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难度高、风险大,胸心外科手术堪称“在刀尖上跳舞”。从1995年在我市率先开展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到如今每年心脏外科手术达到200例,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专家团队以精湛的技术和死神对决,将一个个危急重症患者从“鬼门关”拉回,开创了我市心脏血管外科手术多项先河。尤其是今年1月,法国国家外科学院万峰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市二院,使鹰城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的高质量心血管疾病诊疗服务。
高质量医疗服务惠及患者
一年前,51岁的市民徐先生无明显诱因出现较剧烈活动后胸闷气短现象,经检查被诊断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门诊给予药物治疗后症状减轻。近3个月来,患者症状又逐渐加重,活动量稍大即感胸闷气短,就来到市二院胸心外科就医。经心脏彩超检查,患者被诊断为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合并重度关闭不全、左心增大、升动脉瘤样增宽等,需行手术治疗。与家属充分沟通后,该科医疗团队在院士工作站常驻专家高峰教授的带领下,成功为其行“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升主动脉加固成形术+临时起搏导丝植入术”。
“院士工作站由万峰教授领衔,高峰、宋之明、李绯等国内外知名心血管专家组成。”该院胸心外科负责人、主任医师邵松海介绍说,万峰院士专家团队派专家常驻该院,围绕先心、冠脉搭桥手术,瓣膜手术,心脏大血管手术等心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在现有基础上指导医院开展复杂、疑难手术,目前已使众多患者获益。患者不用到北京、郑州等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知名心血管专家的高质量服务,且费用较低。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革新和进步,该科所实施手术的复杂程度逐年增加,手术量年均在200例左右。目前,该科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心脏病瓣膜置换和修复术、冠脉搭桥停跳和不停跳手术以及心脏大血管手术等,手术例数和难度在我省市级医院位居前列。万峰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落户,更是让科室的发展如虎添翼。
在开拓创新中硕果累累
市二院胸心外科底蕴深厚、特色凸显。依托于医院数十载心脏内、外科的技术积淀和强大优势,科室医疗团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曾创下全市心脏外科手术的多项第一:在鹰城开展首例先心微创小切口体外循环手术、首例不停跳搭桥手术、首例多瓣膜置换和修复手术、首例全动脉化冠脉搭桥手术、首例冠心病PTCA放支架后肺癌手术、首例微创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全市最低体重幼儿的心脏手术……目前,科室开展的常规手术包括冠脉搭桥停跳和不停跳手术、心脏病瓣膜置换、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大血管手术及心房黏液瘤摘除术,并开展卵圆孔未闭及房缺封堵等介入手术。另外,科室在食管癌、贲门癌、肺癌、纵隔肿瘤、血气胸、脓胸、大咯血、漏斗胸、胸外伤等胸部外科疾病常规手术及微创胸腔镜手术等方面也是成绩斐然。
攀登一座又一座技术高峰,该科医疗团队在手术中千锤百炼、不断精进、屡获突破,越来越多的高龄、病情复杂患者从中获益。
全力打造一流专科品牌
谈及科室取得的成绩,科室带头人邵松海将其归功于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科室的高龄、病情复杂患者多,病情变化快,手术难度高、风险大,需要手术小组、护理小组、麻醉小组、体外循环小组以及术后监护小组的人员紧密协作,每个人都肩负重担。”他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要时刻看护着患者,对病情发展仔细观察。气管插管、排痰、肌力恢复、翻身、拍背……护理人员的这些工作和生命紧紧相连,她们值班时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满负荷运转,但是大家都毫无怨言、甘于奉献。
在临床工作中,邵松海常常遇到肺部小结节的患者,有的人对此惊慌不安、过于焦虑,有的人则是放松警惕,失去手术机会。对此,他提醒,筛查中发现肺结节要放松心态,定期复查,明确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治,以免失去手术治疗机会。
“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医疗团队的紧密协作下,胸心外科如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展望未来,邵松海表示,科室将继续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一流专科品牌,从而更好地满足全市及周边老百姓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本报记者 魏应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