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叶县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人”“智”合一提升叶县“气”质
新闻短波
“护苗”知识植入开学第一课
叶县纪委监委有效推进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生产满负荷 复工更复能
义务献血
叶县启动反电诈集中宣传活动
与古人交流的感觉很迷人
护好开学第一餐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3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古人交流的感觉很迷人
——记2023年感动叶县人物吴伟华博士
 

2月28日,在叶县盐都街道余庄村的一处没有装修的民房里,吴伟华与同伴们正在做着考古发掘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屋内架子上有序摆放着豆、觚、鼎、杯等陶器,另一半的架子则被层层的图书占满。

这些陶器均是从村外的墓葬遗址里挖出来的,该遗址被他们称作余庄遗址。春节前,该遗址入围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新发现论坛。“这是我工作以来获得的最大荣誉。”吴伟华感慨地说。

在入围上述论坛之前,吴伟华还获评2023年感动叶县十大人物,因为他已经悄然扎根叶县考古现场快十年了,其辛苦的付出和获得的成就感动了叶县人。

吴伟华是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夏文化考古研究室副主任,2012年南开大学考古专业博士毕业后,就来到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长期在南阳、洛阳等地考古一线工作。叶县文物资源丰富,2014年下半年,他带着考古队来到叶县。

当年,叶邑镇常庄村发现了古墓葬群,单位派吴伟华带着考古队前往。叶邑镇曾被称作旧县,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最北边境,叶公沈诸梁就长期驻守在这里,楚长城也从此蜿蜒而过。

吴伟华用专用铲等一点点精心挖掘,每遇到一件文物都惊喜异常。该墓群历史上遭多次盗挖,里边的青铜器多被盗走,只剩下零星的部件(小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还是在墓室里发现大量的巨大石头及流沙,属典型的石沙聚落墓,以防盗贼盗墓。这说明该墓葬群里有地位显赫的人员。终于,他们从其中两个大墓里找到了两名身份显赫者。“多种证据表明,其中一个墓主应该是叶公(守叶的高级长官,非沈诸梁)。”他说。

块块石头重达数百斤甚至上吨,这些巨石是从哪里来的?怎么运进来的?吴伟华到墓葬周围勘探寻找,最终,在距此十几公里的常村镇的山上找到了答案,经分析石头成分也与墓中的石头相同,墓群旁边烧车河的上游也在此山。“显然,古人是顺着水路将巨石运到墓葬地的。”他高兴地说道。

该墓葬丰富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段的文献,央视专门为此做了两期纪录片。

辛店镇境内的双冢子墓旁,还留有搭建的棚子。这是吴伟华他们在叶县考古的又一现场。就在他们勘探常庄村古墓葬群期间,当地有人发现了这一古墓冢。于是,吴伟华一行又将战场转移到此处。经过一年多的艰辛挖掘,在两个墓道里均发现了多个车马,属于古代车马坑,具有楚国车马的特点,再次用实物丰富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段的文献。

2020年,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要在余庄村外建标准化厂房,当年8月,吴伟华带人进行例行物探。两个月后,他们发现了等级高的墓葬群,于是,当地的标准化厂房建设被叫停。

“就是因为发现成组的豆、觚陶器,意义特别重大。”吴伟华激动地回忆道。余庄遗址属于常见的龙山文化遗址,然而,在密集的墓葬群里,有近20座墓里摆有9组、7组和5组不等的豆、觚陶器,这些陶器并非主人生前用过的,而是专门烧制陪葬的。他们挖掘了近百座墓葬,其余的则很少或者没有。“显然,当时就形成了尊卑有序的礼制。”吴伟华说,根据考古发现,余庄墓葬群的下限与夏朝的上限交叉了30年,由此将我国的礼制时间线向前推进了600多年。“这是我国考古迄今发现最早的礼制。”他说。

有了墓葬群,周围必有古人生活区。经过初步物探,余庄遗址面积在15万平方米左右。

下一步,他们还要在余庄遗址继续进一步物探,厘清遗址聚落布局,寻找不同的功能区。“要完成这些工作,至少我们还得奋斗10年,甚至到我退休才能离开叶县。”吴伟华说。

由于考古遗址多数分布在野外,食宿只能将就,工作环境更是在室外,每个月回不了两三次家,为此,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就全落在了妻子身上。“我不能离开,除非我离开考古事业。”吴伟华说。

“拿着出土的文物(多是主人生前用过的器皿),在修复和端详的同时,就感觉在与沉睡的古人交流,那感觉很迷人。”面对别人的不解,吴伟华解释道,结合发现余庄遗址出土的上千件陶器,根据发掘出的众多河流遗址,他仿佛看到在4000多年前的余庄,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古余庄人吃的是大米、小米和鱼等丰富的食物,应该是安居乐业者的幸福之地。

(本报记者 杨沛洁)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