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本市·市区
3上一版  下一版4
 
正过路口绿灯变红灯,怎么办?
志愿者王菊红的感恩人生
我市境内两条高速昨天因雾封闭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曾受严冬寒 更惜春风暖
志愿者王菊红的感恩人生

王菊红与儿子于梦泽。

本报记者彭程摄
 

采访对象:王菊红

家庭住址:卫东区东工人镇街道东湖社区东湖花苑小区

家训家规:乐观向上待人友善坚强自立

□本报记者巫鹏

平煤神马集团十二矿女工王菊红,身残志坚、乐观坚强,十几年如一日照顾重病的丈夫、残疾的儿子,还和众多志愿者一起组成了“菊红爱心公益联盟”,由受助到助人,实现了华丽转身。近日,记者再次来到王菊红家,了解她的家风传承。

面对困难选择乐观坚强

出生7天,母亲去世;4岁那年,患上小儿麻痹,因没钱治疗落下终身残疾。

20年前,儿子呱呱坠地,却被诊断出重度脑瘫并伴有新生儿硬肿症。

2008年,丈夫患恶性脑瘤。

一件件对普通人来说难以承受的遭遇,一次次发生在王菊红身上。即便如此,王菊红依然乐观面对,坚强生活。

今年9月22日下午6点10分,记者来到王菊红家时,刚把儿子从市三高接回来的王菊红正在准备晚饭。

每天早上,王菊红天不亮就起床做饭,吃完饭后骑乘电动三轮车带着儿子从家中出发,于7点前赶到八九公里外的学校,随后再赶到单位上班。中午,王菊红骑车赶到学校,将儿子接到她在学校附近租的一间自行车棚内吃饭和休息。下午,将儿子送到学校后,王菊红再匆匆赶回单位。下午儿子放学时,她又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将儿子接回家。

冬天寒风刺骨,夏天烈日暴晒,王菊红每天都要骑行近60公里,奔波在家、单位和学校之间。

坚持送孩子上学、上班、为儿子做康复按摩,身有残疾的王菊红言传身教,支撑、培养了儿子自强、自立的性格。

家风传承养成良好性格

谈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王菊红坦言,父亲的言行对她的影响很大。王菊红告诉记者,她父亲矿工出身,曾在矿山基层单位从事党务工作。

孝敬老人,善待他人,父亲这些品格让王菊红记忆深刻。王菊红回忆说,奶奶有次大病卧床,父亲连续几天几夜陪在奶奶身边。小时候家里穷省吃俭用,但只要老家的人和工友找上门,父亲都会热情接待,主动帮忙。

“爸爸对我的影响很大。当我面对孩子、丈夫遭遇的不幸,总会想起父亲的生活态度。”王菊红告诉记者,父亲总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从没有在孩子们面前流露出消极、苦闷的情绪和态度。

从受助到助人让爱心传递

虽然学习和康复治疗对于患病的于梦泽来说很吃力,但已上高二的他很用功,不愿放弃。如今的于梦泽很坚强,已经可以依靠双拐走路,性格开朗、自信。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王菊红明白这一道理。

十二矿工会女工委主任葛会兰告诉记者,2011年10月,十二矿成立爱心公益联盟,王菊红被列为首批帮扶对象。

经历了坎坷和磨难,才能深刻体会到在困难时被帮助的那种温暖。走出去,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激励处于困境中的人坚强、乐观地对待生活,这种想法在王菊红脑海中越来越强烈。2012年3月,王菊红参加爱心公益联盟。从受助者到志愿者,她的人生境界得到了升华。

2012年4月,与恶性脑瘤抗争近4年后,王菊红的丈夫离世。悲痛过后,王菊红更多地参与到了公益活动中。

当年8月,十二矿爱心公益联盟更名为“菊红爱心公益联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为残疾儿童捐款、看望孤儿……受王菊红影响,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其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