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记者节——我们在路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记者的幸福:感动常在 快乐相随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4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的幸福:感动常在 快乐相随

2013年,牛超(右)在采访为贫困大学生捐款的热心市民蒋伯林。 本报记者 李英平 摄
 

感动 责任 温暖

记者 牛超

又是一个记者节。它和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我当记者已有16年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也许只有我自己知道:采访受阻、遇威胁;没有节假日;每天面临交稿压力;一日三餐不定时,内分泌失调是常态;为了一个报道,加班加点,无暇顾及家庭、孩子……想想这些,有时也觉得自己挺心酸。不过,除了心酸,我觉得自己收获更多的是感动和温暖,也正是在这些感动的激励和温暖的陪伴下,我才能在记者的岗位上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去。

鲁山县尧山镇霍庄小学位于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山上,全校只有霍建芳一名教师和17名学生,是鲁山县海拔最高、最偏远的一个教学点。缺少体育器材,孩子下课只能玩“老鹰捉小鸡”“踢毯子”“丢手绢”,有的甚至玩泥巴。音乐课对孩子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老师上课的教具多是自己制作的,课桌更是“历史悠久”。

2012年3月,得知这一消息后,我连续两次奔赴该小学采访,并组织策划了《晚报有约,鹰城有爱》慈善拍卖活动。社会上不少爱心人士纷纷参与此次活动,捐钱捐物。活动结束后,带着爱心人士的心意,我和同事又亲自到市区买来该校急需的电脑、体育用品等东西,冒雨送到该校,并组织孩子们进城观看3D电影,和城里的孩子结对子。那一刻,望着洋溢在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每年高考过后,为了让更多贫困孩子有学上,晚报总要举行“爱心成就大学梦”活动。为了能将助学金真正发放到贫困学子手中,我要顶着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和部室的同事一起奔赴我市各个县(市、区)的偏远山村。我们挨家挨户走访贫困家庭,将其家庭情况汇总,再向社会公布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状况,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看着市民顶着烈日到报社捐款,那一刻,我的心里除了感动,更多是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去年夏天,我市遭遇了西瓜难卖的情况。我们策划组织了“爱心卖瓜”系列报道。为了将瓜农的难处、艰辛真实地呈现在市民面前,我奔波市区街头,一连走访十余个西瓜摊点,写出了《西瓜今夏价低瓜难卖 瓜农个个愁眉不展》、《西瓜为何价低还难卖?农业科技专家分析“卖瓜难”原因》等一系列稿件。稿子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市民、爱心企业都伸出援助之手,争买“爱心西瓜”。那一刻,我感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和市义工联联合举办“冬日暖阳”活动,为各县、区贫困家庭送去冬天急需的棉衣、棉被;到市孤儿寄养点献爱心;和市爱心之家志愿助学协会的志愿者一起为贫困孩子送学费……采访中,我见证了一批批为爱心事业奔波的人士,也结交了一批有爱心的朋友。

市民曹女士连续为“爱心成就大学梦”活动捐款数万元,并长期资助两名大学生,每年“爱心成就大学梦”活动前,曹女士都要与记者联系,询问相关资助事宜;一位爱心市民长年参与本报举行的各种公益爱心活动,通过记者献爱心近十万元,而记者从未与其谋过面;80多岁的蒋伯林连续数年为贫困学生捐款……他们的爱心时时感动着我,也时时激励着我,在我采访受阻、心情不好时,也温暖着我,让我能更好地调整心态,努力工作。

与你同行 收获感动

记者 杨岸萌

2011年3月4日上午11时许,忙完半天的采访,我正在晚报热线办公室整理采访来的素材,准备下午写稿。

中午12点,同事把午餐带了回来,我打开午餐,还没开吃,热线电话就急促地响了起来。

交通协管员陈女士在电话中说,有两个人在宝丰捡到了一个钱包,现在到市区找失主,他们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人,希望能帮忙找失主。听说两人正在建设路与光明路交叉口附近,因为离报社不远,我抓起外套、拿着采访本和手机就下了楼。

他们是一对老年夫妇,老先生开着一辆油漆斑驳的农用三轮摩托车,老太太坐在后面。70多岁的老先生身穿黑色布棉袄,60多岁的老太太腿上盖着一个半旧的棉被——她双眼近乎失明,因患类风湿不能走路。

两位老人在宝丰县城买药时捡到一个钱包,看到钱包里身份证上的地址后到市区寻找失主。

当天天气晴朗,但是依然寒冷。他们一大早从家出发,到市区后试图自己寻找失主,但是找了半天没有找到。

我当即表示会帮忙寻找失主。我打算先带他们去吃饭,老先生和老太太一个摆手,一个摇头,说要赶紧回去。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心里突然酸酸的。

平时经常会有市民捡到钱包、身份证、银行卡等东西打电话给我们寻找失主。因为这些东西丢了都能补办,很少有人再因为这事跑近百里路找失主并且是自己去找,两位老人的行为令人感动。

送走老人后,上楼来买的饭已经凉了,草草吃了几口,赶紧写稿子。因为感动,我第一次在稿子后写了采访手记。

今年已经是我当记者的第五个年头,这件事过去三年多了,但每每想起都觉得记忆犹新,这份感动,也让我在之后的工作中更加踏实认真。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记者 李霞

