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改革创新 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
坚定发展信心 持续攻坚克难 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召开退休同志荣退座谈会
我市组团参赛参展
湛河区:“和美”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延链强链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湛河区:“和美”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河湖相连、稻谷飘香、小桥流水、锦鲤跃池、小船悠悠,在这里可凭栏观鱼,可赏云听风。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相信这如诗如画的景致就存在于一个小村庄——湛河区曹镇乡曹西村。

“和美乡村建设工作,让我们村大变样!”曹西村党支部书记王军伟激动地说。

曹西村的变化,是湛河区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湛河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通过实施“十百千万”和美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一部四沿五旁”清理整治、“一村万树”建设工程,站在市域大环境的高度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引领各村互学互鉴促提升;通过开展“四季看变化”,快速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破题破局,让乡村建设出新出彩,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在我市8月底开展的和美乡村先导片区“夏看推进”活动中,湛河区作了交流发言。

齐心共建,废坑塘变身“小西湖”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曹西村背靠白龟山水库,水资源充沛、盛产稻米。今年初,该村被纳入平顶山市和美乡村先导片区后,村“两委”按照“把规划还给乡村,把设计还给农民”和美乡村建设理念,成立乡村振兴理事会,动员村民在小院里谈想法、提建议、做规划,共商乡村振兴大计。

区里请来了乡建专家鲍国志团队,不搞大拆大建,对该村北部临近顺坝路的大片废弃坑塘进行改造,打造了微缩版的“小西湖”;拆除环村寨河两岸违章建筑,埋设排污管道,对河道进行清淤,铺上河卵石,让河水变清,使之成为“小西湖”的配套工程,带动乡村环境整体提档升级……

党员干部带好头,干群才会拧成绳。村“两委”动员全村党员干部扛着铁锹、开着农用车,清理坑塘、河道淤积物。看着党员干部满头大汗地清淤,村民也纷纷加入,一个月的时间,就清理出1000多车垃圾和淤泥。

“小西湖”上整修道路,村民主动拉来砂石;搞绿化,村民踊跃干义工;建民宿,3户村民捐出老宅子;建广场,家家户户捐款捐物。

在深圳打工的村民张庆海通过视频看到村内环境变美了,主动联系村“两委”干部捐款1000元;程三青家的宅基地位于“小西湖”北岸,楼房主体已建成10多年,但因周围环境差,不想来此居住,楼房一直“烂尾”。“小西湖”开始打造后,他立即复工建设,并使房屋建筑风格与“小西湖”景观相融合……

如今,“小西湖”峥嵘初现,前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纷纷赞叹小乡村的蝶变重生……

串珠成链,小景点汇成“大颜面”

和美乡村建设,关键要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曹镇乡曹北村北边有连片坑塘100余亩,一直被人承包用来养鱼养鸭养鹅。看着曹西村干群齐心协力干出了名堂,该村村民也不甘落后,直接把热情拉满。

在村民的支持下,曹北村仅用17.5万元就收回了历史上承包出去的120多亩土地和水塘,仅用3天就完成24户共65个坟茔的迁移,仅用10天就实现13个水塘的连通和修缮。

村里美了,群众也自发比起了“家里净”。谢庄村制订了“两个坚持”(坚持村内清扫,坚持庭院整洁)计划,通过“三个一”(1个小时、100把扫帚、1碗粥)凝聚力量,男女老少齐上阵,共同建设和美家园。

外在美了,内在也变得更美。曹西村开设无人菜摊,村民将自种的瓜果蔬菜在无人值守的菜摊售卖,通过二维码付款销售。过去挂在墙上的“一约五会”变成了看得见的文明乡风。

目前,湛河区以曹西村、曹北村、杨西村等6个村为主体,连片打造的和美乡村先导片区已初见成效;同时,统筹规划、精准发力,全域推动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景观串珠成链,景美人和业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产业引领,小乡村成为“致富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产业的农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

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湛河区坚持产业入村,运营前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曹西村以江南水乡元素为基调,将稻米加工、奶嘴鱼、农家院等作为产业建设重点,已初具雏形;谢庄村拟在村内建立特色农产品直播基地,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曹北村以农文旅融合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入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将产业发展融入村庄建设,鸭舍咖啡、水岸民宿、特色餐饮、自然研学等项目正从规划走向现实。

河滨街道潘庄村立足“潘桃”、酥梨、猕猴桃等特色水果种植和生态养殖,打造了“潘桃源”五星工坊,发展旅游观光、采摘、垂钓和餐饮等多元经营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活力。

…………

湛河区将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将党员带头与发动群众完美结合,和美乡村建设正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

(本报记者 孙聪利 通讯员 王毛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