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悦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诗歌又开始火了?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4年1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信时代 诗人出没
诗歌又开始火了?

乌青的手写诗
 

近期,“第一朗读者”、“诗歌是一束光”、“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等微信诗歌公众号订阅量猛增,号称已经拥有数十万的读者和粉丝,再加上不少文化知名人士为诗歌公众号献声,更引发微信朋友圈内掀起诗歌转发风潮。此外,“乌青体”诗歌诞生两年后再度走红,近日在引发热议之后还得到大量网友模仿。如此热闹的场面,让我们感觉,小众的诗歌似乎借着流行步伐高调走入大众文化,如此流行方法是诗歌之幸还是诗歌之殇,也引发文化名人的关注与探讨。

■转向网络生存 让诗歌美学更多元

你有多久没有专门去买一本专业的诗歌杂志了?你认真读过的一本诗集,除了多年前的汪国真、席慕蓉,还有别的什么人?著有《“第三代”诗歌研究》的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刘波认为,“相比于其他文体,诗歌更彻底地转向了网络生存。从最初的论坛、博客,到如今的微博、微信,移动终端在短时间内让诗歌传播变得更加快捷、便利,而且广泛。近一年来,在‘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等微信公众号上,几十万人同时读一首诗的现象,成就了一场盛大的网络阅读奇观。”

由于诗歌在过去十多年里被小众化、精英化、知识分子化,在普通大众的眼中,“看不懂”也成了对诗歌俘获人心的最大障碍。而在大众自媒体时代,更多的普通大众与诗歌更多的短兵相接,开始慢慢挑选自己看得懂的作品,进而走进欣赏诗歌的门槛内。一个被关注到的现象是,当下订阅量比较大的诗歌微信公众号,其制作者中的多数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诗人或诗歌行业的职业从业者(比如诗歌报刊编辑、出版人、诗歌评论家、大学的文学教授),而更多的是由热爱诗歌的普通人来参与完成的。

著有《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的诗人霍俊明在一篇名为《诗歌的阅读时代正在降临》的文章中提到这些“普通人”给诗歌带来的影响,“他们在以最大的自由度理解和接受诗歌。这种自由度不仅体现为筛选范围的扩大(古今中外应有尽有),还尤其体现为对诗歌美学理解的多元。可以说,因为挣脱了美学上、思想上和文学史意义上的条条框框,普通人忠实于自己的阅读感受,用订阅和转发来‘投票’,选出了那些最能接通他们情感的诗作。”

■手持终端平台 诗歌传播日益便捷

诗歌传播方式的变化,处于写作当中的诗人,自然有足够的敏感度。著名女诗人翟永明告诉记者,“在微信上,我的确读过不少很不错的诗歌。这种诗歌传播方式,对于作者很快捷方便,对于读者也不会造成干扰。喜欢就读,不喜欢不点开就行了。”

在翟永明看来,今天的我们,“身处一个奇怪而富有张力的社会转型期,也身处一个从未有过的平面的网络世界。由于全球化以及新媒介、新科技所带来的时代多样性,一方面,我们的古老汉语受到电脑普及和全球趋同的标识符号的污染;另一方面,数字时代引发的碎片式的思维和碎片式的书写方式,也使得人们的书写语言更为简洁精准,最大程度地靠近和扩充汉语每个单词的容量,就像古代汉语的作用一样。正是这些使世界不断重生的崭新“科技”仪式,成为了人类经验的独特时刻和一种新的通灵方式,同样它也使得最具性价比和最环保的文学模式——诗歌,成为激发新一代人‘汉语想象力’的最佳选择。”

对于时代的新鲜科技方式,工科生出身的诗人翟永明,有超出不少诗人的清明和豁达眼光。她说,“有创作力的作家和诗人,应该从中发现和创作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鲜隐喻和诗意的解码,而不仅仅停留在一些固定的概念之中。”