“前段时间晚报上登的咱市动物园的一只狗熊将一个小孩子的胳膊咬掉了的新闻你听说没有?其实呀,这狗熊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那回我到动物园采访时得知,熊妈妈也像人一样很爱宝宝,只是它坐月子时,一旦听到动静或受到惊吓,它会将宝宝给吃掉,因为它觉得宝宝是从它肚子里出来的,回到肚子中会更安全……”我喜欢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地将自己的采访经历与亲朋好友分享。看着他们好奇的眼神、听得津津有味的神态,我心里就像大夏天吃了一大杯冰琪淋一样爽快。作为一名经常跑社区的记者,我最大的感悟是:每天上班,你都无法预见今天会有什么事件发生,有什么样的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烦心事等着你去揭秘。当记者的日子是充实的,太阳也每天都是新的。

人都说昙花一现很难见,可是我1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有多次亲眼见到昙花绽放的经历。去年9月份,市区鹰城广场附近的阳光花苑小区,3株两三米高的昙花一夜怒放近百朵。采访那天,我和丈夫、5岁的儿子一起,一家人去观看昙花盛开的情景。从当天晚上9点多一直等到了第二天凌晨1时许才离开。我还用手机将昙花开的过程拍了下来,它们开放的过程真的是太美妙了。如果不是当记者,恐怕很多人不会有这样“饱眼福”的机会。

110是众所周知的号码,110报警服务台是如何接警的?天天看天气预报,可是你知道气象台是如何工作的吗?2011年12月27日,家住湛河区九里山街道宏伟社区付东海的妻子刘双丰在医院顺利产下三男一女“龙凤四胞胎”,你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吗……只要是您感兴趣的人和事,都是记者所关注的。

“当你看见我的时候,我在纸上;当你没有看见我的时候,我在路上。” 这是新闻记者的真实写照。

为他人带来幸福 是我最大的快乐

记者 孙书贤

转眼我已在新闻采访的道路上走过了13个春秋,尽管其间历经风雨坎坷,也曾经受到不少委屈,可作为一名记者,我能利用手中的笔为他人带来一点幸福,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

今年6月1日,我与平顶山市义工联郏县工作站的义工们一起去慰问贫困儿童。在郏县王集乡枣庄村,我们为该村5岁的贫困儿童袁世博送去了学习用品和奶粉。当我们见到袁世博时,只见他穿着破旧的背心和裤衩,脚穿一双旧拖鞋,让人顿生怜悯之心。最让人心疼的是,当时他年仅16岁的姐姐袁亚倩在火辣的太阳下独自在收晾晒干的小麦。她一手拿着袋子,一手用盆子往袋子里装小麦,汗水浸透了额前的头发,顺着两颊流淌。装车时,她勉强将麦袋子紧贴着身子,吃力地扛起。这场景让我们着实震惊。我们连忙跑过去,帮助她把麦装进袋子,然后再用三轮车帮她送回家里。大家帮她把小麦全部搬进了屋内才放心地前去看望别的贫困儿童。

离开袁亚倩姐弟之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出于职业的敏感,我认为袁亚倩姐弟俩肯定有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6月11日,我和义工杨苗蕊、雷晓佩、杨淑蕾带着几袋衣服、作业本、鲜桃来到了袁亚倩家中。义工雷晓佩还专门给小世博买了一套新衣服。我亲手给小世博洗了澡,为他换上了新衣服。看到袁家院内有一大堆垃圾,我就和义工朋友一起找来三轮车清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把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

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我了解到,袁亚倩的爸爸在4年前患上了食道癌,妈妈有残疾。袁亚倩小学四年级没上完就辍学在家,要伺候爸爸妈妈,照顾年幼的弟弟,还要干农活。汛期即将到来,可袁亚倩一家三口还居住在两间低矮、破旧的危房里。我当即给王集乡乡长李刚打了电话,向他反映了袁亚倩的家庭情况。王集乡党委副书记王进伟等人来到袁亚倩家中查看情况,王进伟当场表示,马上向领导汇报,争取早日让袁亚倩一家人搬出危房。当天,我就写出了《16岁少女弱肩撑起一个家》的通讯稿。6月12日,本报发表该稿件。6月下旬,王集乡党委政府、枣庄村两委会请来了施工队为袁亚倩家盖新房。7月底,袁亚倩家的新房落成。我又采写了《16岁少女袁亚倩家盖起了新房》的消息,7月29日见报。

在解决袁亚倩一家人住房问题的同时,我又了解到袁亚倩到现在还是一个“黑人”。经过我一个月的奔波,袁亚倩终于在8月21日拿到了崭新的户口簿,她家也在当日乔迁新居。我及时采写了《16岁少女袁亚倩双喜临门》的消息,8月22日见报。

一次偶然的机遇,让我通过3篇新闻稿件帮助了贫困少女袁亚倩。后来,袁亚倩激动地对我说:“没有想到你的几篇报道,让我实现了两个梦想,真是太感谢了!”听着袁亚倩充满感激的话语,我心里流淌着一种别样的幸福。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