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湛河区
3上一版
 
创全国文明城市 建美丽宜居家园|湛河区创文春季攻坚行动启动
“三抓三提”推进机关“五星”支部创建
马庄街道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排查 “三个三”筑牢安全底线
曹西村:村里挣钱 村民沾光
“红色物业”暖民心
“党员联户”解民忧
“行走湛河”系列报道之十六|热火朝天忙生产
永远不会忘记——志愿军老兵牛灿德追忆抗美援朝烽火岁月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4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不会忘记——志愿军老兵牛灿德追忆抗美援朝烽火岁月

 

在马庄街道马庄新村小区,居住着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牛灿德。老人今年已96岁高龄,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对当年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仍记忆犹新。

牛灿德1928年10月出生于现北渡街道莲花盆村一户贫苦家庭,兄弟4人,他排行老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报名成为一名民兵。1952年,上级动员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人民作战。时年24岁的牛灿德已有两个女儿,老大3岁多,老二还不满1岁。征得妻子的同意,他报名参加志愿军。同年10月底,他和同乡16名战友被批准入伍,并参加了防控常识培训学习。

“学习了7天后,大家登上‘闷罐’火车北上。”牛灿德回忆,当时在火车上有战友开始害怕,情绪不高。他作为老大哥,高声说道:“没啥可怕的,大不了一死,咱既然参加了志愿军,就不能当孬种!”

五天五夜后,他和战友到达辽宁省安东市(今丹东市),被编入志愿军某部后,乘火车越过边境进入朝鲜,其间经历了徒步昼伏夜行和敌方低空轰炸扫射。看到有的战友体力不支,他就主动帮忙背被包,历经六天六夜,终于到达“三八线”我方一侧,进入坑道防御作战。

“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挖坑道。”牛灿德说,在班长的带领下,他们点着豆油灯,用铁锹和铁镐一点一点挖,用弹药箱把土拉出坑道,堆到战壕两边。“累了困了,就和衣而睡,醒了之后继续干,豆油灯烟熏火燎,大家的脸都黑乎乎的,有时候面对面都看不出来是谁。”

坑道开挖过程中,吃水是个大问题,要到几里外的一处坑塘用空油桶背水。“水比较浑,有时候一桶水背回来沉淀后有半桶都是泥,大家用水都珍惜得很,几个月都没怎么洗脸。”牛灿德说。

经过4个月昼夜不停的施工,一人多深的坑道终于连通每一个连队。之后,牛灿德随部队到朝鲜西海岸驻防,由于我军防守严密,敌人未敢发动进攻。

1953年10月,十万大军奉调回国,牛灿德随部队回国驻防湖南省永兴县马田镇马田墟火车站附近。1956年,在山东籍排长李建如、湖南籍排长熊辉的介绍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表现突出,他先后被提拔为副班长、班长。

随后,父亲、妻子和大女儿千里迢迢前往湖南探望他,牛灿德这才得知二女儿在自己参军不久就因高烧不退不幸夭折。“自古家国难两全。家里当时怕影响我服役,没敢把这个事儿跟我说。”忆及此,牛灿德泪湿双眼。

2020年10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牛灿德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20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他又获得了中共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如今,年近百岁的牛灿德在孩子们的精心照料下,身体硬朗,心态良好,听听戏、散散步,过着幸福的生活。

(本报记者 孙聪利 通讯员 李书亚)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