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记者节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记者李英平:“鹰眼”看鹰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4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李英平:“鹰眼”看鹰城

晚报摄影记者李英平。
 

□本报记者 王春霞/文 彭 程/图

核心提示

他是晚报现任年龄最大的记者,他的名字中有一个“英”字。不知道何时,他得了一个“老鹰”的绰号,年轻的后辈当面喊他老鹰,他也只是嘿嘿一笑。现在,他干脆把自己的网名也取作“老鹰”。

他叫李英平,晚报摄影记者,相信很多读者都认识他。

每天,他骑辆破自行车,穿梭在鹰城的大街小巷,用鹰一样的眼睛捕捉着新闻,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这个城市的变迁。

◆“自行车记者”

11月2日上午,开完晚报早8点的晨会,李英平回到办公室打了一通电话,询问一些单位“有料没有”;头天接到的线索,再敲定一下采访的具体时间……一阵忙活之后,9点,记者跟他出了报社大门。

“李老师,今天第一站去哪儿?”

“先去建设街小学,他们那儿有个泥塑展。”

刚拐上光明路,“眼尖”的李英平就看到新华区医院大门北边排着长龙:“哟,这么多人,咋不多设几个缴费点呢?这也说明居民的保险意识提高了。”一看条幅,原来是光明路街道的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正在这里缴费呢。

说着,他把电动车停在路边,从摄影包里拿出照相机,寻找角度拍了起来。然后,他又挤进收费室,询问一番,出来又补拍了几张。

“摄影记者每天得出来遛街,这一遛,新闻图片就来了。”李英平说,走在街上要会观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捕捉新闻。20多年来,他养成了一个职业习惯,就是爱看热闹,只要看到大街上人群扎堆儿,他必定会上前看个究竟。

1984年,李英平从当时的平顶山高压开关厂调至平顶山日报社工作,先是在广告部门做美术编辑。

“1993年,我刚从美编改任摄影记者,不知道到哪儿去找新闻线索,当时的总编说,要放下记者的架子,当一个‘自行车记者’,‘扫’大街、钻胡同、进楼院……”

他记得第一次交稿子时,交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反映夜间街头自行车修理摊的;另一张是表现母女同当清洁工,清扫一条马路的照片。交到版上后,两张同时都发出来了,版面编辑对他说:“中,李英平锯响就有末。”

尝到甜头之后,他一直坚持骑自行车采访。

“骑自行车采访有一个好处,就是拉近和群众的距离,我结交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朋友,他们不管走到哪儿,遇到新鲜事、突发事都跟我打电话联系。”

他说,他拍过的那个夜间自行车修理摊的摊主常师傅,现在已经六七十岁了,自从为他拍过照片后,他俩就成了好朋友。周围只要有事不论大小常师傅都与他联系,经常提供线索。

◆“抠门”记者

我们边走边聊,拐上了矿工路。这时,他停下车,将原本放在脚踏板上的摄影包背在身上,然后用脚蹬电动车爬起了坡。

“这段路是慢坡,这样能省电。”他说,现在城市框架拉大,记者遛街的半径也扩大了,有时候跑的路太多,会碰到电被耗完的情况,所以得省着用。

其实,他的“坐骑”原来一直是一辆破自行车。他一直不换还有一个原因:“破自行车放在哪儿都不怕丢。”直到3年前,才“鸟枪换大炮”,改成了小型电动车。

李英平的“抠门”,是同事们众所周知的。他并不避讳自己的这一“缺点”,正所谓俭以养德,何况现在从上到下都在提倡节俭,反对浪费。这让他更有了抠门的理由。

出门采访前,一位女同事当着他的面笑着说:“一次,我在报社看到李老师把电动车换成自行车骑着出门,你知道他说啥?他说,他到开源路采访得存车,电动车得一块,自行车只要5毛!”对此,他嘿嘿一笑,算作默认。

有时,看他穿着很潮的牛仔裤,忍不住夸他两句,他坦承:“是俺孩哩。现在儿子大了,开始捡儿子的衣服穿喽。”

现在的李英平又高又瘦,看起来分外精神。问他是如何保持好身材的,他说:“就是管住嘴,迈开腿。我正处于减肥中,去年到现在减掉了30多斤肉,高血脂和高胆固醇都降了下来。”

