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郏县:多元化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
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召开主题教育暨教育整顿专题民主生活会
2024年第一批4种疫苗同时上线预约
郏县李口镇:寒冬送温暖 关怀抚人心
融雪保畅通
维护保安全
宝丰县仓巷街非遗年货大集开启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郏县:多元化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

 

本报讯 (记者张鸿雨)1月18日,室外寒风凛冽,而位于郏县堂街镇圈李村整齐排列的羊肚菌种植大棚内暖意融融,村民有的在查看菌丝发育情况,有的忙着监测温湿度,有的对菌种进行补放。

“我们家6亩地都流转出去了,每亩每年650元。在这儿一年到头都有活儿干,一天60元,既有收入又能照顾家里,挺好的。”圈李村村民郭银芳说起如今的生活,满面笑容。

圈李村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土壤多为沙土地,失肥又漏水,曾是省级贫困村。近年来,在帮扶单位平顶山学院支持下,该村党支部带领村“两委”成员外出考察学习,发现该村适宜种植羊肚菌。于是,2018年该村多方筹措资金40万元,开始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由于种植周期短、市场前景好、收益见效快、市场销售稳定等,该村找到了一条“短、平、快”的致富门路。

同时,根据土地沙多土少的特点,该村又大力发展花生种植,在平顶山学院帮扶下,建设了植物油加工生产线,注册了“宝象山”商标,如今“宝象山”牌优质花生油、核桃油、菜籽油等已走进千家万户。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0万元大关。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当天,距圈李村20公里外的黄道镇纸坊村菊花加工车间也十分繁忙,该村村民正在对秋季采收的菊花进行精心分拣。“我们本地的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药用价值,这些都是订单生产的,每亩菊花烘干后除去本钱能收入3000多元,菊秆可以做农药,一亩也能卖到1500元左右。”纸坊村党支部书记杨占轻说。

纸坊村地处伏牛山余脉,大刘山东麓,村内荒山岗地多。去年4月,黄道镇组织黄南村、纸坊村、前谢湾村的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到南阳市南召县观摩学习,并与当地种植大户就野菊花育苗、种植、加工等进行深入探讨合作。从南召回来后,纸坊村就大胆调整结构,确定野菊花种植和深加工项目,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土地流转出来并鼓励群众入股,一期流转土地123亩(1亩≈666.67平方米);同时筹资建起占地600平方米的菊花烘干厂房,目前该村已形成种植、采摘、烘干、销售的产业链条,带动8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去年,该村集体收益突破4万元,群众年均增收3000元,较往年提高20个百分点。

“小菊花”托起富民强村“大产业”。2024年,该村已有232户农户决定种植野菊花,预计种植面积达1200余亩,村集体收益有望突破50万元。

近年来,郏县坚持党建引领,将基层党建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加快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助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集体增富。近三年来,郏县共投入财政专项衔接资金2亿多元,实施产业帮扶类项目205个,惠及377个行政村,村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81家、家庭农场26家,带动2万余名群众年均增收4000元左右,开拓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为抓手、产业振兴为重点的村民共同富裕实践路径。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