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3版:花样年华·师之声
3上一版  下一版4
 
送学生一个昵称 换别样“师道尊严”
捡个“女儿”叫小蓓
送学生一个昵称 换别样“师道尊严”
学生春游出路何在?
学生春游出路何在?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5年5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春游出路何在?

 

昔日,踏着春天的脚步与伙伴们一起放风筝、赏花草,奔跑在大自然中,这是留在很多人心中的美好回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春游现在却成为大多数孩子心中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而今,春天已经过去,鲜艳的山花也悄悄凋谢了,可是,关于春游的争论却在回忆或遗憾中热了起来。

近日,平顶山日报社教育中心就春游的话题对100名学生、10名家长和10个学校分别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在100名学生中,98%的学生都表示,十分想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以此增强与老师、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减轻学业压力。新华区实验小学学生魏紫涵说:“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我们在自然中去探索、去发现,比在教室里死读书本要好。”她的同学姚青云说:“大自然那么美丽,春游时,让大脑放松一下,许多不知道的知识一下子掌握在头脑中了。初中的时候有门《生物学》,如果我们小时候就善于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不死记硬背,可以轻松学好这一科。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可以多接触大自然,就可以获得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然而,学生们并没有参加春游的机会。

“我认为学校应该组织春游活动,一来春游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管理自己。二来可以让孩子更亲近大自然,与老师有更多的交流和了解。和同学一起活动,还能培养团体意识,让孩子明白团体的意义。”家长邵亚红说。在调查中,8名家长表示,想要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多接触大自然,春游是不二选择。不过,为了安全,学校在组织春游时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另外两名家长表示,随着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春游需慎重。学生如此积极,家长也大多支持,那为什么没有出游呢?

在记者的调查10个学校中,只有两个学校组织了部分学生春游,剩余8个学校都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没有组织春游。为什么学校对组织春游并不热衷呢?新华区实验小学的李晓燕老师一语道破:“以前每次春游后,学生的作文都写得生动活泼,语言也优美,这是坐在教室里想不出来的。但与安全相比,春游实在是件小事。春游中,很多因素无法预料,没有几个学校愿意或者敢组织春游活动,承担那么大的风险。加之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又娇气,又调皮,根本管不住。如果出现问题,极易导致纠纷,这也是学校不组织春游的主要原因。”

那么,为了安全就不让学生外出春游,有没有既能保证学生安全、又能让孩子春游的方法呢?新华区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对此议题展开了讨论。

方法一:家长陪同

教务主任鲁国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写过一首诗,“春天不是读书天:掀开门帘,投奔自然……” 春天到了,孩子们很想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沐浴春光,感受春的气息。但出于安全考虑,这些年都取消了春游。作为学校,为了孩子们能在大自然中成长,也想改变一下思路,既能保障安全,又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如很多学校都有家长委员会,让家长朋友参与,与学校老师积极配合,一起陪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这样既能增进家校沟通,又能增进亲子感情,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家长也好,学校也罢,组织学生外出时都要周全考虑,做足准备,保证万无一失,切不可因一时兴起,带来不必要的烦忧 。

方法二:就近出游

教师代表马晓燕: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需要亲近大自然,春游是学生接触自然、陶冶情操、接触生活、开阔视野的一种渠道。春游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春游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团结合作意识等。近年来,由于春游安全事故频发,春游也逐渐淡出了学生的生活。作为教师,我认为可以选择近处的公园等地方进行一日户外游,家长直接把孩子送到目的地,活动结束后把孩子接走,这就减少了途中的安全隐患,减轻了教师的压力!

方法三:安全措施须到位

家长代表吴晓东:集体活动有利有弊,最大的缺点就是孩子多、老师少,照顾不过来。如果能多去一些老师,或征集一些家长志愿者,让一个老师或家长看管少一些孩子,这样可能会让春游更加安全。还有一点就是,春游前,应先对孩子进行分组,明确带队老师的责任,让带队老师和家长有一个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饮食习惯与健康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在春游前备好各种医药应急用品,如创可贴、纱布、酒精等,确保春游时万无一失。

方法四:须有法律的保障

校长安耀伟:俗话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春游是古已有之的传统习俗,官方和民间都有赏春踏青的惯例,对学生来讲更是不可或缺的功课,不仅可以放松心情,亦可陶冶情操,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然而相关法律对在校学生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既不具体,又有严重法律空白。特别是对在校学生人身损害案件的责任厘清和处理标准均没有涉及。学校应履行的具体管理职能、是否应承担监护责任或承担多大监护责任,均没有具体规定。只有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出台,才能打消学校的疑虑,才能让公众对学校的安全责任有清晰认知,也是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有效保障。

(朱江淼)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