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本市·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年过花甲老人痴迷种树 独守荒山数年不言悔
患病老两口遭遇打动好心人
建东小学建起我市首个风雨操场
建筑工地突发大火 消防官兵成功处置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过花甲老人痴迷种树 独守荒山数年不言悔

独守荒山、痴迷种树的刘子浩 本报记者 禹舸 摄
 

□本报记者 牛超

一台拖拉机、两个窝棚、几只鸡和三只狗,这些是刘子浩的全部“家当”。没有水、没有电,烧柴拉水做饭,他独守荒山数年,开荒百余亩,种树两万余棵。独守荒山,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就爱种树。”

12月10日,山风凛冽,在刘子浩朋友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卫东区马棚山,见到了这位痴迷种树的62岁老人。

窝棚里的老人

刘子浩是卫东区东高皇街道上徐村刘沟组村民。12月10日上午,马棚山上山风凛冽,刘子浩拿着工具,蹲在山坡上修剪树枝。他身上穿着的衣服很旧,已经快辨不出原来的蓝色了,牛仔裤膝盖处破着。刘子浩头发花白,双手长满了老茧。

步行三五分钟,记者一行来到刘子浩的住处。这是一个依山势挖坑,用石头、防雨布和木头搭建的高一米多的窝棚,没有门,棚内只有一张简易折叠床、一张破桌子。床上的被子显然已有些年头,不但旧而且薄。

据刘子浩说,这个窝棚是他去年冬天建的。“原来我住的窝棚,晚上睡觉遇到下雪,风吹着雪往脸上扑,早上起来被子上落一层雪。现在这个窝棚强多了。”老人显得很满足。

窝棚前后是一棵棵树,“这都是我种的。”老人说,他常年住在山上,陪伴他的就是果树林木,除此之外还有一辆东方红拖拉机、三只狗和几只鸡。平时,刘子浩用树枝点火做饭,晚上用蜡烛或手电照明。由于没电,老人的手机经常打不通。“充电不方便,我通常过几天会到山下的代销点充充电。”老人说。

痴迷种树的老人

据了解,老人是早年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由于家庭贫困,30多岁他才找到媳妇儿,可结婚不到两年媳妇儿便离他而去。刘子浩自此便开始种树,起初是在村后的山坡上承包荒山种植了十多亩果树。靠种树卖果,他逐渐摆脱贫困,在村里建起了房。

2007年初,他将果园转让给他的兄弟,在离家三四公里远的马棚山南坡上承包170亩荒山,开始了二次创业。

“小时候,这里根本没有树木,很荒凉。”老人说,他一直想将这儿美化美化,“种上各种适宜本地成长的果树、景观树,让市民有个玩的地方。”

刘子浩请不起工人,只好自己孤身一人待在山上,专心在山上植树。没有水,他就开着拖拉机拉着各种盛水的器皿到山下拉。几年来,老人开荒“种了两万多棵树木,不但有杏树、桃树、核桃树、栗子树等果树,还有广玉兰、女贞、红叶杨等景观树。现在的马棚山一年两季有花,三季有果”。

为了种树,老人还订购了不少关于种树方面的书。一旦知道哪种树苗适合在我市种植,且我市还没有,他就会跑到当地了解,并邮购部分树种试种。“开始创业时,他没有多少钱,为了找到树苗,他有时就找一些树的种子在山上种。”老人的朋友王先生说。

他的眼中只有树

“你有没有啥要求,看我们能不能帮你协调一下,比如说在山上建个简易房,或弄床厚棉被什么的?”记者问。

“不用,住的、穿的我都不缺。朋友们送了不少衣服,都穿不完。”指着窝棚一角的木头上搭的几件衣服,老人说,“我在村里有房子,是个独院,有八九间平房呢。回去也没事,我喜欢在山上,弄弄树,心里怪美的。”老人说,村里、街道上时不时会派人来看他,而且他的老朋友们也经常来。

“老头倔,我们担心他的身体,劝他下山住,可他不愿意。想给他提供些砖让他在山上建个房,他也不愿要。”说起此事,上徐村党委书记郭占广说,老人的精神让人感动。“平时,街道、村上也经常在生活上给予他帮助,每年也会为他提供一些政府扶持的树苗。我们现在正商量着,准备在山上给他架上电线,保证他的用电。”郭占广说。

“你种这么多树,值不少钱呢,百年之后怎么办?”记者问。

“值多少钱都是别人说的,我没想过、也没算过。我的理想就是把这儿打造成果树园。等我干不动的时候,就把园子全部捐给国家。”老人平静地说,“我追求的就是我的事业,种树开荒。”

“你能不能帮我打听个事?”临走时,老人小声地对记者说,“看看我市哪里有美国核桃树、乌桕树、马褂木、全红杨等树木,这些树在山东、安徽等地很常见,我想种些,但在我市买不到。”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