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市五院医养结合中心:养老有“医”靠 夕阳无限好
做精平凡事 修好人体“梁”
省“新时代宣讲师”走进郏县妇幼保健院
为什么干眼症患者越来越多?
宝丰县人民医院健康义诊关爱老人
总医院六矿医院成立居民健康服务中心
生物反馈刺激和射频治疗解患者难题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0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精平凡事 修好人体“梁”
——记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脊柱骨科副主任张豪伟
张豪伟正在查看患者颈部骨折CT片 本报记者 杨岸萌 摄
 

脊柱是支撑生命的“大梁”。2008年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张豪伟进入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主要从事专业对口的脊柱骨科临床工作。从颈椎到胸椎再到腰椎,他16年如一日为患者“修复”人体“大梁”。

勇担风险,瘫痪患者重新行走

做患者的“主心骨”,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这是张豪伟给自己定下的准则。

“要不是张大夫耐心解说病情、告知诊疗方案,我们不会放心让我妈再次手术,那她余生可能就只能在床上度过了。”10月14日,患者刘老太太的女儿带母亲来复查,谈及母亲的手术,她满是对张豪伟的感激。

3个多月前,家在我市某县的刘老太太双下肢出现无力的情况,当时家属都认为是脑梗死,在省级医院治疗后又送回县医院康复治疗,没想到不仅没有好转,情况还越来越严重。半个月前,刘老太太瘫痪在床且大小便失禁。

“问诊得知,患者4年前曾在省级医院做过胸椎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仔细查体后,我考虑患者此次病情可能是因为胸段脊髓受压引起的。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确定是原手术胸椎椎体病变压迫胸段脊髓导致的,初步考虑为肿瘤病变。”张豪伟说,虽然经过详细讨论后认为再次返修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但他给患者家属充分沟通病情、手术方案及风险、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后,家属燃起了治疗信心。

在家属同意手术治疗的情况下,张豪伟冒着极大的手术风险,带领团队为患者做了“胸椎后路返修减压脊髓粘连松解内固定术”。

手术很顺利,术后3天患者双下肢可以慢慢活动,术后8天在家属搀扶下可下地行走。且术后病理确诊病变为甲状腺来源的肿瘤,为患者甲状腺肿瘤治疗也提供了充足时间。

提升技术,伤患颈部功能恢复

作为总医院脊柱骨科副主任、科室骨肿瘤亚专业组组长,张豪伟每年手术三四百台,且其中90%以上都是三四级手术。提升手术技术对他来说是持之以恒的要事。

在工作中,张豪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前段时间他为一位75岁老人做了寰枢椎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很快可以下地活动。

颈椎的第一节、第二节分别被称为寰椎、枢椎。这位75岁的患者乘坐电动车时翻车摔伤致使枢椎齿状突骨折,这是一种累及寰枢椎区域稳定性的严重损伤,可能导致急性或迟发性颈脊髓压迫并危及生命。患者到医院的时候颈部疼痛、旋转活动受限、上肢麻木,影响四肢正常活动。

“手术固定是治疗不稳定寰枢椎骨折的首选方法,然而此手术需要在颈部开口暴露颈椎,而颈部又有非常多的血管、神经,且椎动脉更是在枢椎椎动脉孔中穿过,所以在固定骨折部位置钉道、固定钉子的时候需要谨慎小心,万一伤害到神经、血管、脊髓将造成严重伤害。”张豪伟说,一开始,此类手术他们都邀请上级专家过来做,后来他慢慢学习并掌握了技术,8年前率先在我市独立开展了此项手术。

“我们请上级专家,不仅整体的医疗费用会提高,患者还需要等待手术时间。自己掌握了技术,这两方面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总医院脊柱骨科主任刘帅说,张豪伟在日常工作中任劳任怨、刻苦钻研,掌握了多项先进技术,让众多患者受益。

全心全意,精诚做好患者服务

在张豪伟看来,在院治疗和康复治疗相结合才是治疗的全过程。为了让出院患者得到更好的用药、康复指导,他特地印制了包含了名字、电话、微信号、坐诊时间、专业特长等信息的名片,且会给每一位出院患者发一张。

“出院后情况怎么样?”“老先生有没有按时吃药?”“有一个月了,可以慢慢行走了。”……打开张豪伟的微信,有不少这样的交流信息。

几个月前,84岁的患者王老先生因双下肢疼痛、无法走远路慕名找到张豪伟做了“腰椎减压内固定手术”,术后10天顺利出院。出院后,张豪伟与王老先生的家人一直保持着联系。

“我家在南阳,家里有亲戚腰疼找张大夫做的手术,手术效果不错,所以才带父亲过来做。手术后还在担心出院了咋用药、复查,张大夫就给了我们名片。”王老先生的儿子在电话中说,“这几个月父亲身体有啥不舒服就跟张大夫联系,他每次都耐心回复我,还指导我陪父亲做些适当的功能锻炼,真的很感谢他!”

兢兢业业的工作,让张豪伟获得了平顶山市科技进步奖、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青年科技奖等称号。然而,面对这些赞誉他却非常谦虚:“我就是千千万万医生中的一员,做的也都是平平凡凡的事,只不过我会继续把这个平凡的事做好、做细、做精,挑起人体的‘大梁’。”

(本报记者 杨岸萌)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