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身残难掩文学天赋 诗人余秀华走红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身份顺序是女人、农民、诗人”
身残难掩文学天赋 诗人余秀华走红

余秀华资料图片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摘自《我爱你》

余秀华1976年3月出生在湖北省钟祥市石排镇横店村,当时正值春天。出生时,她因为接生员的失误形成倒产,从而缺氧造成脑瘫。父母带她跑遍了荆门及周边的大小医院,仍不见明显效果。有段时间,父母专门请来中医,在家小住半月,好吃好喝伺候着中医,可也不见她病情有根本好转。无奈之下,父母只好孤注一掷,带上所有的钱来到北京。专家在看了她的病症后,给出了无法治愈的结论。

余秀华4岁前不会走路,主要靠爬行,一个冬天下来,要爬烂几件棉袄。5岁开始拄双拐,6岁时将其中的一根拐杖柱断,索性开始学走路。学走路时,父亲为她做了学步车:用木棍固定好4个轴承,在木棍上绑上支架。于是,她扶着支架,开始了“摇摇晃晃”的直立行走生活。

6岁之前,余秀华流涎不止,每天要换几条方巾。止涎的过程,父母倾其所有,买回昂贵的鹿茸,与中药一起煎服。这期间,父母带着她到武汉求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涎终于止住了。

余秀华是7岁上的小学。父母在她上学的第一天,特地给老师送了3.6元一条的常德牌香烟,托老师安排同学在她上厕所时扶着她。每天上学、放学,都由父母轮换背。小学阶段,余秀华学会了摇摇晃晃走路,可经常摔跤,学会含含糊糊说话,可言不达意。

在余秀华的诗里,她把自己的残疾之身比喻成“稗子”,以区别像“稻子”一样的正常人。她出生在春天,可她的春天终究是“提心吊胆”的。

“他有白头发也不敢生出来啊”

其实我知道,父亲到90岁也不会有白发/他有残疾的女儿,要高考的孙子/他有白头发/也不敢生出来啊

——摘自《一包麦子》

1995年,余秀华正读高二,由于学习严重偏科,加之自卑心理作怪,她烧掉了所有的课本,在高考临近时辍学。回到家,她不会干农活。父母要她去薅草,她手却不听使唤,将苗拦腰锄断。农忙时节,她也只能照看一下院子。

一次,听说村头有个小卖部要转让,母亲周金香找到店主央求道:“我家秀华是残疾,求你将店子转给我,让她去经营,有口饭吃!”母亲好说歹说,硬是从另一买家手中抢得了小卖部。小卖部的生意并不景气,每年只能挣一千多元的生活费。

余家有6亩多地,年产约6000公斤谷,田里劳作全靠父亲余文海和母亲周金香。农闲的时候,夫妇俩就去贩土鸡蛋,哪怕每斤鸡蛋只赚1分钱。有时候,余文海就到附近的建筑工地去做小工,提灰桶、搬砖。

尽管生活的压力像大山,夫妇俩总算看到了希望,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教书。2013年,外孙以超出一本分数线10多分的成绩考取了武汉某大学。对于父母的辛苦,余秀华只有苦笑:“应该由我来照顾他们,给他们幸福,而不总是被照顾,被给予。”

61岁的余文海,看起来像是刚过50岁。“其实我知道,父亲到90岁也不会有白发/他有残疾的女儿,要高考的孙子/他有白头发/也不敢生出来啊”。一年前,在诗歌《一包麦子》里,余秀华这样写他的父亲。

在诗中,父亲不只是承苦受难的形象,还要承担余秀华的抱怨与痛诉。在引起争议的诗歌《手——致父亲》中,余秀华声泪俱下:“来生,不会再做你的女儿/哪怕做一条/余氏看家狗。”诗中,余秀华对父亲的情感真挚而热烈,同时又充满矛盾,爱得深沉、怨得无奈。“有人说是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仇恨,也有人说是表达我对父亲的爱,我自己更倾向于是爱。”

“我用分取的光阴凑足了半辈子”

我用分取的光阴凑足了半辈子/母亲用这些零碎凑足了一头白发/只有万物欢腾/它们又凑足了一个春天

——摘自《横店村的下午》

苦难出诗人。余秀华的苦难来自残疾的身体,来自对爱情失望,更来自别人嘲笑的目光。

选择写诗,最开始是与这种文学体裁字数比较少有关。因为身体先天的原因,余秀华写字时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利用左手护住右腕才能将字写出来。渐渐地,诗歌写作成了她“必须做”的一件事。她说自己爱诗歌,从来不指望它带给自己什么。“诗歌本来就是一种内在的、个人的书写,所谓才华,不过是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

在她的诗中,多次提到对爱情的失望。1995年,19岁的余秀华刚辍学就被安排嫁给大她12岁的尹世平。她无法预料,多年后,自己会经常想起结婚时的场景,悔恨交加。

“他性格火暴,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两个人在一起就是互相猜忌、打闹,跟他结婚是我人生的最大败笔。”余秀华坦言“家丑”。她的敢说敢为、敢爱敢恨,或许可以解释她在诗歌中为什么能够如此直白地表露情欲。这段婚姻除了带给她一个现在已经18岁在武汉念大学的儿子外,更多的是不幸和苦闷。尽管直到现在两人并未离婚,但多年来两人已少有联系。

