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1版:健康视界
3上一版  下一版4
 
“重”在身“正”在心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4年1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术室里的“铅衣人”:
“重”在身“正”在心

12月19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二科主任栾献亭穿上厚厚的铅制防护衣进行着手术前的准备。他告诉记者,每件铅制防护衣的重量都在20斤左右,几台介入手术下来,累得腰酸背痛。 本报记者 李英平 摄
 

在许多人的眼中,医生是一个高薪、光鲜的职业。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众人羡慕的背后却是超负荷工作带来的欠佳的健康状况。在被人们称作“白衣天使”的医护人员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铅衣人”,他们在帮助患者重塑健康的同时,也在拿自己的生命做“筹码”。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每天都要穿着重达20斤(1斤=500克)的铅衣在血管造影机放射出X光射线的导管室里工作,每天接受的辐射是普通人的上百倍之多,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铅衣人”。

亲身体验

20斤“战衣”上身

顿感“举步维艰”

12月16日下午3点半,在解放军152医院导管室,该院心内科主任魏运亮刚刚为一名冠心病患者做完心脏介入手术。他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穿着一件蓝色轻薄的隔离衣将病人护送出手术室。他告诉笔者刚刚又收治了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休息一会儿马上又要投入到下一场“战斗”。加上即将进行的急诊手术,魏运亮当天已为7名患者实施了心脏冠脉介入手术。

在魏运亮休息的间隙,笔者穿上鞋套,随他进入“神秘”的导管室。在导管室休息间的角落里,笔者发现了一个“特殊”的衣服架,上面挂的不是日常的便衣,而是不少像马甲和围裙一样的蓝色铅衣,另有铅帽、铅围脖等防辐射的特制装备。出于好奇,笔者在两名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穿上了一件连体铅衣,并戴上了一条棕色的铅围脖。衣服刚上身,笔者便感觉犹如一块大石头压在了肩膀上,腰部也像被裹了一层沙袋似的,不仅喘不上气,而且难以自由走动。“这是新款的铅衣,大概有20斤左右,比起老款30多斤的‘大铠甲’已经方便很多了。”魏运亮告诉笔者。另据介绍,这些防辐射装备主要是保护胸部、甲状腺等部位,四肢等部位还是要裸露在外面的。有时候遇到紧急手术,医生甚至会顾不上戴铅帽、铅眼镜就上手术台。

透过隔离间厚厚的铅玻璃,笔者看到两名医生正在大型C壁X光机前为一名冠心病患者做冠脉介入手术。射线从手术台下方打上来,照在患者的心脏部位,手术台上方有一个接收器,医生通过旁边的显示屏边看边操作。在手术台的侧面矗立着一块大的防辐射铅板,据了解那是用于手术中没穿铅衣的辅助人员临时停站用的。“虽然已经有多种防护措施,但我们做一台介入手术接受的射线量仍相当于普通人拍了四五百张胸片。”魏运亮说。有时候遇到复杂心脏血管闭塞病变的患者,他们甚至要连续站上四五个小时。一台手术下来,除了感觉到体乏无力想休息外,连吃饭的欲望都没有了。

笔者穿上铅衣不到20分钟,就感到肩膀已经酸疼得有点受不了。而当天在市区其他几家医院的心脏介入手术室,同样的情景也在上演:市二院心内三科主任张领一整天都穿着铅衣在为患者争分夺秒地做心脏介入手术;中国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心内科的医生同样穿着厚重的“战衣”为患者的生命“穿针引线”;还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医生们同样如此……

张领告诉笔者,有时候从早上8点到晚上7点,他穿着厚重的铅衣在手术室里能连续做10台心脏介入手术,接着还要将患者全部查看一遍,然后才能放心回家,而那时钟表的指针已经指向晚上11点。“这很正常,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说起工作的辛苦,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

65岁老技师

坚持负“重”前行

皆因责任心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人体长期暴露在射线之下,最容易引起的就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目的减少,进而导致自身免疫力的极速下降。对于从事介入专业的女性工作者来说,她们面对的挑战和压力甚至比男性工作者更大。“如果没结婚的女孩进入心内科,一般要求她们在准备生小孩前半年到一年内不接触射线。如果在要小孩前长期接受射线辐射,对以后的生育和宝宝的健康成长会造成恶劣影响。但有的女性研究人员,她们搞得就是介入课题研究,不接触射线是不可能的。”魏运亮说。

作为解放军152医院导管室的老技师,今年已经65岁的魏平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40多年,本来已经退休可以颐养天年的她如今被医院返聘,重新踏上了为患者疏通“心灵”的奉献之路。“介入专业医生的辐射防护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得到完善的解决,干多少活、做多少台手术完全取决于医生的责任感,既然从事了这个工作,就不要怕死。如果一开始就怕死,我也就不会学习这个专业了。”魏平掷地有声地说。

魏平告诉笔者,导管室里的医护人员是没有假期一说的,只要院里通知有急诊患者入院,哪怕是五一、十一甚至春节,他们都要时刻做好整装待发的准备,以便随时投入对患者的抢救之中。“做介入手术的病人单次接受X光照射显影时受到的辐射虽然比手术的医生多,但从事介入专业的医生需要长年累月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身体受到的伤害自然也会更大。”魏平说。有时候一天面对十四五台的手术量,“铅衣”几乎不离身,就算做完手术,也会穿着这一身笨重的行头接着给病人下医嘱。“是对医疗事业和患者的奉献精神才一直支持我走到了现在。”魏平说。

(付春晖 牛哲)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