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5版:社区·圈子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太极拳打出健康人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4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极拳打出健康人生

徐秋(前)在义务教授和式太极拳
张峰(左一)一家在练习和式太极拳
 

□本报记者 王民峰/文 张鹏/图

【核心提示】

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温县陈家沟。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氏、杨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打太极拳能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在鹰城的公园里、文化宫内、湛河堤上,经常可以看到打太极拳的人。

徐秋:

希望更多人打太极拳

你若想学习太极拳,但苦于没有老师教,不妨到市工人文化宫西北角看看,那里每天早上6时到8时,都有一位老者免费教大家练习太极拳,他就是和式太极拳高手徐秋。

10月31日上午,在市工人文化宫南门附近,记者见到了徐秋。他中等个头,身板结实强壮,眼睛炯炯有神,今年虽已60岁,但头上白发却寥寥无几。徐秋笑着说,这得益于他40多年来坚持学习太极拳,“我从13岁就拜师练习太极拳了,现在身体强健得很!几乎很少生病,感冒不吃药也会好”。

徐秋祖籍在太极故里——河南温县赵堡镇,离陈家沟1公里远。幼时家境贫寒,身体瘦小的徐秋为强身健体,从13岁起开始拜师习练太极拳,师从和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和学慧和第五代传人和士英及太极名家张玉凤。20多岁时,徐秋先后到温县周边的孟县、沁阳、武陟、博爱等地寻访名家,交流练拳心得。

1991年,徐秋来到平顶山,先后在机关、学校和企业担任专兼职武术老师传授太极拳。为推广和式太极拳,他始终把武德作为教育学生的首要,把强身健体作为教授拳艺的目的,曾自筹资金创办和式太极拳俱乐部,直接义务授徒达数百人之多。

“练太极拳要多读书,读书能明理,学拳自然容易。”徐秋说,太极拳是一种文化拳,讲究身心双修,是一种有氧健身项目,常练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徐秋说,太极拳是无言的诗、立体的画、流动的雕塑,精微奥妙之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有在实践中反复探讨,切磋琢磨,才能逐步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让徐秋欣慰的是,我市练拳者虽以中老年人居多,但已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习练太极拳。他希望太极拳能够真正走进社区、机关、企业,让更多的人习练太极拳,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张惠琴:

免费教拳17年

每天早上或下午,在市河滨公园内,63岁的张惠琴都会带领大家练习太极拳。“张老师教大家练拳17年了,从没中断过。”68岁的王兰英说,她跟着张惠琴打太极拳十几年了,风雨无阻。

10月31日下午,记者在市河滨公园见到了正领着大家练习太极拳的张惠琴。张惠琴说,她是原绢纺厂退休职工,1982年,由于饮食没有规律,她患上了胃病。“当时胃病厉害得很,吃不下饭,还吐酸水。”张惠琴说,后来,她听广播得知打太极拳对肠胃有好处,便决定找人学习太极拳。

于是,张惠琴到了温县陈家沟参加了陈氏太极拳学习班,经过一个月的刻苦学习,她熟练掌握了74式陈氏太极拳和49式陈氏太极剑。

从陈家沟回来后,张惠琴坚持练习太极拳3个月,发现胃病竟然消失了。“近3年来,我没有吃过一粒药。”张惠琴说,1997年退休后,有了更多时间练习太极拳,陈氏、杨氏等多套太极拳法,她样样精通。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打太极拳的好处,在张惠琴的努力下,1997年,我市成立了湛河区河滨社区健身气功辅导站。

辅导站成立后不断发展壮大,如今跟着练习的达200多人。目前,我市太极拳辅导站已经发展到50多个,共有上千人加入。

每天张惠琴都会免费教大家太极拳、太极扇、广场舞。张惠琴说,教大家健身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一种习惯,“一天不见老伙伴儿们,心里就想得慌”。

“张老师非常善良,无论谁想跟她学练拳,她都会手把手地教。”王兰英说。

黄红召:

陈氏太极拳名家

陈氏太极拳名家黄红召最近比较忙,前不久,他受北京大学产业与金融高级研修班的邀请,教大家太极拳。“往后每两个月去一次,一次教3天。”黄红召在电话中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太极拳惠及更多的人。

10月31日下午,在市工人文化宫八角亭旁,数十人正跟着黄红召练习太极拳,只见他身腰灵活、体格矫健,给大家示范了太极拳套路后,他又不厌其烦地讲解动作要领。

黄红召今年50岁,老家在襄城县,童年开始习练外家拳散打,少年时便崭露头角,且多次获奖。20多岁时,他和妻子来到我市打拼,30多岁的时候,生活条件逐渐好转,但身体和精神状况却变得糟糕了。为强身健体,黄红召经人介绍认识了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嫡宗传人陈小星大师。

为跟大师学拳,黄红召和妻子每年都要到陈家沟拜访陈小星,请求指导,有时一年要去十几次。经过长达5年的努力,夫妻二人对太极拳的虔诚之心,博得了陈小星的垂爱,陈小星于2005年收二人为入室弟子。得到了师父真传后,黄红召拳艺日臻精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湛拳艺。

若无特殊事情,现在,黄红召每天都到市工人文化宫八角亭打拳锻炼,跟着他学打拳的人也越来越多。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有人跟着学拳,他都倾囊相授。

今年5月,中央电视台5套《健身动起来》栏目组为黄红召做了专访。由于对太极拳的推广和发展有特殊贡献,黄红召2012年被评为中国当代太极拳名家,2014年被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项目和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家族理事会评为“陈家沟陈氏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

黄红召说:“拳是修身的,太极文化是修心的,只有身心结合,由内到外修,才能身心健康。”

张峰:

一家三口练太极

今年44岁的张峰是一名公务员,家住中兴路北段。对于他来说,打太极拳的目的很明确: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现在,打太极拳已成为张峰生活的一部分,在他的带动下,妻子和儿子也迷上了打拳。

10月31日上午,在市工人文化宫南门附近,张峰对记者说,由于他体质不是很好,容易感冒,为增强体质,他选择过跑步等运动,但收效甚微。去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峰听说在市工人文化宫西北角,有一位太极拳名家徐秋免费教大家太极拳。张峰说,他找到徐秋老师,一学就是一年多。

“练拳贵在坚持,不论天气好坏,我从来都不会‘缺席’。”张峰说,自练习太极拳以来,他感觉体质变好了,“以前经常感冒,必须吃药才会好,现在就算是感冒了,不吃药也能痊愈。”

张峰说,太极拳不仅是一项健身项目,更重要的是它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拳愈练感受愈深,越练越有滋味”,练习太极拳能让人心胸开阔,拥有一个豁达平和的心态。

在张峰的影响下,妻子和6岁的儿子也迷上了打太极拳。每逢周末,他们一家三口都会到在市工人文化宫跟着徐秋练习太极拳。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