◆“敬业”的记者

来到建设街小学门口,门卫师傅一看,急忙开了电闸门。我问门卫师傅:“你认识他呀?”“他是记者,经常来的。”门卫师傅笑言,虽然不知道名字,可脸熟得很。

正是课间操时间,小学生们围着校园里摆放的师生创作的手工艺品评头论足,李英平急忙端起相机按动快门,特别是针对学校新创作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组泥塑作品进行各个方位重点拍摄。

听完学校领导对泥塑作品的创作介绍,翻看相机里已拍到满意的图片,李英平就跟校长罗文平等人告辞。校长罗文平由衷地说:“认识英平这么多年,他从来都是匆匆来匆忙走,连一杯水都不喝,真是敬业呀!”

第二站,我们来到市区劳动路一个城中村改造拆迁现场。李英平说,早上他在办公室接到了市民秦先生的投诉电话,说是一栋家属楼还有几户未搬迁,就开始拆楼了。

我们找到拆楼现场,李英平对着在拆楼房进行一番拍摄,我们又一起采访了拆楼负责人、现场群众,随后进入住户家中采访。

事情的前前后后采访清楚之后,已是11点多。出了家属院,刚走到劳动路与建设路交叉口,路口倒地的一辆三轮电动车又吸引了李英平的眼球——出车祸了!

穿过路口,停好电动车,他又端起相机拍了起来。“昨天晚上,我就碰到了两起车祸。”他边拍边说。

车祸不大,骑三轮电动车的女士坐在警亭里,等待碰倒她的摩的司机回家拿钱。采访之后,已近12点,上午的采访算是结束了。这对李英平来说算是比较轻松的一个上午了。

下午两点半还有个活儿,他要去新城区附近拍摄湛河治理排污暗涵铺设的情况。在上午采访的路上,他已经跟湛河治理指挥部的人约好了。

我心里感叹,怪不得,他是晚报的“发稿王”呢。晚报上每天都有不少图片是他拍的,每月的发稿量能超出任务两三倍呢。

虽然已是53岁的高龄记者,他好像从来不知疲倦。

他说,他在家待不住,连电视连续剧也吸引不了他。每天不出来遛街拍几张图片,总觉得少点啥。

◆摄影就是“记录现场”

走在大街上,不时有人跟他打着招呼。也难怪,做摄影记者20余年,他的熟人朋友已遍布鹰城。

可以说,鹰城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进入过他的镜头。有人说,他是鹰城的活地图。有时,编辑拿不准的地名、位置,也会向他求教。

李英平说:“干摄影这么多年,越是刮大风、下大雪、下暴雨,别人往家跑,我是往外走,因为这个时间段,最能出新闻,最能拍出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一次看到报社门口一辆车的车轮陷进了无盖窨井,他拿起相机跑下楼,相机刚要举起来,人家把车抬了出来,“就差那两三步”。

还有一次,市区建设路东段有个翻车事故,他和当时的文字记者李可骑车飞奔赶到现场时,人家正好用吊车把翻车给掀了过来。

“文字可以写,照片却拍不成了。”李英平说,“我们摄影跟你们文字记者不同,你们可以用文字还原现场,我们只能是记录现场。”

想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李英平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是跟随警方前往南阳方城县拐河抓捕震惊全国的郑州银基广发银行抢劫案主犯张书海的同伙。

晚报三人采访小组凌晨接到消息出发,2001年6月22日凌晨4时赶到拐河。当时郑州、平顶山、南阳三地警方合围搜山,他要跟踪拍照。

“当地民兵送来一筐馍,由于赶到现场的媒体记者太多,他们仨人只抢到一个馍,只好掰成三块分着吃,这就是一天当中吃的唯一的一顿饭,渴了就到附近的河沟喝点水。”李英平说,为了赶稿,当晚他们又开车返回平顶山,夜里11点半才赶回报社交照片,次日一早晚报出街,一版刊出了《郑宛平三地警方铁壁合围》的报道。这篇报道最终还获得了中国地市报新闻一等奖。

“新闻采访也和种地一样,你出多大力,就能收获多少粮。”这是李英平多年采访总结出来的最朴素的感悟。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