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4年4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人文底蕴、生态底色、经济活力于一体,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魅力城市
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惠州合江楼
惠州东坡祠
惠州朝京门
在惠州巽寮湾体验帆船出海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智慧工厂
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广东惠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和东部枢纽门户,亦是深圳都市圈副中心,素有“岭南名郡”美称。

当前,惠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品质,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经济活力足】

经济增速稳居全省前列,工业大市发展韧性强劲

惠州是一座产业雄厚、充满活力的工业大城。

今年2月,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全球石化巨头埃克森美孚称,惠州乙烯项目今年还将投资100亿元人民币。这标志着总投资约100亿美元、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坚定看好惠州、投资惠州,彰显惠州“磁吸力”。

国内外企业看好惠州、投资惠州。埃克森美孚、壳牌、中海油、恒力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先后在惠州布局“落子”、持续增资扩产。近3年来,惠州引进落地投资超50亿元项目20多宗,投资总额超3000亿元。

惠州经济总量稳居广东省第五,工业总产值破1.3万亿元。2023年,惠州地区生产总值5640亿元,增长5.6%,增速居珠三角第二,多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经济发展呈现强大韧性和活力,正绽放出新时代“岭南名郡”的现代化风采。

惠州坚持“集中集约”,聚焦“2+1”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3+7”产业园区,做强做优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中韩(惠州)产业园3个国家级园区,高质量建设7个差异化发展的千亿级园区,形成了梯次配套、各具特色的园区体系。

一手抓实体经济,一手抓乡村振兴。惠州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截至2023年底,惠州全市1043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10万元以上。

【人文底蕴深】

人文富矿古今辉映,千年古城焕发现代魅力

惠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明和谐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有5000年文明史、2200年建置史、1400年建城史,先后有480多位思想家、文学家踏足惠州。有385处文物保护单位、241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08项各级非遗、12家博物馆的14666件/套藏品……古老南越夔纹陶文化、岭南山水古城营建文化、“海丝”文化、近现代革命文化、东坡寓惠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散发千年古城独特魅力。

人文“富矿”,不断滋养着惠州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和“好人之城”。

从“百米冲刺”救人的“辅警哥”曾勇军到“挡刀快递小哥”黎志伟,从“托举姐”陈小利到“活雷锋”赵喜昌……截至2023年,惠州获评“中国好人”40人、“广东好人”100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6人次、省道德模范及其提名奖8人次。

深厚人文底蕴打开“文旅经济”密钥。目前,惠州全市A级旅游景区44家,5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居广东省前列。

【生态底色靓】

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绘就绿美惠州靓丽名片

惠州是一座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生态丽城。

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4年2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惠州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三,继续稳居全国前列,“惠州蓝”享誉全国。

山好水好空气好、城美景美人更美,是惠州这座城市的鲜明底色。

如果从空中俯瞰,惠州北依九连山,南临南海,罗浮山、南昆山、象头山,大山空灵,群峰耸峙;东江冲破山地分割,蜿蜒入城,滋养大地,奔流入海……在1.13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惠州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于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山水相融的格局。

而在中心城区更为明显,惠州古城的一边是东江、西枝江,一边是惠州西湖的五湖。在“三面滨江、一面临湖”的亲水环境中,古城与水东街、归善县城形成“一街挑两城”的岭南地区罕见山水城市格局。

有人说,惠州是绿色的。作为国家森林城市,惠州森林覆盖率达到57.91%,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85平方米。

也有人说,惠州是蓝色的。惠州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281.4公里,自然海岛162个。世界上最北端的海龟自然保护区、我国大陆18000公里海岸线上唯一每年仍有海龟上岸产卵的沙滩就坐落于此。

惠州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称号。

【发展潜力大】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惠州是一座服务高效、潜力无限的开放之城。

随着赣深高铁、广汕高铁相继建成运营,如今从惠州市区坐高铁30多分钟可直达深圳、1个小时直达广州和香港。而这得益于惠州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优势。

惠州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域,是珠三角连接粤东、粤北及闽赣的枢纽门户。“丰”字交通主框架、千万级新干线机场、“3线9站”高铁布局、亿吨级海港……惠州基本形成“海陆空铁”大交通格局,资金、人才、创新要素资源加速集聚,各种生产要素、产品能速达大湾区、内地乃至全球市场。

为了让企业扎根惠州、发展壮大,惠州提供了“精心呵护”、优质服务的土壤。坚持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0%以上用于工业,每年推出工业用地1万亩以上,确保项目能够快速落地。通过实施服务企业“直通车”、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周六延时服务、简化审批流程等措施,用心用情当好企业“服务员”“店小二”。目前,惠州全市实有经营主体近90万户,营商环境评价全省排名持续上升,经营主体满意度全省第三。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惠州获评首批“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两次捧得平安中国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成功“问鼎”省级平安建设最高荣誉“一星平安鼎”,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最安全稳定、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惠民之州”成为享誉全国的城市品牌。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惠州正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不遗余力提升城市品质,做厚做实制造业“家底”,展现城市活力、人文韵味、现代化气息,打造一座“远者来、近者悦、居者安”的湾区魅力城市。

(本版文图由惠州日报提供)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