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社区·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家三口爱读书
神马社区志愿者在行动
三七街开展“捐棉衣 献爱心”活动
优胜街社区举办 养生保健讲座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家三口爱读书

李忠华在家中书柜前挑选图书 本报记者 张鹏 摄
 

□本报记者 王辉

看书是市民李忠华日常生活中最大的爱好。前不久,他到杭州旅游也带着一本《唐宋诗词赏析》以便途中阅读。12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李忠华家采访时,他的书桌上摆着一本《毛泽东品三国用三国》和一撂杂志。

看书是最大爱好

今年61岁的李忠华家住市区长青路阳光花苑小区,原籍广东四会。在他的少年时代,全村唯有一个郎中家里有几本书。李忠华告诉记者,记得十二三岁时,为了向对方借书看,他曾经多次丢掉家里的活,一个人跑到郎中家里帮人家剁猪草、煮猪食,干完活后,就可以向对方借一本小说看。从郎中家里借出一本书后,他就会悄悄躲在村里的柴垛旁,看上半天或者一天。小说《林海雪原》和《苦菜花》,就是他在那个时候看的。

上世纪70年代,李忠华参军后有了较多的看书机会。后来,他上了工农兵大学,课余时间阅读了许多伟人的哲学专著。毛泽东选集前四卷看完后,学校图书馆里没有第五卷,他就跑到校外书店寻找。当他找到毛选五卷这本书时,却被书店营业员告知,此书仅有一本作样品,不卖。后来,他只好来到书店倚着书架花费一周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李忠华说,闲来没事翻书是他生活中的最大爱好,尤其爱看历史、传记和文学类书籍。莫言获得诺奖前后,他把莫言现有的文学作品全部看完。2004年,他在市图书馆办理了一张借书证,平均一周看一本书。说着,他还找来两张纸,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一行行书名:《亡魂岛》《蛙》《香港骑士》……“这样记下来,下次借书就不会借重。”因为他平时喜欢看书、还书及时,2012年,他被市图书馆评选为全市十佳读者。

谈及此处,李忠华笑着说:“我一周看一本书,我老伴儿梁幸慈看书比我快,她一周要看三四本。”

睡前看书成习惯

身穿一件红灰色相间的户外装,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的梁幸慈告诉记者,她从小就爱看书。曾因看书忘记母亲交待的事,母亲一气之下烧毁她好几本书。“文革”期间,碰到有人在学校或大街上焚烧书籍,她很心疼,有时会趁烧书者不备偷偷从旁边捡回一本。1968年,她在河南郾城下乡期间,在知青朋友中互相传阅了《福尔摩斯探案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那时,无论谁回城,都要捎回一本书作为礼物让大家传阅。她看书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通常上午看书,下午锻炼身体,晚上睡前也要看半小时的书。“我看书看得快,老伴儿爱琢磨、记笔记,我只要弄明白书里写得啥就行了。”

看书引起一家人讨论

现在智能手机和网络是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李忠华的独生子小李也不例外,但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小李也有看书的习惯。今年32岁的小李在外地工作,他每次回家探亲时,李忠华都会给儿子推荐几本励志方面的书,如比尔·盖茨、李嘉诚等人的创业故事,还有《毛泽东传》《邓小平时代》等历史题材方面的书。看书时,小李一看到一些略带时代烙印的名词如“牛棚”或似懂非懂的历史事件,他就向父母请教。一家三口围绕一本书或者书中人物展开分析、讨论是常有的事。

李忠华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引经据典。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在一家饭店单间聚会,墙上悬挂一幅字,上写“上善若水”四个字,当时在座的七八个朋友没有一人看懂这四个字的含义。见此,李忠华当众答疑释惑,令朋友们非常钦佩。当记者问及他的读书心得和体会时,李忠华说:“闲来没事翻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性情,也能给人带来自信和自豪。”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