在她的博客上,有网友称,读余秀华的诗常常让人“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她的残疾、不幸的婚姻、无法摆脱的封闭农庄,和她的诗歌对比,悲情仿佛是注定的。然而余秀华对此不以为然:“悲伤是我人生的主旋律,悲伤的时候更容易写诗,但我不是一个悲情诗人,我高兴时也写诗。”

在横店村,余秀华就是另类。方圆几十里,下象棋没人能赢她;不干活,还整天上网。村民不知道她写诗,她也从来不以诗示人。

“把春天裹进心里了就不会说出来”

一只黄鹂在女贞树上,呼唤一朵云落下来/他不知道她是个哑巴/把春天裹进心里了,就不会说出来

——摘自《对话》

说到与诗歌的渊源,余秀华不无调侃地说,自己之所以写诗,是因为不会打麻将,以至于太无聊。她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诗歌创作培训,也没学过专业理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如今,她的诗歌已有2000多首。她几乎每天都“练笔”,“写诗让我变得很安静,让我整个人都变得很干净”。曾有评论家说,不要把诗里的“余秀华”与现实的余秀华完全对等,她立即反驳:“我就是诗里的余秀华。”

余秀华很高产,有时候一下午就可以写五六首诗。在搁笔良久的小说《泥人》中,她把写诗称作“一个人的私密旅行”。只不过她的旅行用一根手指完成——因为脑瘫,她只会用左手食指打字,打字的时间远远超过构思。

有人质疑余秀华的诗歌抄袭或代笔,与其关系不好的丈夫尹世平却称,肯定是她写的,以前用笔写在本子上,现在每天守着电脑敲。

2014年《诗刊》9月号,以《在打谷场上赶鸡》主标题,重点推出了余秀华的9首诗歌作品,并配发了她的创作谈《摇摇晃晃的人间》和编辑评论文章;2014年12月17日,她受邀参加由诗刊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诗歌朗诵会,诗刊社特为此次朗诵会出版《诗刊》(号外),刊发她的诗歌作品20首;2014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以《诗里诗外余秀华》为题,刊发了专访她的文章;随后,余秀华的诗歌、随笔在博客及微信发布后,激起了一轮又一轮阅读和转发的热潮……

1月16日,她在博客中回应突然的走红称,自己的身份顺序应是女人、农民、诗人。“但是如果你们在读我诗歌的时候,忘记问我所有的身份,我必将尊重你。”1月17日,近十家媒体来到余秀华家中,她一一笑脸相迎。她喜欢讲述诗的一切,对各类身份标签又强调着反感。多家出版商打来电话,要给她的诗出书,她答应了两家。未来,她盘算着再多走些地方,再多读些书,碰到自己有感触的东西,就一一记下。(宗和)

对话余秀华

记者:如何看待现在网络对你的关注?

余秀华:反正就是一阵风,刮过去就走了,不用多久,我就会回归到以前的状态。之前我的博客只有200个粉丝,现在已经有2000多了。我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但是真正理解我的人、懂我诗的人,全世界可能只有一两个。被太多的人关注,不一定是好事,写诗是一个很个人的事情。

记者:有人对你的关注,是因为你的遭遇,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余秀华:这样会把诗歌给推到后面,把身体(残疾)推到前台,把苦难放在诗歌前面是不对的,本末倒置了。我不喜欢别人给我贴标签,“脑瘫诗人”“农民诗人”等,任何标签都有局限性,而每个人都是丰富的,写的诗也是不一样的。我不回避“脑瘫”的事实,但希望人们更多去关注我的诗。

记者:有人将你比作“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

余秀华:我对她不是很清楚。我以前也希望读一些国外的诗,但就是读不下去,感觉跟我的距离很远,可能跟翻译的问题有关。我的英文要是好一些,我觉得我翻译得会更好。

记者:你第一次发表诗歌是在什么时候?

余秀华:以前有媒体这么问过我,我说是1998年写了《印痕》,那是我临时编出来的。我也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写诗,什么时候开始发表,别人非要问我,我就说了一个。

记者:一种诗歌是下半身的乌托邦,一种诗歌是不受拘束的往上飞,你觉得你的诗属于哪一类呢?

余秀华:我觉得,我属于两者的中间部分。我想写下半身,但是又写不出来。我在网上看别人的诗时觉得很过瘾,相对于他们的野蛮,我的有点抒情,我想写,但写不出来。我就是一个乱七八糟的人,写一些乱七八糟的诗。

记者:你觉得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是最好的吗?诗中的“你”有原型吗?

余秀华:我觉得这首诗写得并不好,我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火起来。诗里的“你”没有原型,也真的没有对象。他可以是所有人,也可以是某一个人。我以前喜欢在QQ群里、论坛里逛,大家都来自天南海北,有时候开玩笑就这么写。(南都)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