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行业聚焦·商业
3上一版  下一版4
 
鹰城商圈: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4年1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鹰城商圈: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现在的大型商场,黄金、珠宝琳琅满目。 本报记者 李英平 摄
早期,市民排队等待购买物品。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科学

在女儿的坚持下,11月16日,市民陈大妈终于勉为其难地接受了一件礼物——购自市区万家商场、标价3000多元的一件羊毛大衣。心疼价格的同时她又感动于女儿的孝心,不禁回想起自己年轻时在老大楼买布做棉袄的情景。

如今,年长的市民都有关于老大楼的记忆。看看如今琳琅满目、有些甚至叫不出名称的商品,再想想曾经我市唯一的商业中心,陈大妈感慨,如今的选择真是越来越多了,也确实方便多了。

曾经唯一的商业中心

鹰城建市之初就有了一所综合性商业中心——老大楼,全称为“平顶山市百货大楼”。刚落成的老大楼为两层楼,分烟酒、百货和纺织3个销售区域,一开业就人流如织。

据《平顶山市志》记载,建市时,城乡市场以国营商业为主,集贸市场时开时闭。随着煤矿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043万元。当时,除了居民粮油、棉布凭票证限量供应,其他日用消费品都是敞开供应的。

“老大楼建成时,在全市创下几个第一。”市商务系统退休干部闫红梅说。它不仅是全市第一幢楼房,面积、豪华程度在当时也都是第一,崭新的柜台、玻璃橱窗……气派程度当时的市民大多是头次见。经营的品种则是日用百货,从针头线脑到“三转一响”,一应俱全。

1975年,平顶山第一百货成立,即后来的平顶山商场。它也由此成为市民口中的“新大楼”——相对于老大楼而言。从此,市民的购物不再具有唯一性。老大楼拆迁改造后,它成为我市最年长的商场——下个月,就要迎来自己的39岁生日。

今年40岁的尹向华曾经是平顶山商场的一位营业员,如今已是平顶山商场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古韵茶道副经理。她模糊地记得,7岁时家人曾在商场二楼买了条喇叭裤,在一楼买了辆小三轮自行车。“小而全,百货、日化,钟表、电器……什么都有。”

计划经济时代的“票夹子”

据尹向华介绍,早期商场的收银台可不像今天的收银台,扫扫条码就轻松地显出价格。那时的收银台是打算盘计算总额的,所有柜台上都有一条打过蜡的铁丝连接着收款台。售货员把票证和钱夹起来,手一推,传到收款台,收银员拿了票据,把回单和找头再推回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单单票据和钞票在头上飞来飞去,有人焦急地喊着服务员,想从柜台里拿出心仪的商品看看;有人抱着刚买好的东西从人群中挤出去,满脸喜色。

这也是早期商场的一个特色。据《平顶山市志》记载,“大跃进”期间,国营商业大购大销,致使购销狂涨,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原因,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商品货源短缺,供不应求。群众生活必需品,包括副食品、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紧缺。1961年,商品供应扩大了凭票供应范围,80多种生活必需品都实行凭票证限量供应。这时的资源紧缺和普遍使用的“票夹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人印象深刻。

当时,营业员很吃香,收入高,“找对象都好找”。尹向华说,直到1991年,商场营业员仍然属于高收入职业。当时,普通人月收入才100多元,而平顶山商场有的职工能拿到七八百元,“一年奖金有时可能达到两三千”。看中了这好单位,当时连高中老师都争着调入商场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集贸市场开放了,商业网点开始增加。1983年后,多种票证都取消了,市场供应逐渐变得丰富,市民着装也开始由原先的单一变得多样。

上世纪90年代的“五朵金花”

2003年,身为国有企业的平顶山商场改制,也是当时商界“五朵金花”中首家改制的。

“五朵金花”是上世纪90年代人们对我市5家大型商场的昵称,即平顶山商场、中原商场、商业大楼、人民商场、华宝商场。

“五朵金花”当时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在消费方面有了更多可选项。商业大楼的生意一度相对最好;平顶山商场的家电、服装口碑好;华宝商场建成之初就以电器为主。曾经风光一时的老大楼,影响力在慢慢消退。

由于影响力广泛,各大商场很快在鹰城成为地标式建筑。约定在某处见面,“某某商场附近”的频率曾经相当高。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至于老大楼拆除后好几年,公交车上的报站依然沿用着“老大楼到了”。

上世纪90年代末,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平顶山的服装百货业销售额都在下滑。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小私营业主增多,对商场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新的商场不断加入,老商场重新洗牌、转型,以图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不适应,就将被淘汰。

鹰城商圈日渐扩大

鹰城商业自本世纪初愈加繁荣。双丰百货中心店、万家、鹰城世贸、双丰商城、丹尼斯等一系列大型商场纷纷开业,给予市民更多选择。

商场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使得各商场纷纷寻找自己的定位。有的以服装为主、有的主营电器;有的针对年轻时尚客户群,有的面向工薪阶层,有的定位在高端货品……

鹰城世贸2003年开业时,定位为引领消费时尚、追求品质生活,走中高端市场线路。鹰城世贸广场企划部部长颜国英告诉记者,按照最初的规划,它就是一所综合性购物场所:咖啡厅、书店、主题餐厅、美食城样样俱全,即使放在今天也不算落伍。但是,由于当时市民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能力,咖啡厅、书店等只得关门,只留下了服装、鞋帽和超市。不过,发展到了今天,单一的购物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正在兴起。丹尼斯百货开源店、鹰城世贸广场二店等正在向这个目标迈进。

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商圈背后,是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心态的转变。双丰百货副总经理赵西霞已经在鹰城商界打拼多年。在她眼中,几十年来,鹰城市民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前的着装单一到现在的求新、求变,年轻人张扬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现在,市民的心态普遍比实际年龄更年轻,更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赵西霞说。

为了吸引更多市民,各大商场正在努力,积极改进。目前,以原有商圈为中心,众多新建住宅小区里,商业规划也成为一个重要部分。广泛分布于家门口的小型商场、超市也使得人们生活越来越便利。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