■新载体链接大众 诗歌有重新繁荣迹象

诗人赵丽华算是国内较早一拨与互联网接触并表现活跃的诗人之一,微信公众号以及网络电台APP时代的到来,赵丽华同样也没有落下节奏。2014年上半年,赵丽华在一个名为“蓝莓”的网络电台APP上开了一档读诗的音频节目,“每天一期。朗诵一首诗加上别人的点评及解读。做了一百多期,效果不错。”

据赵丽华向记者讲述,互联网在国内最早流行起来那几年,在前微博的时代,“曾经出现过100多家诗歌网站,很多资深的诗人都在这些诗歌网站上发表诗歌。那真的是群星荟萃,出现了很多漂亮的现代诗歌。”后来有了微博,让诗人有了更加新锐的表现阵地,“因为有140个字的限制,对写作者尽量使用最简练、最言简意赅的方式表达,是非常好的锻炼。这其实跟诗歌的写作特点很一致。”

赵丽华认为,“像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软件在大众中的流行,为诗歌再度繁荣带来非常好的平台和条件。诗歌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宗教”。只要找到适合的传播方式,我相信,诗歌会迎来复兴。至少现在有这样的迹象。”

诗歌是小众的、精英的、冷门的,这种观点早就不鲜见。但诗歌对年轻人的潜在吸引力,让赵丽华印象深刻。她讲述说,今年她在全国多所高校进行了自己的诗歌巡回讲座,“在大学生中做诗歌讲座,让我总体有一个非常深的感受:现在的年轻人群体是非常热爱诗歌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新颖的实验型的诗歌写法,他们的接受度和敏锐度非常好。我跟他们讲,我的诗歌写法,或者像‘乌青体’的诗歌,都不是胡乱瞎写的,而是有自己的诗歌传统和严肃的诗歌理念。听我的讲座,这些大学生的思维往往非常活跃。”

■相关链接

再不读诗写诗你就弱爆了

1.不止名家朗诵,企业管理者、律师、公务员、学生都“为你读诗”

每晚十点,你可以在线收到一位阅读嘉宾朗诵的诗歌。有统计显示,微信订阅号“为你读诗”很快就收获超60万个粉丝,每晚平均有8万人听诗,通过阅读和聆听欣赏诗歌的早已过亿。嘉宾朗诵的有著名诗人比如李白、李商隐、李清照等的作品,也不乏新诗名作,如郑愁予的《情妇》,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冰心的《纸船》,余光中的《乡愁》,戴望舒的《雨巷》,舒婷的《致橡树》以及当代诗人于坚的诗。最近因科幻电影《星际穿越》而顺带大热一把的迪伦·托马斯的诗歌“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也成了被朗诵和收听的热门。

诗歌朗诵者群体当中也是名家云集,比如电视主持人陈鲁豫,《舌尖上的中国》解说、配音艺术家李立宏,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主持人以及电视剧《红高粱》男主角扮演者朱亚文等人。

2.线下在大理摆地摊卖“手写诗”,线上与新锐漫画进行“诗合作”

因“废话体”诗备受争议而走红的青年诗人乌青,最近在做两件与诗歌有关的事情。第一件,他现在在大理居住,将自己的诗歌写在纸板上或者布包上,在大理街头摆摊。去大理旅游的文艺青年,除了听流浪歌手唱歌,还可欣赏到乌青的“手写诗”。第二件,他与兄弟六回一起,主编一个风格立为“新诗意”、“酷杂志”的微信公众号“这里有诗”。在标签备注里写道“如果生活没有诗意,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在这个电子杂志中,有乌青手写的诗歌卡片展示,有他的诗人朋友们的好诗欣赏。还有乌青的诗与新锐漫画混搭,女诗人小安自绘自创的诗意明信片等“诗合作”栏目,显得生动活泼。甚至还有六回对购买乌青手写诗的文艺青年的即兴访谈。    (综合)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