收入低于385元的困难家庭、重大疾病家庭、孤寡老人和重残一级二级者均可到社区申请低保,家庭条件特殊的赵梓伊就是今年新增的低保对象。

现在,赵梓伊的家庭情况等信息已被录入建设路街道帮扶信息库。去年初,建设路街道探索了具有基层特色的困难群体帮扶新模式,建立了困难群众帮扶信息库,将帮扶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各社区党支部和生活小区,并建立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社区党支部定点帮扶、节日慰问帮扶、邻里互助帮扶等四项工作制度,从困难群众的思想、生活、生产、就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帮扶。

“街道对每一名困难居民的基本情况都非常清楚。”建设路街道负责民政工作的李汉华说,已收录街道困难群众个人信息近300条,基本建立了辖区困难群众帮扶信息库,以扶智、扶物、扶力等形式进行分类帮扶。

据李汉华介绍,去年以来,街道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失业党员、困难群众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供计算机应用、家电维修、美容美发、裁剪缝纫等技能培训,帮助近百名困难弱势群体实现了就业。街道还通过帮助申办小额贷款、组织创业培训等形式,对困难弱势群体实施一帮一或二帮一的帮扶新模式。迄今,该街道共帮助100多名创业人员申办了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资金800余万元。

李汉华说,建设路街道根据困难群众帮扶信息库资料,深化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为辖区26名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由市、区两级财政提供的居家托养补贴100元。为了给残疾人提供最全面、最贴心的服务,在区残联的帮助下,各社区专门配备了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并设立了残疾人阅览室、残疾人法律援助室、残疾人志愿服务工作站等。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